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557-2008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pdf
《DB11 T 557-2008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557-2008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1.1 ICS 93.160 P 57 备案号:232142008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557 2008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2008-07-24发布 2008-1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DB11/T 5572008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1 5 水源工程 .2 6 微灌工程 .2 7 自动控制系统
2、.8 8 施工与设备安装.9 9 运行管理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水源论证与评价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管道布置示意图 .13 参考文献 .15 DB11/T 5572008 II 前 言 为提高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 本标准参加 起草单位: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 何浩、金兆森、赵福生、胡孟、窦以松、毕小刚、孙凤华、杨进怀、张锦明、 陈平、刘正祥、李彬、廖 平安、孙青松、刘春明、陈俏梅、龚时宏、
3、刘群昌、郭强、刘栋、胡明罡、 高 福栋、田金霞、魏恒 文、周良臣、李晓亮、白忠、唐丽、李宏训、陆琪。 DB11/T 5572008 1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设 计、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 于设施农业中的新 建、扩建和 改 建节水灌溉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 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 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 有 的 修 改 单( 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于本标准, 然而 , 鼓励根据 本标准 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 是 否可使用 这些文件的 最 新 版本。凡是
4、 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通 用规范 GB/T 50265 泵站设 计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 水工程设 计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SL 56 农村 水利技术术语 SL 103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 234 泵站 施工规范 SL 236 喷 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 255 泵站 技术管理规程 SL 256 机井 技术规范 SL 267 雨 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L 269 水利水电工程
5、沉沙池 设计规范 DB11/T 289 农 村机井 水 表 安装 维护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SL 56所确立 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1 设施农业 facility agriculture 利用人造设施 改 变气候 条 件 、改良 作物特色 , 使作物在一般情况 下不能生 产的地域或季节, 能够 正 常 生 产 的农业。 3.2 大棚 large shed 以竹、 木、 钢材等材料 作骨架 (一般 为 拱形 ),以 塑 料 薄膜、 玻璃等 为 透光覆盖材料, 内部无环 境 调 控设备、 宽6m15m 、高2m 3m、长30m 60m的单 跨结构设施。 3.3 温室 gree
6、nhouse 用透光材料 覆盖, 以最大限 度透入自 然光 , 有供暖 、通 风 、 灌溉 、 施肥 等 比较完善的设备, 作物可 以全年生产 的农业设施。 3.4 日光温室 solar greenhouse 以塑料薄膜 、 玻璃等 为透光覆盖材料, 以太阳为 热源, 靠 最 大 限度采光使 温室内温度升高, 靠防寒 沟、覆盖物 保温、保湿 , 以 满足 作物生 长需要的 保护 设施。 4 基本规定 4.1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应符合当 地 区 域发展规划 、水资源规划和 相关专业规 划 的 要求 。 DB11/T 5572008 2 4.2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 各 阶段 的文件组 成和编制
7、 深度应符合有关 规定。 4.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和施工,应按照北京市的 有关规定实 行招投标。 4.4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应符合农 田水利总体 规划 要求,与 所在农业 区排水、 道路、林带 、 供 电 等 系统的布置相 协调。 4.5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 计时,应 收集下列 基本资料: a) 工程所在地 区 的水文 、 气 象、 土壤、 地形、 地貌 、灌溉试验等 资料; b) 工程所在 区域的水资源状况 、水利工程 现状; c) 灌溉工程控制区的设施农业布置与种植 作物 布局 情况; d) 工程所在 区的1/1000或1/2000地形图 ; e)工程所在 区灌溉
8、运行管理情况 。 4.6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类型 , 宜按 下列规定 选择: 4.6.1 果菜类、根 菜类和茎菜类等作物 宜选用 滴灌。 4.6.2 叶菜类、花菜类和花卉 等 宜选 用滴灌或 微喷灌。 4.6.3 果树类、藤类 作物宜选 用 滴 灌或 小 管出 流灌溉。 4.7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灌溉水质 除应满足 GB 5084的规定 外 , 还应满足 pH值 为 5.5 8.0、总含盐 量小于 2000mg/L、 含铁 量小于 0.4mg/L、 总硫化 物 含量 小于 0.2mg/L的要求 。微灌水质 不 符合 要求时应 进行过滤、 净化处理 。 5 水源工程 5.1 一般规定 5.1.1
9、用水量超过 30m 3 /d的工程 应进行水源论证,水源条件论证与评价 见附录 A。 5.1.2 灌溉设计保 证率应根据 自 然 条件和经济 条件确定, 不宜 低 于 95%。 5.2 机井 5.2.1 水源井应符合 SL 256的规定。 5.2.2 新建机井应 安装水表等 计 量设备,宜采 用变频控制。 5.2.3 机井应设井 房,并符合 下列规定: a) 地上井 房面积不 小于9m 2 ,室内 净高不低 于2.5m, 屋面做防渗漏处理, 室内为混凝 土 地 面, 厚 度 不 小于l0cm ; b) 地下井 房面积不 小于 6m 2 ,净高 不低于 2m, 应满足 通 风 与 防潮 要求。
10、5.3 渠道 5.3.1 渠道应符合 GB 50288和 GB 50363的规定。 5.3.2 渠道的输配 水过程应满足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用水 过程的要求 。 5.4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5.4.1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符合 SL 267的规定。 5.4.2 连栋温室的 雨水集蓄可 设置集 流箱, 集流箱上 口 应 至少低于棚沿 0.1m, 箱底部 距地面高 度不低 于 0.3m。 5.4.3 多个大棚的 雨水集蓄可 由 互 相联 通 的 地面 集 流沟组 成的 地 面 集 流系统完成 ,并应符合 SL 267 的规定。 5.4.4 地面集流系统 集 水 入蓄 水 池 前应 经 沉沙池沉淀、 净
11、化 。沉沙池容 积应符合 SL 269的规定。 6 微灌工程 6.1 主要技术参数 6.1.1 灌溉水利用系 数 , 滴灌 不 宜 低于 0.9; 微喷灌与 小管出 流 灌溉不 宜低于 0.85。 6.1.2 毛管入口处 的压力应满足灌水 器的工作 压力;同 一毛 管上任意两个 灌水器压力允许偏差率不 宜 大于 20%。 6.1.3 土壤湿润比 与计划湿 润层深度 ,可根据作物种类 、种植 方 式 等确 定,也可 按表 1选 取。 DB11/T 5572008 3 表1 土壤湿润比与计划湿润层深度 土壤湿润比 % 作 物 滴 灌 微喷灌 小管出流 计划湿润层 深度 cm 西红柿 5080 30
12、50 黄 瓜 5080 3050 青 椒 6090 2030 生 菜 8090 80100 1020 其他蔬菜 6090 70100 1060 葡 萄 3050 4070 4050 6080 瓜 类 3050 4070 4050 3060 果 树 2040 4060 3050 80100 6.1.4 设计系统日 工作小时 数,应根据 水源条 件与农业技术 条件确定, 不宜超过 22h。 6.2 工程设计 6.2.1 工程总体布置 6.2.1.1 根据灌溉面积 大 小、 区域形状 、水源位置 、 管理 方便 程度及经济 性等进行工程总体 布置。被 河流、公路 或其它建 筑物分隔 ,管道跨 越或穿
13、越 不经济 时 , 宜 设置 独 立 的灌溉系统。 6.2.1.2 泵站宜布置 在靠近灌溉 区 中心位置的水源 处 。 6.2.1.3 管线宜短而 直;减少 与河流、 沟渠、公 路等障碍 物的 交叉跨越。 6.2.2 作物需水量 应根据当地作物灌溉 试验资料 确定; 无灌溉 试 验 资料时 , 可 参考邻近 地区资料, 或根据当 地气象资 料采用彭曼法 、 水 面蒸 发 强 度法 计 算 确定,也可 参照 表 2规定的 作物耗水 强度取用。 表 2 作物设计耗水强度 单位: mm/d 设 计 耗 水 强度 设 计 耗 水 强度 作 物 滴灌 小管出流 微喷灌 作 物 滴灌 小管出流 微喷灌 西
14、红柿 34 其他蔬菜 23 34 黄 瓜 45 葡 萄 34 45 青 椒 34 瓜 类 36 46 47 生 菜 23 34 果 树 35 45 46 6.2.3 管道系统布置 原则 6.2.3.1 应根据地块 形状、面积 大 小、 温室与大 棚布置情况确 定灌溉系统, 采 用 树枝 状 、 环状 或 枝 环 结合状管网 布置。 6.2.3.2 管道分级由 毛管开始依次向上分 为 支 管、 分 干 管和 干管。 6.2.3.3 上下级管道 宜垂直布置,减少 折点。 6.2.4 灌溉制度 6.2.4.1 作物设计毛 灌水定额 ,可按式 (1)计算 确定; 缺乏 试验资料时 ,可参照 表 3取用
15、: h b b g / ) ( 1 . 0 2 1 - = h p m s 毛( 1) 式 中: m毛 设计 毛灌水定 额,单位为 毫米 (mm) ; gs 计 划湿 润层 土壤 干容 重,单位为 克每 立方厘米 ( g/cm 3 ); p土壤湿 润比,%; 可按表 1取用; h土壤计 划湿润层 深度,单位为厘米 (cm ); 可 按 表 1取 用 ; 2 1 ,b b 作物生 长适宜土壤含水率上 下限( 占干土重 量的 百分比) ; h 灌溉水利用系数 。 DB11/T 5572008 4 表3 设施农业作物设计灌水定额 单位: mm 滴 灌 微喷灌 作 物 砂性土 壤粘土 砂性土 壤粘土
16、西红柿 1419 1824 黄 瓜 1622 2127 青 椒 1622 2127 生 菜 1825 2430 2632 2834 茄 子 1622 2228 芹 菜 2632 2834 6.2.4.2 设计灌水周期 , 按 式( 2) 计 算确 定: h = a E m T 毛 ( 2) 式 中: T设计灌水 周期,单位为天 (d) ; m毛 设计 毛灌水定 额,单位为 毫米 (mm) ; Ea作物最大耗 水强度,单位为 毫米每天 (mm/d) ; h 灌溉水利用系数 。 6.2.4.3 一次灌水延续 时 间 ,按 式 ( 3)计 算 确 定: q S S m t i e 1000 = 毛
17、( 3) 式 中: t 一次 灌水延续 时间,单位为小时 (h) ; m毛 设计 毛灌水定 额,单位为 毫米 (mm) ; Se灌水 器 间 距,单位为 米(m) ; Si毛 管间距,单位为米 (m) ; q设计的灌水器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小时 ( L/h)。 6.2.5 轮灌制度 6.2.5.1 应编制能满足 水 力 计算 和运行管理的要求 的 轮 灌制 度表 。 6.2.5.2 灌溉系统允许 的 最 大轮 灌 组 数, 按 式 ( 4) 计 算: t T c N ( 4) 式 中: N允许最 大轮灌组 数量,单位为个; c日工作 小时数,单位为小时 ( h) ; T设计灌水 周期,单位
18、为天 (d) ; t 一次 灌水延续 时间,单位为小时 (h)。 6.2.5.3 设计系统轮 灌组数 N ( N N ),宜 根据管 网系统布置 情况,并考虑支管 上的压力 平衡和 用水管理方 便等因素综 合 确 定。 6.2.5.4 相同规格的 温室或大 棚,系统 一次灌水 允许同时 工作 的温室或大 棚数,按 式(5)计 算确定: N n K = ( 5) 式 中: K系统一 次灌水允许同时工 作的温室 或大棚数 ,单位为个; n系统温室 或 大 棚的 总 数 量,单位为 个; N设计系统 轮 灌 组数 ,单位为 个 。 6.2.6 管道水力计 算 6.2.6.1 设计流量 DB11/T
19、5572008 5 6.2.6.1.1 单条毛管设 计流量, 按式(6) 计算: q S L Q e = 毛 ( 6) 式 中: 毛 Q 单条毛 管设计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小时 ( L/h); L 单条 毛管长度 ,单位为 米(m) ; e S 单条毛 管上灌水 器间距,单位为米 (m) ; q 设计 的灌水器 流量,单位为升每 小时(L/h )。 6.2.6.1.2 单条支管设 计流量, 应根据支 管的布置 方式确定。 支 管 上 单 侧布置毛管,单条支 管的设计 流量(参 见附录 B的图 B.1与图 B.2), 按 式 ( 7 ) 计 算 : 毛 Q r Q d d = ( 7) 支
20、管 上 双侧对称布置 毛管,单 条 支 管的设计 流量(参见 附录 B的图 B.3 图 B.6), 按 式 ( 8 ) 计 算 : 毛 Q r Q s s = ( 8) 式 ( 7)和式 (8)中: d Q 支管上 单侧布置 毛管时,单 条 支 管的设计流 量,单位为升每 小时(L/h ); d r 单条支 管上单侧 布置的毛 管总数量,单位为 条; s Q支管上 双侧对称 布置毛管 时,单条 支管的设 计流 量,单位为 升每小时 (L/h) ; s r 单条支 管上双侧对称布置 毛管的毛 管总数量,单位为条。 6.2.6.1.3 单个温室或 大棚的设 计流量, 应根据支 管的布置 方式 确定
21、。 支管对称布置,且支 管单侧布置 毛 管(参 见 附录 B的图 B.1), 按 式 ( 9 ) 计 算 : d g Q Q 2 = (9) 支管对称布置,且支 管双侧对称 布置毛 管(参见 附录 B的图 B.5与图 B.6), 按 式 ( 10) 计 算: s g Q Q 2 = (10) 支管布置在 温室或大 棚的一侧 ,且支管单 侧 布置 毛管(参见附录 B的图 B.2), 按 式 ( 11)计 算: d g Q Q = (11) 单条支管, 且支管双侧 布置毛 管(参见 附录 B的图 B.3与图 B.4), 按 式 ( 12) 计 算: s g Q Q = (12) 式中: g Q 单
22、个温室 或 大 棚的设计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小时 (L/h) ; d Q 支管上 单侧布置 毛管时,单 条 支 管的设计流 量,单位为升每 小时(L/h ); s Q支管上 双侧对称 布置毛管 时,单条 支管的设 计流 量,单位为 升每小时 (L/h)。 6.2.6.1.4 分干管设计 流量,为 分 干 管控制范围内一 个 轮 灌组 所包括的所有 温室或大 棚设计流 量之和, 按式(13) 计算: = = 1 k i gi Q Q 分( 13) 式 中: 分 Q 分干管的设计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小时 ( L/h); gi Q 单个温室 或 大 棚的设计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小时 (L
23、/h) ; K 一 个轮灌组 内同时灌 溉的温室 或大棚的 数量,单位为个 。 6.2.6.1.5 干管各段设 计流量, 按式(14 )计算: = 分 干 Q Q ( 14) 式中: 干 Q 干管的设 计 流 量,单位为 升每小时 (L/h) ; 分 Q 分干管的设计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小时 ( L/h)。 DB11/T 5572008 6 6.2.6.2 管道水头损失 计 算 6.2.6.2.1 管道沿程水 头损失, 按式(15 )计算: L d Q f h b m f = ( 15) 式中: f h 管道沿 程水头损失 ,单位为 米 ( m) ; Q 管道设 计 流 量,单位为 升 每
24、 小时 ( L/h), 毛 管 、 支 管 、 分 干 管和干 管设计流 量分别由 式 (6 ) (14)确定 ; f摩阻系 数; m流量指 数; b管径指 数; L管道计 算长度,单位为米 (m) ; d管道内 径,单位为 毫米(mm )。 各 种 管 材 的 f 、 m 、 b 值 可 按 表 4 取 用。 表4 各种管材的 f、m、b 值 管材类别 f m b 硬塑料管 0.464 1.77 4.77 d 8mm 0.505 1.75 4.75 2320 Re 0.595 1.69 4.69 聚乙烯管 d 8mm 2320 Re 1.75 1 4 6.2.6.2.2 微灌支、毛 管为多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557-2008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557 2008 设施 农业 节水 灌溉 工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