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五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五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五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五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宇宙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 A太阳辐射稳定 B八大行星公转互不干扰相对安全 C日地距离适中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地球的自身条件(液态水、较厚的大气层和适宜的温度)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和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太阳一致较为稳定,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为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
2、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分析所给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的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 A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四图的气温、降水分布资料判断, 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图最低月温在 0C 以上,终年温和多雨,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终年高温多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 图最低月温在
3、 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具体方法为: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该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 A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小题 2】该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区的最低月温出现在 7月,判断位于南半球,最低月温在 0C以上,降水量集中
4、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该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夏季风影响是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特征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具体方法为: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读所给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 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干燥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示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判断气压中心为高压,若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判断为冬季的亚洲高压影响,故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5、。伏旱天气是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南方地区,而不是大部分地区;梅雨是准静止锋影响的天气;台风是热带气旋形成的天气实例。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实例。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既要把握好题意,且要掌握影响我国的常见天气系统形成的具有天气实例。 该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的变化过程资料。 1月 1日 1月 2日 1月 3日 平均气 温( ) 12 0 -2 气压 ( hPa) 1 002 5 1 005 0 1 007 5 天气 现象 晴, 1 2级偏北风 中雪, 6 8级偏北风 阴转晴, 2 3级偏北风 该图中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 1月 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 ( )答案: A
6、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资料反映,从 1日到 3日,该地区气温明显下降,气压上升,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故判断为冷锋过境, 1日为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结合选项中的图示, A图表示冷锋影响,且气象站位于冷锋锋前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影响。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天气系统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结合常见天气系统的图示判读,注意抓住气象站的位置判读。 读图 ,回答问题 : 【小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 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 DA BC 【小题 2】如果此图表示的
7、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 表示的可能是 ( ) 白天的谷地 白天的山坡 夜晚的谷地 夜晚的山坡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图示 B处盛行上升气流,判断近地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而 A处盛行下沉气流,则近地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故 B错误;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D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环流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 C错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 A正确。 【小题 2】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 处气流上升,若为白天,山峰的气温高于山谷,故山坡应盛行上升气流。若为晚上
8、,山谷的气温较山峰高,故山谷盛行上升气流。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热力环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该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0 10N 盛行下沉气流 B 10N 20N 盛行东南风 C 20N 30N 盛行西北风 D 30N 40N 盛行西南风 【小题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 3月份、春季 B乙表示 7月份、夏季 C甲表示 9月份、秋季 D乙表示 1月份、冬季 答案: 【小题 1】 D
9、【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甲图中, 30N 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完全位于 30N 以南,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则 0 10N 受东北信风影响, A错误; 10N 20N 受东北信风影响, B 错误; 20N 30N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故盛行下沉气流,C错误。 30N 40N 受盛行西风影响,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南风, D正确。 【小题 2】甲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判断为北半球冬季,为 1月;乙图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判断为北半球夏季7月。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抓住图
10、示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即可。 读所给两幅等压线图, A、 B、 C、 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 A.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图的比例尺相同,而明显甲图之间的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较乙图要小,故风力最大的是乙图中, C、 D两点比较, C处等压线较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即风向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风力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影响风力大小的根本原因即可作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力大小的基本因素和比较方法。 该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图中 是使大气运
11、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图中 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 压梯度力 D图中 只改变力速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A正确;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相垂直,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故判断 表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 为摩擦力。 考点:本题考查三个力对风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向的三个力作用和三个力各自的特征及对风的作用效果。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 A、 B、 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大气逆辐
12、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图示 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表示地面射向大气,故判断为地面辐射; C由大气射向地面,判断为大气逆辐射。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为基础性试题,难度较低,解题关键是从图示分析入手,能判断图示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北京时间 2011年 3月 11日 13时 46分,日本发生了里氏 9.0 级的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据此完成问题。 日本发生地震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为 3
13、月 11日 2时 46分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北京昼长夜短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时间为 3月 11日 13时 46分,国际标准时为 0时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晚 8个小时,故国际标准时为 11日 5时 46分, A错误; 3月 11日,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故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B正确; 3月 1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京昼短夜长, C错误。 3月 11日位于12月 22日到 3月 21日之间 ,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
14、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差,东加西减;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远日点最慢,近日点最快等内容,难度不大,需要耐心分析即可。 北京时间 2011年 2月 18日 17时 55分, “火星 500” 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读该表,完成问题。 火星 地球 直径 4220英里 7926英里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25度 23.5度 公转周期 687个地球日 365.25日 自转周期 24小时 37分钟 23小时 56分钟 4秒 大气 主要是二氧化碳以及部分水蒸气 氮、氧、氩及其他 大气密度 0.07 1 火星与地球相比( ) A.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比地球快 B.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小 C
15、.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大 D.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火星的公转周期约 687 个地球日,反映公转速度较地球慢,A错误;由于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较弱,故昼夜温差应较地球大, B错误;由于其自转轴的倾斜角度较地球大,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范围较地球大,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较地球大, C正确。由于自转轴的倾斜,而出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故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火星环境及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只要应用地球运动原理和地球环境进行推理,即可简单分析。 读 “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武汉 部分 重点中学 五校高一上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