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宇宙环境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特的运动特征使得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B太阳辐射成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 C色球层上的黑子数增多会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异常 D色球上的耀斑爆发产生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受地球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共同影响, A错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错误;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 C错误。耀斑发生于色球层上,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产出磁暴,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2、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特征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该图中的 MP、 MQ 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0N, 120E B 20S, 60E C 20S, 0 D 20N, 180 【小题 2】此日可能为(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1月 【小题 3】此日,赤道上东、西半球位于夜半球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 ) A 1:17 B 17:1 C 1:5 D 5:1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
3、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故判断 P点所在经线与 M 点所在经线为 180和 0 时;图示晨昏线与 70纬线相切, M 为切点,故 M点为 0时或 12时,两者结合判断 M点为 0时, P点为 180经线,故 M点应为夜半球的平分线,即图示 PMQ 以北地区为夜半球, Q 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点;则判断 70S以南出现极昼,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0S;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应为 12时所在经线,根据 P为 180经线, M为 0时, Q 为 6点,故图示 1格经度差为 30,故 M点的经度为 120W,则计算 12时所在经线为60E。 【小题 2】太阳直射点位于 20S,根据 3个月太阳直射
4、点的移动纬度范围约23.5,故判断 20S与太阳直射 23.5S的冬至日( 12月 22日)大约相差半个月,故判断可能为 1月份。 【小题 3】赤道上的夜半球应为 18: 00-6: 00;根据 120W为 0时;计算 18时为 150E; 6时为 30W;故夜 半球范围属于东半球部分为 150E-160E,跨经度 10;属于西半球部分跨经度 170,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日期分界线图上的 180和 0时;晨昏线分布图上时间0时、 12时、 6时、 18时的位置的综合应用。 该图中 四条折线表示四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 曲线表示
5、四个地方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四个地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小题 2】关于 地判断可信的是( )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308 B正午太阳高度: H6 月 1 日 H6 月 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小题 3】曲线 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四地中最接近的是(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判断, 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判断位于赤道;
6、 两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判断位于北半球,且同一时间,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 大,故判断 地纬度较 低。 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位于南半球,且 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与 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故判断 两地纬度相同,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选 A项。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表示赤道,一年中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 6634, A错误;由于 6月 10日较 6月 1日 的太阳直射点纬度高,故正午太阳高度: H6 月 1 日 H6 月 10 日, 正确; 【小题 3】 曲线表示该地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长,故判断位于北半球,而夏至日昼
7、长约 18小时 30分,判断该地的纬度较高,故与 地最接近。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南北半球和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结合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判断纬度位置。 读所给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 的功能的是 (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冬季风 D我国的夏季风 【小题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表示水汽输送,只有我国的夏季风能把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 【小
8、题 2】南水北调影响地表径流环节,为 箭头。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判断水循环的环节。 该图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A、 B两地的气压类型是( ) A. A是高压, B是低压 B. A是低压, B是高 压 C. A、 B都是高压 D. A、 B都是低压 【小题 2】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1 000、 1 008、 1 016、 1 024、 1 032,那么 A、 B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 A 32P48 B 39P40 C 31P32 D 47P48 【小题 3】此季节,图中 C点的风向及气候特点是(
9、) A东南风,高温多雨 B西北风,低温少雨 C东北风,低温少雨 D西南风,高温多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A气压中心的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较高纬度,故判断为亚洲高压,而 B为阿留申低压。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A为高压中心,其气压应为 10321040 之间; B为低压中心,其气压为 992-1000之间,故两地的最大气压差接近 48。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 C位于东亚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其影响,冬季气候低温少雨。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和等压线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
10、关键能抓住图示的气压中心分布位置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掌握等压线分布的一般原则 “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本题还可 结合东亚季风的成因设计试题。 我国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 ” 据此回答 9 11题: 【小题 1】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沙尘暴天气 冷锋过境 冷高压过境 寒潮过境 A B C D 【小题 2】造成此天气系统过
11、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小题 3】二伯家在麦田边点燃柴草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中的凝结核,利于降水的形成 B增加烟雾,加强大气的反射作用 C增加大气中的 CO2,加强大气的逆辐射 D给大气加热,提高气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材料反映大风、降温明显,故判断为冷锋形成的寒潮天气;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反映沙尘暴影响。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应为冷锋,冷锋形成降雨是由于暖气团上升造
12、成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故此次冷锋没有带来降雨主要从暖气团较干燥分析。 【小题 3】点燃柴草,浓烟滚滚,反映人造烟幕,由于人造烟幕能加强大气逆辐射,故对地面其保温效应。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判断和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利用材料的天气现象判断天气系统,并掌握人造烟幕防霜冻的基本原理。 所给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位 于北半球同一纬度且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白天的太阳辐射影响,故白天气温较晚上高,而阴天晚上,云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故晚上气温不低,故气温最低的是晴天晚上。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大气热力
13、作用的过程和实例。 该图中右侧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左侧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甲处高于乙处,则判断甲处盛行下沉气流,而乙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有甲流向乙;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乙流向甲,故 B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与等压面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和等压面分布的基本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 P点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省 沙市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