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 ) 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 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 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 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 错误。 考点: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点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
2、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有些含氮的无机盐可以是生长因子 D有些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有较大差别,要针对微生物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 A、 B选项,它的表达是不完整的。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 CO 2;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 NH4HCO3;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同时是氮源,还是能源,如蛋白胨。对于 C 选项,除水以外的无机物种类繁多、功能也多样。如 CO2,可作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 NH4HCO
3、3可作自养型生物的碳源和无机盐;而 NaCl则只能提供无机盐。对于 D选项,无机氮 提供能量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如 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故选 D。 考点:微生物营养物质。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B给外植体消毒用 70%的酒精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因为分化程度低,脱分化容易;正确。 B给外植体消毒用 70%的酒精和
4、 0、 1%的氯化汞溶液;正确。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防止形成形成维管组织;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错误。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 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 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
5、等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 植株(新植体);再分化发生在c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植物激素在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实现快速繁殖。人工种子是将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因 此繁殖能力强,发芽率较高;故选 B。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
6、织培养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不加植物激素也能成功 C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即可 D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先打开瓶口,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植物细胞能长成一个完整植物的能力,所以进行 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正确。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不加植物激素也能成功,因为植物可能含有内源激素;正确。 C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 PH值和营养物质等条件;错误。 D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先打开瓶口,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提高适应能力;正确。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7、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 100ml(4份 )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 100ml(4份 )分别装在 100ml、 200ml、 300ml、 400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 A 100ml 100ml B 400ml 400ml C 100ml 400ml D 400ml 100ml 答案: C 试题分析: 乳酸菌是专性厌氧型细菌,在有氧气存在时,对其发酵(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所以装接种有乳酸菌的 100 mL葡萄糖,烧瓶越小越好,因为烧瓶越小,剩余空间就越小,容纳的氧气越少,对乳
8、酸菌的发酵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就越小,显然,只有 100 mL烧瓶抑制作用最小,产生的乳酸最多。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 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并可迅速繁殖菌体,而在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酒精发酵,却不能繁殖后代,所以盛接种有酵母菌的 100 mL 葡萄糖溶液的烧瓶相对而言适当大一点好,因为烧瓶越大,剩余空间越大,容纳的氧气越多,酵母菌繁殖越快,数量越多,待瓶内氧气耗尽后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产物酒精就越多,显然, 400 mL烧瓶剩余空间最大,短时间内酵母菌繁殖快,产生的酒精最多,综上所述, C项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醋酸菌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9、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 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酵母菌发酵需要缺氧的环境,因此溶氧量越大,酒精产生速率越慢;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 PH, PH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酒精发酵时,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 1825 ,若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酶活性都会下降,酒精的产生速率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降低,代谢废物等增多,使酒精的产生速率下降。故选 C 考点:果酒发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 查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果酒、果醋和腐乳等发酵食品已经
10、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关于其制备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上述发酵食品的主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主要由其线粒体提供 B腐乳制备过程中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属于胞外酶 C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D果酒、果醋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制备果酒、果醋和腐乳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其中醋酸菌是原核微生物,没有线粒体;腐乳制备过程中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属于胞外酶;果醋发酵在有氧环境下进行;选 B。 考点: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 点评:此题容易
11、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 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 成果醋 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无菌氧气;正确。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 30-35 左右;错误。 C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正确。 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正确。 考点:果醋
12、制作的原理。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 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酵母菌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 ,要留有 1/3的空间;错误。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应为拧松瓶盖,放出 CO2 ,打开瓶盖会进入氧气 ,抑制酵母菌发酵;错误。 C果酒发酵过程
13、中温度控制在 1825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035 ;错误。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正确。 考点:果酒和果醋制作。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 “皮 ”,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答案: A 试题分析: 果酒变酸是由于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原因。酸奶的制作是通过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来完成的。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 “皮 ”是毛霉生长所形成的菌丝,经腌制之后形成的;故选 A。 考
14、点:微生物的发酵。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 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果醋发酵阶段充气口连接充气泵;错误。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同时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正确。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利用的是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不能对装有葡萄汁的
15、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错误。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厚一些;错误。 考点: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面关行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腐乳制作完成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错误。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仅是制作腐乳的第一步,还需要加盐腌制、配制卤汤等;错误。 C毛霉等微生物产
16、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正确。 D加盐一方面有利于析出水分,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错误。 考点 :腐乳制作过程。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问题常规 ,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的流程,表示正确的是( ) A挑选葡萄 榨汁 冲洗 酒精发酵 果酒 B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果酒 C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醋酸发酵 果酒 D挑选葡萄 榨汁 冲洗 酒精发酵 果醋 答案: B 试题分析: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选 B。 果酒 果醋 考点:制作果酒的流程。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果醋的制作原理为
17、 ( ) A醋酸菌将 C2H5OH还原为醋酸 B醋酸菌将 C2H5OH氧化成醋酸 C醋酸菌将 C2H5OH分解成 CO2和醋酸 D醋酸菌能将 C2H5OH直接氧化成醋酸,不需生成中间物质乙醛 答案: B 试题分析: 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 C2H5OH分解成 CO2和醋酸;选 B。 考点:果醋的制作原理。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 15-18 , 并保持一定湿度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厚一
18、些 C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左右 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答案: D 试题分析: 15 18 是毛霉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加适量的盐与酒是防止豆腐腐败变质,而酒的用量控制 12%左右较适宜。卤汤中的香辛料既可调制腐乳风味,又可防腐杀菌。含量多少可根据自己口味来添加,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选 D。 考点:腐乳制作过程。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种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 a和 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 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 1、 3、 5号培养基上生长, a、 b可以分别在 2、
19、 4和 2、 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 a和 b分别对于 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培养基 1 2 3 4 5 6 添加氨基酸 BCDE BEFG CFHI DEFI GHIJ EHGJ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 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 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 4、 5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 红色面包霉突变株 a不能在 1、 3、 5号培养基上生长,而能在 2、 4培养基上生长,说明 a的生长需要 E、 F两种物质; b不能在 1、 3、 5号培养基上生长
20、而能在 2、 6号培养基上生长,说明 b的生长需要 E、 G两种物质;所以,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 4、 5 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因其中含有 E、 F、G三种物质;故选 D。 考点:微生物的培养。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答案: C 试题分析: 菌落是一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肉眼可见(液体培养基中肉眼不可见),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别的重要依据,而多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就
21、不可能有比较标准的形态;选 C。 考点: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和培养基。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 NaN03、 Na2HP04、 KH2P04、 MgS04、 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 )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D 试题分析: 培养微生物都必须要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该培养基内含有纤维素粉,因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类才能大量繁殖;选 D。 考点:选择培养基。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灭菌是指杀
22、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灭菌与消毒是两个概念。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用火焰烧灼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灭菌和消毒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区分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获得纯净培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 周口市 中英文 学校 高二下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