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 1 -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 摘要 : 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读者心中一直都是一个外貌丑陋而内心高尚的形象。然而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再次审视这个文学形象时就会发现卡西莫多性格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从 卡西莫多 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人性与兽性的矛盾 以及美丑对照等方面 具体分析了卡西莫多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结论,那就是 在 卡西莫多的身上体现了“人性与兽性统一” ,他 是一个 外 貌 虽 然丑陋 但 内心却是非常高尚的人,有着最美的心。 他 应该是经典文学宝库中的大丑角,然而他却一直是人们赞誉 的正面人物。 关键词 :亲情;爱情;人性与兽性; 美
2、丑 对照 ; 心灵美。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 1831 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 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 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 雨果 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塑造了 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阴险刻毒的克洛德、放荡无情的弗比斯 当然,还有敲钟人 卡西莫
3、多 等众多人物形象 。同时,雨果对卡西莫多的塑造也反映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书的写作特色。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 卡西莫多 是雨果的刻意夸张的描写所致。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 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 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 “无病呻吟 ”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 2 - 因此,强烈的对比便成为了巴黎圣母院的另一个写作特色。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
4、的 “丑八怪 ”,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 “美丽 ”,一种隐含的内在美。 卡西莫多是属于自身条件极差,但目光又非常高的幻想爱情主义的典范。 他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暖和。长大后,持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 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性命的大钟。 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 “虎口 ”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 “圣殿避难 ”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可是,当漂亮仁慈的爱斯美拉达呈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心坎对美妙爱情的盼望。然而这种盼望的觉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
5、活,反而使他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生理缺点带来的精力上的苦楚。 面对爱斯美拉达的漂亮,他是那样地自卑,苦楚,他盼望接近爱斯美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恶令到爱斯美拉达难受和惧怕。他对爱斯美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边就行了。 然而就连 这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失望中的卡西莫多恼怒地杀死了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 他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雨果通过对比,使主人公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更加凸显,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同时,这种 “表里不一 ”的缺陷也从一个侧
6、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的不足 卡西莫多的 “美丽 ”根本不为人所认识,甚至承认。难怪卡西莫多会在钟楼上绝望地疾呼 “天厌弃啊!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 ” 说到 “缺陷 ”,我认为 “缺陷美 ”也未尝不是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成功之处。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决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对卡西莫多来说,克洛德是他的 “再生父母 ”,他对他只有惟命是从。然而,为何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的问题上对副主教有了一丝 “叛逆 ”之心呢? 副主教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将她处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却誓死保护着她。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也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我想,对于卡西莫
7、多来说恐怕有些 “勉为其难 ”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虽然这是一种富有“自 我牺牲 ”精神的不求回报的爱,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自私的。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卡西莫多和流浪的乞丐们在巴黎圣母院的那场大战了。但是我想,卡西- 3 - 莫多有了 “缺陷 ”才显得真实 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 然而也正是因为 有了 这么一点点的“缺陷”,才 更加衬托 出 了他内心的 美丽。 最后,戏剧性的场面也是巴黎圣母院吸引我的一个原因。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 “丑人王 ”的花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视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 “绞架 ”
8、,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 “再生父母 ”摔 成碎片。 作为一部浪漫主义著作,戏剧性的场面即给我们以扣人心弦的震撼,又把人物之间和自身内心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幕幕场景栩栩如生,我仿佛身临其境。 夸张的描写、强烈的对比、 “ 缺陷美 ”的成功塑造、戏剧性的场面烘托,以上的这些写作特色使得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典范。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对卡西莫多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 一 ) 、亲情与爱情的冲突 克洛德是卡西莫多的义父。正是克洛德把他捡来收养,给他吃喝,把他养大。小时候,有狗和孩子追赶吼叫,卡西莫多总足躲藏在克洛德的胯下。正是克洛 德弗罗洛教他说话,识字和写字。最
9、后,还是克洛德弗罗洛让他当了敲钟人。 【 1】此时的亲情就是卡西莫多的一切。比较之下,爱斯梅拉达对卡西莫多的恩情就是以德抱怨,在他快渴死的时候给了他一碗水喝。谁的恩情更大呢 ?“父母之恩,世岂有足以比例之者哉 !【 2】 而卡西莫多在爱上爱斯梅拉达之后便对开始克洛德有了叛逆之心。在巴黎圣母院中,当克洛德企图侵犯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他准备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既保全爱斯梅拉达又不忤逆他的义父;在他以为是克洛德从巴黎圣母院劫走了爱斯梅拉达之后他也只是“抵制嫉妒和失望情绪的侵袭”。 【 3】 此时亲 情仍然在他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位置。但当爱斯梅拉达最终被送上了绞架之后,他却毫不犹豫将义父推下深渊,看
10、着他摊下去,最后望着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的尸体从心底发出一声哀号:“我所爱过的一切啊 !” 【 4】 克洛德因为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将她置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因为爱丝美拉达的死杀死了克洛德。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施恩于他之后便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 ?对于卡西莫多来说,他的思想意识还达不到这一点。“我们的爱恨观念,一般说来,不过是快乐和痛苦所引起的一些心理特质而已。” 【 5】 “理智不过足欲望 、感情的眼睛,不过是用来指导实现欲望和感情的手段而已: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情该做,某件事情该怎样做,却不能- 4 - 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 【 6】
11、 那么卡西莫多为之背弃了亲情的爱情有如何呢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由三种情感构成的: 1由美貌发生的愉悦感觉; 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 3浓厚的好感和善意”。【 7】 按照审美规律,人们对客体的认知和把握,总足从事物存在的感性形式开始,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由于外在感性形式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果外表美,能使人在观照时得到精神愉悦和快感;如果外 表丑,则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这种先人为主往往阻碍了人们审美由外观直觉向伦理道德深入,而以对人的表面印象代替了对人的全面的,本质的了解。 【 8】 虽然美感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爱,但爱情往往由美感产生。 【 9】 在产生爱情之前,美就像“招牌”一
12、样必不可少。如果爱斯梅拉达不是这般的美貌,而仅仅是单纯,善良,卡西莫多对她也许就只有深深的感激,而没有如此强烈的爱意了。因为司汤达说过,“人们并不会因为他所爱的人具有优良品德才感到欢欣,而只当作是一种令人高兴的巧合”。 【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爱情,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 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并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爱斯梅拉达至死也爱着英俊潇洒却虚伪薄情的法比,对长相丑陋的卡西莫多却不愿多看一眼,正如她下意识选择有裂口的元
13、法给鲜花供给生命之水的光彩夺目的水晶瓶而对粗糙平凡,却能使花朵鲜艳,芬芳的陶罐视而不见一样。“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栩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 用途的。 【 11】 在爱情方面,卡西莫多和爱丝梅拉达一样,也不过个“眼目色相的奴隶”,说不上多么伟太,也并不值得人们称颂。 ( 二 ) 、人性与兽性的矛盾 弗洛伊德认为二个完整的人是动物性和人性的完美的结合,缺一都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人。卡西莫多的人性首先是在克洛德的身上复苏的。“他对教士这个人感恩戴德,无比忠诚,又无比热爱,这些感情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 12】 对卡西莫多来说,是克洛德给了他第
14、二次生命。当他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眼见着 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 5 - 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行为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时,人性在卡西莫多身上再次复苏了,因此才有后来他胃着生命危险将爱斯梅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送饭送水时,为了不惊吓她,他总是侧过脸去;为了她的快乐,他忍受内心的痛苦请法比赴她的约会;奇迹大院攻打巴黎圣母院时,他拼死保卫她;在她上了绞刑台后,他抱着她的尸体也一起死去。但是,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完整的人,卡西莫多有
15、着动物性的神动,一旦这种冲动开始爆发,任何力量都是无法 阻挡的。卡西莫多也许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丑陋的男子:“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铁形的嘴巴,那只被棕红色眉丛所掩蔽的小小左眼以及一颗完全消失在一颗大瘤之下的右眼”, “那七扭八歪好似城垛一般参差不齐的牙齿,那两片厚皮赛过老茧的嘴唇,一颗犹如象牙抵着厚唇的獠牙,以及那劈裂的下巴”。 【 13】 他原本是 个残疾的,丑陋的弃婴,在所有的人都嚷着要烧死他的时候,是当时还只是一个年轻教士的克洛德收养了他。曲折的身世注定了他复杂的性格。他的丑陋外表让他自卑,由于自卑他特别需要自尊,因此他背着义父参加了“丑大王”的选举,坐在花 花绿绿的担架上,他的“温顺
16、中透出凛然难犯的神态”,“阴郁的面孔不由得开颜,现出一副心酸无比的喜悦神情” 。【 14】 心理学认为,虚荣是以不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同时由于迫切需要自尊,卡西莫多变得凶狠了。“他的确凶狠,这是因为他粗野,他粗野又是因为他丑陋。他这种天性,也同我们的天性一样,自有一套逻辑。他的体力异常发达,这也是他凶狠的一个原因。霍布斯说,健壮的孩子天生凶狠。 【 15】 “由于残疾者大多 (都如圣经 所言 )缺乏自然亲情所以他们对造物主都怀有报复之心。 【 16】 卡西奠多仇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除了对义父和爱丝美拉达。对义父卡西莫多的态度是从“善”到“恶”,从“人性
17、”转变为 “兽性”;对爱丝美拉达他的态度是从“恶”到“善”,从“兽性”转变到“人性”。对其他人,他从来都是“恶”,表现出十足的 “兽行”:他捉弄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居民,从烟囱里扔东两,扮鬼脸吓人,将扫把丢在别人屋顶上;他对攻打巴黎圣母院的乞丐痛下杀手,将恩人的弟弟孚罗洛无情地从巴黎圣母院上扔了下来;最后他甚至对抚养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义父也没放过,将其推下万丈深渊。卡西莫多最终在情感的支配下失去了理智,在。 “兽性”大发中失去了“人性”,杀死了义父。因此,在卡西莫多的善良中又带着一点凶狠,虽然他并非天生凶狠:“他发现周围对他对他只有仇恨,于是接- 6 - 过这种仇恨情绪,同时也学会了人所共有的狠
18、毒”。 【 17】 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由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爱情方面卡西奠多不过是一个眼目色棚的奴隶,他的爱情软弱无力,是一种并不能实现的愿望。此外,他也并不是一个灵魂多么高尚的“善”人,在他的性格当中既有 人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他的所作所为并非是因为他认清楚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人受到情感自然支配做出的本能反应。 三 、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美映着丑,丑衬着美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 “美丑对比 ”。书中的人物和事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黎 圣母 人物形象 分析 卡西莫多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