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40 Z 05 备案号:23402-2008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revent leakage of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 2008-08-29发布 2009-03-01实施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 588 200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1 5 技术要求.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玻璃钢防渗层施工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观测井施工 .9
2、DB11/ 588 2008 II 前 言 为贯彻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规范埋地油罐防渗漏设施的设计、 施工与管理,防止油品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了本市的实际情况和近十几年来在油库、加油站工程建 设与管理中的实 践经验, 吸收借 鉴了部分国 外的成熟 技术及相关 标准的 内容,规定了埋地油罐及其 工 艺 管道 防渗漏的技术措 施和要求。 本标准的第 4.1、4.2 、4.3、4.4、4.6 、5.1.1、 5.1.3、 5.3.1.1、5.3.1.2 、5.3.1.6 、 5.3.1.8、 5.3.2.1、5.4.1、5.4.5、5.4.6 条为强制
3、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 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 由总后勤部建筑设计 研究院主编,北京市地 质 工 程勘察院、中国复 合材料集团公司、 安徽 防 腐绝热工程 实业总公司 北京分部参编。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许 文 忠 、吴振波、 王翊虹、 何小元 、 陈忠荣 、耿培成 、王银锋 、孙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11/ 588 2008 1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埋地油罐 及其工 艺管道防渗漏的一般规定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 于储存汽 油、 柴油 等轻质油品的埋地油
4、罐 及工艺管道 在防渗漏 方面的工 程设计、施工及 建成后的维 护与管理。 也 适 用于 油库、 汽车加油站 等地下储油设施的环境 影响评价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有 关 条款通过引用 而 成 为本标准的 条款 。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修改 单 (不包括 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 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 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 适 用于 本标准。 GB/T 8237 2005 纤维增强塑 料用液体不饱和 聚脂树脂 GB 13657 双酚A 型环氧树脂 GB/T 164
5、881996 水质 石油 类和动植物 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837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 气 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1 防渗池 seepage-proofing pond 埋地油罐外 围专门设 置能够起 到二次防渗 保护作 用的 池子。 3.2 观测井 observation well 用于观测和 评价埋地油罐所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 是否被泄漏油品污染的井。 3.3 二次保护空间 secondary protection spaces 工艺管道外 壁与其防渗 套 管 内
6、壁 的 空间 。 3.4 干膜厚度 dry membrane thickness 玻璃钢防渗层完全固化后 的厚度。 3.5 针孔检查 pinhole inspection 对 玻璃钢防渗层施工中 可能出 现的毛细孔 等 漏 点的 检查 。 4 一般规定 DB11/ 588 2008 2 4.1 埋地油罐及 工艺管道 的防渗漏, 应 贯 穿于 工 程 设计、施工和验收 的全过程 ,并为使 用与管理 创造 安全、节能 、保护环境 的 有 利条 件。 4.2 埋地油罐及其 工 艺 管道 , 应按 本规范的规定设置 防渗 池、区域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 4.3 人孔井、卸( 装)油井、 阀 门 井,
7、 以 及 加油 机底座 井等可能发生油品渗漏的 部位,也 应采取相 应的 防渗措施。 4.4 与埋地油罐 相关的改 、扩建工 程,设计前 应对场 地的地下污染情况 进行调查 和 评 估。施工时应对 已被油品污染的区域进行清理 或无害化处 理。 4.5 承担防腐、玻璃钢防渗层和观测井项目 的施工单 位, 应具备相应 的专业资 质。 4.6 施工单位在 各防渗设施的施工中 应严格进行自检 ,并由监理工程 师或建设 单位专业 技术负责 人确 认。检查不 合格的, 不应进行 下道工序 施工。 5 技术要求 5.1 埋地油罐 5.1.1 埋地油罐应采 用 专 业厂家制作 的合格产 品,其壁 厚不 应小于
8、 6mm。 5.1.2 埋地油罐防 腐前,建 设单位应组织设计、 监 理 等有 关专 业 人 员 ,对拟用油罐的质量 状况进行现 场检验和评 定。 检验和 评定的工 作内容包括 : a) 核实油罐的技术 参 数 、生产日期 和使用 历史 等文件资料 ; b) 检查 罐体的结 构与腐蚀状 况 ; c) 做出是否能够满足 设计合理 使用年限 的评定结 果; d) 提出尚需采取的技术 措 施 及施工注意事项。 5.1.3 埋地油罐装 设的液位自 动 监 测系统,应具 有 油罐渗漏的 监 测 功 能和 高 液 位报警功能 。 5.1.4 液位自动监 测系统的渗漏检测 分辨率不 宜大于 0.8 L/h。
9、 高 液 位报警系统的 最高液位 设定,应 满足报警 2min后 进 油量 不 超 过油罐的安 全装油 液位 。 5.2 工艺管道 5.2.1 加油站埋地油罐的出 油管道, 应设防渗 套管保护 。 对于改造工 程, 当出油管 道采用渗漏 分 辨率 小于或等 于 0.8 L/h的 压力监 测系统时, 也可不设防渗 套 管 保护。 5.2.2 防渗套管的 具体设计与施工, 应符合下 列规定: a) 防渗套管宜采 用 耐 油、 耐腐蚀、 耐老化和满足 强度 要求的非金属 管材。采 用钢质防渗 套管时, 其壁厚不应 小于 5mm; b) 防渗套管的 端 部 不应 埋地, 并应严密封 口 ; c) 防渗
10、套管的 严 密 性检 验及钢 质防渗套 管的外 壁防 腐, 应按国 家标准 GB 50156中 有关油品管 道 的 规定执行。 5.2.3 工艺管道与防渗套管的 二 次保护 空间, 宜采用液体 传感器进行渗漏 监 测。 传感器应 设置在各二 次保护空间 的最低处, 并由 具备 相应功能 的控制台 进行 在 线 分 析和 报警; 条件 受限时, 应 在防渗套 管的 最低点设置 用于人工 检漏的积 液装置。 5.3 防渗池与观测管 5.3.1 防渗池 5.3.1.1 埋地油罐的防渗池应按 设计油罐 座数分成 若干个隔 池。 每个隔池 内的油罐 座数不应 多于两座。 单罐容量大 于等于 50m 3
11、的油罐应 每罐一隔 。 5.3.1.2 防渗池应采 用防渗混凝 土 浇 筑为一体。 5.3.1.3 防渗池的混凝 土 外 墙和 底 板 厚度不应小于 250mm, 隔墙 厚 度不应 小于 200mm, 墙顶 应高于池 内 罐顶标高, 池底宜低 于罐底设计标高 200mm,墙 面与罐 壁 之 间 的间 距 不 应小于 500mm。 DB11/ 588 2008 3 5.3.1.4 防渗池的内 墙角(包括 底 角 ), 应采用 圆滑过渡 或 45斜角过渡 。 5.3.1.5 防渗池的内 表面应做 水泥砂浆抹 面 , 并找平、压 实、 抹光, 5.3.1.6 防渗池的内 表面应按 附录 A的规定贴衬
12、 玻璃钢防渗层。 5.3.1.7 防渗池的底 板及池内 油罐基础 ,应便于 使油罐任 何部 位的泄漏引 至观测管。 5.3.1.8 防渗池内的 空间,应采 用 未受 油品污染的中、粗 砂回填 。 5.3.1.9 防渗池的上 部,应采取 防止外部 泄 漏油品和雨水、地 表水渗入池 内的技术 措施。 5.3.2 观测管 5.3.2.1 防渗池的各 隔池内应 设观测管。 5.3.2.2 观测管的制 作和设置 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观测管应采 用 耐 油、 耐 腐 蚀的管材制 作,直径 宜为 100mm150mm,壁 厚不应小于 4mm; b) 观测管应在池内铅垂设 置,管子下端应置于 防渗 池的
13、底部,上部观测口应高 出罐区设计地面 200mm(油罐设 置 在 车道 下的除 外); c) 观测管在 池内罐顶 标高以下范围内, 应做成 孔径 为 10mm12mm 均 匀排 布的过滤 管段。 其 每层环 向孔中心距 宜为 6d 8d,竖向 相邻孔中 心线的间 距不 应大于 1d( 见图 1) ; S6 8d S/3 h h h h h d 10 12mm 孔 竖向中心线 孔环向中心线 S/3 S/3d 孔 的 直径 ; S 每层 环向 孔中 心距离 ; h竖向 相邻 层孔 中心线 间距 。 图1 观测管过滤管段打孔示意(展 开图) d) 过滤管段 应外包 3层4 层 50目60 目 的 尼
14、龙网 ; e) 观测管周 围应回填干净的粗 砂或粒径 为 10mm30mm 的 砾 石 ; f) 检测口应 有保护盖 和标识。 5.4 观测井 5.4.1 处于地下饮 用水源防 护区内的埋地油罐 区,应设 两眼 观测井。 5.4.2 处于地下饮 用水源防 护区外的埋地油罐 区,可只 设一 眼观测井。 5.4.3 当现场只需 布设一眼 观测井时 ,观测井 应设在埋地油罐 区 地下水 流向的下 游,与埋地油罐的 距 离不应超过 50m。 5.4.4 当现场需要 布设两眼 观测井时 ,第二眼 观测井宜 设在埋地油罐区 地下水流 向的上游 ,与埋地油 罐的距离宜 为 10m50m。 5.4.5 观测井
15、不应 设在爆炸危险区和土壤已被 油品污染的 区域 。 5.4.6 观测井结构应采用一 径成孔工 艺。设计 应结合当 地水文地质条件, 并 充 分考虑区域 10年地下水 位 动 态特征 ,井深设计 应 在 最低 水 位 埋深 的 基础上 增加 5m8m, 过滤管应 在水位变幅 内 设计。 DB11/ 588 2008 4 5.4.7 井管直径应 为 150mm200mm, 其技术性 能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具有良好 的强度, 能承受地层和静水 侧压力 及管 柱自重产生 的拉压力 ; b) 耐油、耐 水、耐土壤 腐 蚀; c) 无毒、无 味、无污染 ; d) 过滤 管的主要 骨架孔隙 率应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 588 2008 油罐 渗漏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