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国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D各区域的特征差异较大 【小题 2】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 ) A GIS技术 B RS 技术 C GPS技术 D “数字地球 ”技术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为单一指标;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区域差异大。
2、【小题 2】监测获取植被生长状况是遥感的功能范围。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利用 “3S”技术各自的功能特点选择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 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fc 属于一级支流, eb属于二级支流 B bc段河流比 eb段海拔高、落差大 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 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 bc段的梯级开发是 fc 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小题 2】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
3、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示可知 fc, eb都属于一级支流, A错误; bc段河流比 eb段水能资源更丰富,但 bc河段不一定海拔高, B错误; bc段的梯级开发和 fc 段灌溉农业关系不大, D错误;炼铝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把 bc段的水电东送到该区域,有利于炼铝工业的发展,因而选 C项。 【小题 2】河流流域内,植被主要的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河流流域开发的基本概况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意义,难度中等。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问
4、题。 【小题 1】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陆交通 【小题 2】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而没有丰富的铁矿,选 A项。 【小题 2】鲁尔区的综合治理,针对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了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等)的数量,而扩大其
5、规模,故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工业区。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调用课本相关知识,了解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越是整治的主要措施。 提出 “泛珠三角 ”的重大意义在于( ) 发挥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 拓宽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推动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营造区域经济的多赢局面,形成综合的竞争实力 打造全国经济中心,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泛珠三角 ”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珠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以弥补其经济腹地狭小的不足,并通过珠三角的带动作用促进珠江上中游地区的共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局面。 明显错误。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
6、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发展的概况。本题还可以结合泛珠三角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资源特征;并结合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问题设计试题。 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 ( ) 发展空间不足 工业资源有限 大量占用耕地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 污染严重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集中、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原因而导致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 “城市病 ”,包括环境质量、资源、交通、土地、产业层次等方面,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关
7、键是了解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参见课本相关知识内容。 读所给四幅图,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 A 亚热带农作物 小麦带 玉米带 棉花带 B 玉米带 小麦带 棉花带 乳畜带 C 棉花带 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 D 棉花带 乳畜带 玉米带 小麦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各农业带主要的分布位置判断, 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为棉花带; 位于东北部五大湖周围,为乳畜带; 位于中央大平原中部,为玉米带; 位于中央大平原中部和北部,玉米带的两侧,为小麦带。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本题还可结合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设
8、计试题。 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气候区 C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D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适宜发展水果种植和灌溉农业区,棉花带主要分布于密西西比河下游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A错误。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周围,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错误。亚热带作物带分布于棉花带以南的墨西哥湾沿岸, D错误。美国实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利于实施机械化生
9、产,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农业专业化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本题还可结合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设计或与上题形成题组。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小组将它作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 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 【小题 2】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在 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地形图层 土壤图层 气候图层 人口图层 商业网点图层 农业图层 工业图层 城市图层 交通图层 A B C D 答案:
10、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GIS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坐标图、柱状图用传统作图和 GIS数据库软件都可以制作,但 C选项是一幅矢量图形,只适宜用 GIS数据库软件制作。 【小题 2】题干中要求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而自然条件主要指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了解 GIS技术与普通信息技术的差异,并了解 GIS技术的简单应用原理。 2007年 9月 1 9日 2时 30分,超强台风 “韦帕 ”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
11、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小题 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 ”系统 【小题 2】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GIS技术 GPS技术 RS 技术 “数字地球 ”技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监测灾害分布区域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 【小题 2】政府部门利用 GPS确定被洪水
12、围困市民的位置,并利于 GPS导航指导救灾人员及时赶到事发地,同时利用 GIS分析营救的路线等相关事宜,在最短的时间内营救市民。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 “3S”技术各自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库建设是防御河流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流域洪涝灾害治理的一般 方法。本题还可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和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设计试题。
13、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 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 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 450 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 1800 立方米 /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流域内降水丰沛 下游河谷较开阔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 B C D 【小题 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已经完成了梯级开发 B流域根治了旱灾 C在发电厂的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D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 “工业走廊 ” 答案: 【小题
14、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落差分析。 【小题 2】田纳西河流域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实现了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依托充足而廉价的电力资源,发展高耗能工业,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但河流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缓解了流域内的水旱灾害,但不可能根治,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水能资源的基本分析思路和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概况。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15、 C甲和丁 D乙和丙 【小题 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湿地破坏后,气温年较差变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变大。 【小题 2】该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当地主要的湿地类型为沼泽地,三江平原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开发湿地,扩大耕地。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利用湿地的生态功能判断,并了解我国主要湿地的开发问题,还可结合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
16、的形成原因、湿地破坏的危害和治理等内容设计试题。 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中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_状 ( ) A面 B线或网络 C.点 D.岛 答案: D 试题分析:就空间分布形式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线表现为线状或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示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为岛状。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形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空间结构特征,知识性试题,可参见课本相关内容。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 比例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小题
17、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虽有所下降,但随着经济发展,经济产值总量增加,所以产值会上升, 2003年与 1992年比较,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了优化。 【小题 2】从图上看,三大产业的就业比例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高,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变化不大,说明
18、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产业结构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读 “某城市近年 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 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A abc B cab C cba D bac 【小题 2】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小题 3】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排序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省 保定市 中学 上学 期期 联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