2018远程研修作业(二).doc
《2018远程研修作业(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远程研修作业(二).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8 远程研修作业( 二 ) 1、 很多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年代,但是我们阅读的时候有必要结合现代语境,请以你熟悉的一两部作品举例。 经典之为经典,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久弥新。与畅销书不同,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的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的最多是它们呈现的方式。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柏拉图的 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距今已两千余年,可至今人们仍很容易在西方国家机场的袖
2、珍畅销书架上找到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包括中学生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所以它们也就不会过时。 以 堂吉诃德 为例, 1605 年 ,正值西班牙文学历史的黄金时代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时人的欢笑和嘲弄中诞生。几个世纪以来 ,经不同时代读者的解读、体悟 ,这部作品已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面对 21 世纪阅读模式、阅读习惯业已改变的读者和当代全新的文化审美视域 ,这部作品在认知、价值和审美上会以怎样的方式被接受 ?堂吉诃德是否仍能引起我们发笑和沉思 ? 对于
3、17 世纪的读者 ,塞万提斯所描述的世界是鲜活的 ,人们“大多视堂吉诃德为有血有肉的凡胎真身” ,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纳瓦罗语 ),他滑稽可笑、读来逗乐、解闷 ,是“十足的疯子 ,逗笑的活宝”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者 ,却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激情的堂吉诃德 ,赞美他“除旧布新” (海涅语 )的勇气 ,视他为英雄来讴歌溢美 ;以乌纳穆诺为代表的“九八年一代”作家试图在他身 上找寻西班牙民族文化的根源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在我国 ,鲁迅、茅盾、杨绛等现代文坛巨匠也都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每个时代的读者都把堂吉诃德与他们所处时代最关切的问题关联在一处 ,试图在这古老文本
4、中寻到关于自身的答案 ,这也正是作品经典性的体现。 批评家曼努埃尔德拉雷维利亚早在 1875 年就提出 ,塞万提斯有意识创作的堂吉诃德 ,是“历史的堂吉诃德” ,“唯一主旨便是对骑士文学及中世纪的骑士理想竭尽嘲讽、批评之能事” ;而他无意识创作的堂吉诃德 ,是“永恒的堂吉诃德 ,这部堂吉诃德高屋建 瓴、深刻无比地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永恒的矛盾”。 面临信仰缺失、精神匮乏、对物欲的过度追求、沟通的不可能性等诸多困境 ,荣格在 20 世纪提出的“现代人的精神问题”仍旧困扰着我们。于是 ,塞万提斯的作品 ,仍可照亮时下阴霾的角落。堂吉诃德描绘的理想之于现实、个人之于环境、内在之于外在、美与丑、善与恶等
5、矛盾并未解构和消解 ,正如陈众议指出的 ,“作为经典的堂吉诃德无疑是一系列二元对立 (或统一 )的产物” ,“崇高与滑稽、理想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知与行、新与旧”等矛盾 ,正是这些经典的二元对立造就了堂吉诃德这位“永恒的骑士” 。而堂吉诃德所彰显的思辨精神、坚定的信仰、独立思考的人文气质和对时代的悲悯和关怀 ,仍能够表征当代人对自身的期待 ,在与读者进行“视界融合” (伽达默尔语 )的过程中 ,体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价值。 在这个“浅阅读”的时代 ,至少让我们期待堂吉诃德能够回到书桌或者电子阅读设备的显示终端 ,使我们再次体味传统阅读带来的惊喜 ,会心地发笑、畅快地做梦、理性地沉思。对经典最朴
6、素的敬意和最有价值的传承 ,或许就蕴含于阅读之中。 2、 结合讲座内容,请你谈谈吟诵之于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依据汉语语音特点,带有音乐性的,注入读者情感的古 老读书方法,旧称吟诗调、读书调,今人统称之为吟诵。三千年来,吟诵曾经广泛运用于创作、教学、诗文鉴赏以及文人雅士的性情陶冶、交流切磋之中,而这一原本为我们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被我们的语文课堂搁浅了百年之久,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倡导吟诵,绝非私塾教育模式的简单回归,而将其部分地移植于我们的课堂,借此来提高古诗文诵读的力度,同时使之与教师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以吟诵唤醒热情,
7、让“僵死”的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泽。 吟诵中的“诵”是指抑扬顿挫,有节奏 地读,而“吟”则是指放大每个字的读音,拖长腔,歌唱式的读。尤其是这个“吟”有着很强的音乐性,声音古雅厚重,情深绵邈,韵味悠长,余音袅袅。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言:“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听之则丝簧”。不仅好听,而且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每个汉字的含意,这又如文心雕龙中所言:“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也就是说,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戴学忱先生说得好:“唱歌是悦耳,吟诵是动心。”此言得之!笔者多年的体会,吟诵之于学生,首要的好处就在于能极大地激发了他 们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让
8、看似僵死的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泽。戴学忱先生说得好:“唱歌是悦耳,吟诵是动心。”此言得之! 二、借吟诵潜心揣摩,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古诗文的欣赏水平与审美层次。 古诗文学习的关键在于涵泳语言,了解古人的珠玑妙笔、脉络章法,体悟作品的人文情怀。一直以来,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方法只是朗读,实际上,对于古文诗文,尤其是诗歌,其“歌”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理应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如今许多老师为诗歌进行配乐朗读,也有用现代人的谱曲来帮助学习的,如邓丽君演唱的李煜虞美人、刘欢谱曲的温庭筠的菩萨蛮 等等,虽也算的上是声情并茂,但这些现代元素不但做不到依字成腔,也不能准确捕捉到古人丰富的情感色彩及变化,更难以企及诗
9、歌原有的神韵,不仅如此,还可能使学生为这些现代音乐所绑架,误读文本。 而吟诵不同,它能将汉字的声韵与诗文的韵律都准确地传达出来。吟诵本身没有固定的乐谱,地域不同、吟诵人不同吟诵就有不同,甚至同一个人每次的吟诵也有细微差异。吟诵时,需要我们反复揣摩作者原意,细心咂摸,因声求气,体味声之高下,气之长短,感悟诗文的气盛言宜。如此做到口诵心惟,读者便可因声入境,自然领悟得到诗文的意境之美。从这个意义上 讲,揣摩吟诵的长短高下、轻重疾缓也便是在揣摩文字,而曼声长吟的过程又便是鉴赏的过程,大道至简,润物无声。 三、有益于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提升国学水平。 汉语不同于
10、其他语言,具备音韵美、音乐美。音韵包括声、韵、调,可以这么讲,中国文字不但字形本身直接表达意义,而且其读音也能直接地表情达意 所谓“审音用字”,汉字能够以声传情,以声写象。以韵母与情感的关系举例,如韵母中的元音“”开口度最大,常表示欢快、活泼的情感状态。“ i”的开口度小,发音低沉压抑,常与抑郁的情调相联系 。又如相同的音可由声调来区别意义,平声字大多同平缓、轻快的情绪相关,而古音中的入声字讲求“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读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而对这样的字,在吟诵中常常采用发音短促、一发即收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味出其传达出的低沉压抑的情绪来。 吟诵本身讲求依字成腔,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乐谱,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远程 研修 作业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