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65198       资源大小:331.2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pdf

    1、DB13北省地方标准64可8、1DB13/T 662-2005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2005-06-10发布2005-07-1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662一2005.召曰oli.套.刁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广智、王学勇、马增旺、尹新彦、刘泽勇、邢存旺、黄印冉、张均营。DB13/T 662一2005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侧柏人工植苗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植苗造林,不适用于营造特种用途林及风景绿化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2、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8377,3一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DB13/T侧柏苗木标准3林种3.1防护林在海拔800 m以下山地、丘陵,干早瘩薄的困难立地条件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营造侧柏防护林。3.1.1水土保持林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带,为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和恢复土维肥力,可营造侧柏水土保持林。3.1.

    3、2防风固沙林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受风沙危害的城镇、村庄、农田、牧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等周围,可营造侧柏防风固沙林。4造林原则4.14.24.34.4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防止树种单一化。优先采用本地区的优质苗木。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遗传增益显著的优良种源种子培育出的苗木。5造林5.1纯林1DB13/T 662一2005不提倡营造侧柏纯林,但根据立地条件可适当营造少量纯林。55.2混交林5.2.1混交原则5.2.1.1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林地的防护效能,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5.

    4、2.1.2根据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混交方式。5.2.1.3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混交应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5.2.2混交类型5.2.2.1侧柏与乔木混交侧柏和山杏在干早瘩薄的阳坡混交;侧柏和油松在阴坡、半阴坡混交;侧柏和刺槐在中厚层土壤地段混交。5.2.2.2侧柏与灌木混交侧柏和紫穆槐、荆条等灌木在土壤干早瘩薄、植被稀疏的浅山丘陵区和沙化区混交。5.2.2.3侧柏与草本混交侧柏与白草、沙禽等草本在沙地、山地、丘陵区混交。5.2.3混交方式5.2.3.1块状混交适用于树种间竞争性较强,或地形破碎、不同立地条件镶嵌分布的地段。5.2.3.2带状混交适用于大多数立地条件的乔乔混交

    5、和乔灌混交。5.2.3.3行间混交适用于大多数立地条件的乔乔混交和乔灌棍交。6造林密度6.1密度调控原则根据工程建设区不同的立地条件、营造类型确定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宜适当密些,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宜适当稀些。6.2造林类型6.2.1纯林参照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77. 3 2001)规定,初植密度标准按3 00(,株/hm2一5 00(株/hm2实施。6.2.2混交林根据混交类型及混交方式确定具体造林密度。原则上侧柏造林密度控制在600株/hm2一2250株/hm2范围内。6.2.2.1根据侧柏和各树种的比例乘以规定密度来确定侧柏和各树种的株数下限。6.2.2.2乔草

    6、和乔灌草混交时,若当年草的盖度大于0.2,侧柏和各树种的密度下限之和不得小于规定造林密度的90%,7苗木7.1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的苗木。7.2裸根苗必须使用GB 600(和DB13/T606 2004侧柏苗木标准规定的I、II级苗木。2DB13/T 662一200577.3容器苗执行LY1000的规定。7.4苗木管理7.4.1裸根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GB 6000, DB13/T606 2004的规定。7.4.2容器苗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LY1000的规定。7.4.3苗木调运实行“两证一签”制度。7.4.4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

    7、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7.5苗木处理造林前根据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截干、修根、苗根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ABT生根粉、促根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8造林整地整地方式以尽量减少原生自然植被的破坏,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原则,具体视立地情况确定是否整地或适宜的局部整地方式。8.1整地方式8.,.1穴状整地8.1.1.1沿等高线布设,成品字形配置。8.1.1.2整地规格:口径30 cm x 30 cm,8.1.2鱼鳞坑整地8.1.2.1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 cm,埂高0.2 m一0.3 m。坡面上坑成品字形排列。8.1.2.2整地规格:50 cm x 40 em.8.1.3带状

    8、整地8.,.3.,沿等高线进行,一般采用水平沟法。8.1.3.2整地规格:宽度60 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5 m-1.0 m自然植被带。8.2整地深度整地深度根据苗木大小确定,但至少达到30 cm。立地条件好,整地浅,立地条件次,整地深。8.3整地时间8.3.1一般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8.3.2风沙危害区随整地随造林。8.3.3容器苗雨季造林,整地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9造林9.1植苗造林9.,.,裸根苗造林9.1.1.1挖穴栽植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提上虚土。9.1.1.2开缝栽植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

    9、缝,放人苗木,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9.1.1.3开沟栽植地势较平坦的造林地,用机械或人工开沟,苗木植于沟内,填土踏实。9.,.2容器苗造林3DB13/T 662 -20059.1.2.1挖穴栽植法穴的大小大于容器苗的体积。造林前一天,对容器苗灌足水,造林时顺序取出,轻放于运苗器中,运往造林工地,把容器苗轻放人穴内,要栽正,然后封埋,先培表土,后培心土,踏实,但不能把容器苗的土沱踏散。苗木根系不易穿透的容器应取下造林。9.2造林技术造林与节水、集水整地、截干造林、砚盖保墒(如地膜、石块、草等覆盖)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综合应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9.3造林分级苗木造林

    10、要分级,分级标准执行DB13/T606 2004侧柏苗木标准。9.4造林季节裸根苗造林主要在春秋季进行;容器苗和带土沱苗木可不受季节限制,适时造林。9.4.1容季造林春季萌芽前、土坡解冻后进行。9.4.2雨季造林容器苗造林为主,注意雨情动态,适时造林。9.4.3秋季造林秋末冬初造林。1010.1抚育管护10.1.1松土除草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填缝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当年最好施肥一次。连续进行3一5年,每年1一3次。10.1.2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 cm10 cm,干早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

    11、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10.2补植造林成活率为41%一85%(不含85%)时及时进行补植,成活率为41%以下(不含41%)重新造林。植苗造林的补植和重造应用同龄大苗。10.3幼树管理10.3.1根据林种和侧柏树体的需要,应适时进行干稍、枯尖的修枝、整形等抚育工作。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树木要控制修枝。10.3.2混交林可采用适宜的措施调节侧柏与灌木、草本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常生长。10.4封禁保护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不准进人林地放牧和打柴,可以有计划地割草。10.5病虫兽容防治做好侧柏的病虫兽害防治工作。10.5.1侧柏毒蛾4月一5月和8月一9月为害叶尖,为害严

    12、重的树冠呈现枯黄。防治方法:在幼虫为害期,喷洒50%敌敌畏800倍一1 001)倍液;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10.5.2侧柏小蔽在大量发生时,可设饵木诱杀,然后剥皮处理。11造林施工设计执行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4DB13/T 662一20057.3容器苗执行LY1000的规定。7.4苗木管理7.4.1裸根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GB 6000, DB13/T606-2004的规定。7.4.2容器苗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LY1000的规定。7.4.3苗木调运实行“两证一签”制度。7.4.4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

    13、。7.5苗木处理造林前根据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截干、修根、苗根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ABT生根粉、促根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8造林整地整地方式以尽量减少原生自然植被的破坏,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原则,具体视立地情况确定是否整地或适宜的局部整地方式。8.1整地方式8.1.1穴状整地8.1.1.1沿等高线布设,成品字形配置。8.1.1.2整地规格:口径30 cm x 30 cm,8.1.2鱼续坑整地8.1.2.1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 cm,埂高0.2 m一0.3 m。坡面上坑成品字形排列。8.1.2.2整地规格:50 cm x40 cm.8.1.3带状整地8.1.3.1沿等

    14、高线进行,一般采用水平沟法。8.1.3.2整地规格:宽度60 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保留0. 5 m1.0 m自然植被带。8.2整地深度整地深度根据苗木大小确定,但至少达到30 cm。立地条件好,整地浅,立地条件次,整地深。8.3整地时间8.3.1一般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8.3.2风沙危害区随整地随造林。8.3.3容器苗雨季造林,整地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9造林1植苗造林1.1裸根苗造林1.1.1挖穴栽植999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筱上虚土。9.1.1.2开缝栽植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缝,放人苗木,不窝根,拔出工

    15、具,踏实土壤。9.1.1.3开沟栽植地势较平坦的造林地,用机械或人工开沟,苗木植于沟内,填土踏实。9.1.2容器苗造林DB13/T 662一20159.1.2.1挖穴栽植法穴的大小大于容器苗的体积。造林前一天,对容器苗灌足水,造林时顺序取出,轻放于运苗器中,运往造林工地,把容器苗轻放人穴内,要栽正,然后封埋,先培表土,后培心土,踏实,但不能把容器苗的土沱踏散。苗木根系不易穿透的容器应取下造林。9.2造林技术造林与节水、集水整地、截干造林、祖盖保墒(如地膜、石块、草等夜盖)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综合应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9.3造林分级苗木造林要分级,分级标准执行DB13/T

    16、606 2004侧柏苗木标准。9.4造林季节裸根苗造林主要在春秋季进行;容器苗和带土沱苗木可不受季节限制,适时造林。9.4.1春季造林春季萌芽前、土壤解冻后进行。9.4.2雨季造林容器苗造林为主,注意雨情动态,适时造林。9.4.3秋季造林秋末冬初造林。10抚育管护10.1松土除草10.1.1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填缝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当年最好施肥一次。连续进行3一5年,每年1-3次。10.,.2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 cm10 cm,干早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10

    17、.2冬卜植造林成活率为41%一85%(不含85%)时及时进行补植,成活率为41%以下(不含41%)重新造林。植苗造林的补植和重造应用同龄大苗。10.3幼树管理10.3.1根据林种和侧柏树体的需要,应适时进行干稍、枯尖的修枝、整形等抚育工作。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树木要控制修枝。10.3.2混交林可采用适宜的措施调节侧柏与灌木、草本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常生长。10.4封禁保护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不准进人林地放牧和打柴,可以有计划地割草。10.5病虫兽容防治做妇组柏的病虫兽害防治工作。10.5.1侧柏毒蛾4月一5月和8月一9月为害叶尖,为害严重的树冠呈现枯黄。防治方法:在幼虫为害期,喷洒50%敌敌畏800倍一100(】倍液;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10.5.2侧柏小班在大量发生时,可设饵木诱杀,然后剥皮处理。11造林施工设计执行C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4DB13/T 662一200512检查验收执行GB/T1577613造林技术档案执行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其中面积核实采用GAS测量。造林技术规程。DB13/T 662 -2005检查脸收执行GB/T15776造林技术档案执行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其中面积核实采用GPS测量。造林技术规程。5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662-2005 侧柏植苗造林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