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事管理学改版后重点复习总结.doc
《2018人事管理学改版后重点复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人事管理学改版后重点复习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的含义 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事的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的管理活动。 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的结合)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是一门 实用性 较强的科学 交叉性 政治性 ) 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5 个 “必须” 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人 事管理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
2、一致绪 人事管理学的原则 适应需要任人唯贤竞争择优适才适用依法管理 人事管理学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协调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 人事管理学的特性 社会性利益的多极性管理的层次性 人事管理学的作用 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条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 1从联系上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科 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看做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2从区别上看,由于行
3、政管理学的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各种工作人员尽心管理的研究,因而认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尽管行政管理学对认识行政研究的原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企事业的人事管理,却不能取而代之。从这一点上说,人事管理学是独立于企 事业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之外的一门学科。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即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不能互相代替。 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1人事管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研究认
4、识管理问题,这意味着: a要把人是管理座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 b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他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 c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 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 荫芽阶段 :(夏至秦)禅让制、世袭制;成长阶段(秦 南北朝): 中央集权制 /选任制 /考核制 /俸禄制(察举制 /征避制 /九品中正制);成熟阶段(隋至清):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思想: 人治的思想任人唯贤取长避短的思想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经验 以法治吏合理的管理机制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缺陷 君权至上的人身依
5、附关系极为严重入仕的不正当竞争途径官吏选用的不平等政策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 起源于 19 世纪英国; 1853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西方文 官制度的共同特点 法治化政治中立政事分开职务常任功绩制成套的管理体制化,强调官纪官方和职业道德 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的成就及局限性 成就: 对科举制的超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发展;局限: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社会的动荡造成了制度的残缺和落后 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 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 2人事信息是实现人事管理的手段。 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人事信息工作要处理好的关系有: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
6、系;正反馈与反反馈的关系;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信息的关 系。 人事立法的意义或作用 :有利于保证干部队伍的高质量;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动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过程。 人事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立法权限的原则;效力分级的原则;程序合法的原则;体系完整的原则;稳定与适应的原则。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专家化。 第三章 品位分类的含义 主要以个人的资历条件(如学历和工作经历)和身份(家庭背景)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制度 品位分类的特点 建立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强调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职责划分简单官位和等级分离 品位分类 的产生与发展 源于奴隶制 ( 古
7、埃及 ); 品位分类制度典型国家 -英国 (君主立宪制) 职位分类的含义 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职位分类的特点 1 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不是人 2 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 3 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而是对各个职位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由此确定职位在职位分类中的的位置。 4职位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职位结构组织职能和职位工作的变化而 变化 5 职 分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人事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职位分类的优缺点:优点 因事设人避免
8、炼狱充数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的其人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订培训计划职责分明解决不必要的纠纷法规文件成套以工作决定报酬同工同酬为录用考核等管理提供依据。 缺店 :适用范围上不适用高级行政 /秘密职位 /临时职位 /通用性强的职位实施分类程序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重事不重人,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考核过于注重指标 职位: 是指由上级组织分配给人员的职务和责任; 职级 是指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 件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 职等 是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其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归纳所列之等。 职位的三要素: 职务职权责任 职位分类的起因 4 个需要:实行同工同酬
9、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有效考核适应专业分工的需要 职位分类的原则 系统原则 最低职位数量原则整分合原则能级原则 职位分类的功能 是现代人事管理的基础提供用人标准制订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基础和依据使考核奖惩有了科学合理的标准为培训提供合理的依据有利于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和工作效率提高有利于精简机构和合理定编 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退休制度 职位分类的步骤 职位调查 职位分析 职位评价 确立职位分类标准(职系说明书、职级规范、职等标准) 职位分级 职位分类的方法 职位调查 (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 );职位评价 (全部列等、分类法、因素比较、因素评分 ) 第四章 职务是 某一职位所负担的职责任务 ;即分内所
10、长之事物 级别是 职务或职位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层级即职务或职位的等级。 公务员职务特性: 职务具有机关职能的微观载体;具有独立性;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数量具有有限性 级别具有如下功能:级别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 统一标尺 2 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3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设计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时注意的原则: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级别体现激励功能;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职称制度历史沿革 从职务到学衔( 1949-1977) 从学衔到职务( 1977-1993) 从职务到资格( 1994-) 职称制度改革的思路 认清职称制度的三要素国家归国家、社会归社会、单位归单位
11、推进职称制度法制化 第五章 人事规划的含义: 广义:组织所有人事规划的总称;狭义:组织从战略目标出发,全面科学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 测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满足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 人事规划的作用 增强竞争的应对能力满足发展战略的要求指导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人事规划的原则 需求保障原则重点明确原则环境适应原则流动适度原则共同发展原则能力层序原则 人事规划的内容 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员工需要分析 人事规划的方法 需求预测 描述法现状规划法趋势预测回归预测计算机模拟; 供给预测 技术清单表人员核查员工替换马尔可夫模型预测 人事规划实施与控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人事 管理学 改版 重点 复习 总结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