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pdf
《DB13 T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13北省地方标准64可8、1DB13/T 662-2005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2005-06-10发布2005-07-1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662一2005.召曰oli.套.刁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广智、王学勇、马增旺、尹新彦、刘泽勇、邢存旺、黄印冉、张均营。DB13/T 662一2005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侧柏人工植苗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植苗造林,不适用于营造特种用途林及风景绿化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2、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8377,3一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DB13/T侧柏苗木标准3林种3.1防护林在海拔800 m以下山地、丘陵,干早瘩薄的困难立地条件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营造侧柏防护林。3.1.1水土保持林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带,为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和恢复土维肥力,可营造侧柏水土保持林。3.1.
3、2防风固沙林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受风沙危害的城镇、村庄、农田、牧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等周围,可营造侧柏防风固沙林。4造林原则4.14.24.34.4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防止树种单一化。优先采用本地区的优质苗木。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遗传增益显著的优良种源种子培育出的苗木。5造林5.1纯林1DB13/T 662一2005不提倡营造侧柏纯林,但根据立地条件可适当营造少量纯林。55.2混交林5.2.1混交原则5.2.1.1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林地的防护效能,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5.
4、2.1.2根据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混交方式。5.2.1.3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混交应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5.2.2混交类型5.2.2.1侧柏与乔木混交侧柏和山杏在干早瘩薄的阳坡混交;侧柏和油松在阴坡、半阴坡混交;侧柏和刺槐在中厚层土壤地段混交。5.2.2.2侧柏与灌木混交侧柏和紫穆槐、荆条等灌木在土壤干早瘩薄、植被稀疏的浅山丘陵区和沙化区混交。5.2.2.3侧柏与草本混交侧柏与白草、沙禽等草本在沙地、山地、丘陵区混交。5.2.3混交方式5.2.3.1块状混交适用于树种间竞争性较强,或地形破碎、不同立地条件镶嵌分布的地段。5.2.3.2带状混交适用于大多数立地条件的乔乔混交
5、和乔灌混交。5.2.3.3行间混交适用于大多数立地条件的乔乔混交和乔灌棍交。6造林密度6.1密度调控原则根据工程建设区不同的立地条件、营造类型确定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宜适当密些,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宜适当稀些。6.2造林类型6.2.1纯林参照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77. 3 2001)规定,初植密度标准按3 00(,株/hm2一5 00(株/hm2实施。6.2.2混交林根据混交类型及混交方式确定具体造林密度。原则上侧柏造林密度控制在600株/hm2一2250株/hm2范围内。6.2.2.1根据侧柏和各树种的比例乘以规定密度来确定侧柏和各树种的株数下限。6.2.2.2乔草
6、和乔灌草混交时,若当年草的盖度大于0.2,侧柏和各树种的密度下限之和不得小于规定造林密度的90%,7苗木7.1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的苗木。7.2裸根苗必须使用GB 600(和DB13/T606 2004侧柏苗木标准规定的I、II级苗木。2DB13/T 662一200577.3容器苗执行LY1000的规定。7.4苗木管理7.4.1裸根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GB 6000, DB13/T606 2004的规定。7.4.2容器苗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LY1000的规定。7.4.3苗木调运实行“两证一签”制度。7.4.4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
7、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7.5苗木处理造林前根据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截干、修根、苗根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ABT生根粉、促根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8造林整地整地方式以尽量减少原生自然植被的破坏,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原则,具体视立地情况确定是否整地或适宜的局部整地方式。8.1整地方式8.,.1穴状整地8.1.1.1沿等高线布设,成品字形配置。8.1.1.2整地规格:口径30 cm x 30 cm,8.1.2鱼鳞坑整地8.1.2.1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 cm,埂高0.2 m一0.3 m。坡面上坑成品字形排列。8.1.2.2整地规格:50 cm x 40 em.8.1.3带状
8、整地8.,.3.,沿等高线进行,一般采用水平沟法。8.1.3.2整地规格:宽度60 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5 m-1.0 m自然植被带。8.2整地深度整地深度根据苗木大小确定,但至少达到30 cm。立地条件好,整地浅,立地条件次,整地深。8.3整地时间8.3.1一般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8.3.2风沙危害区随整地随造林。8.3.3容器苗雨季造林,整地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9造林9.1植苗造林9.,.,裸根苗造林9.1.1.1挖穴栽植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提上虚土。9.1.1.2开缝栽植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 662 2005 侧柏 植苗 造林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