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不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A水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地球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本题还可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还可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来考查地震波的分类与特点等知识点。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自转一周 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23时 5
2、6分 4秒,叫做 1个恒星日 D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 A.地轴是一个假象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也是自西向东自转(顺时针)。 C.地球自转一周 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23时 56分 4秒,叫做 1个恒星日。正确。 D.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为 15度每小时(南北两极除外),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地理基本规律的考查。另外本题还可考
3、查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7月初 B夏至日 C冬至日 D 1月初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为 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日地引力最大,地球运动速度最快。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速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日 点与冬至日,远日点与夏至日的区别。 东经 121比东经 12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经 121比东经 120的地方时早,因为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产生的不同时刻,同一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始终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考点:本题
4、考查不同经度地方时的早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东经 121与东经 120所在时区相同,都为东八区,故区时也相同,都为东八区的区时。( 2)强调同一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始终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下列关于地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矿物组成 B铁镍物质组成 C熔融状物质组成 D铁镁物质组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地壳主要有氧、硅、铝、铁等元素组成。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组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 (1)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 (2)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5、。( 3)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含有化石的岩石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 C 试题分析:沉积岩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含有化石。 考点:本题考查沉积岩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沉积岩的特征。另外本题也可考查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下列因素中,利于使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太阳日的时间不太长 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太阳日的时间为 24小时,日照时间不太长利于使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温度
6、适宜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可用排除法。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图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A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 C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 D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先快后慢。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全面,解答本题的关
7、键是:( 1)明确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 2)明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的,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逐渐变长。 ( 3)明确近日点( 7月初)地球公转最快。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的高度永远为 0 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圈)上的太阳的高度永远为 0,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东向西推进,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晨昏线
8、(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即可作答。本题还可借助光照图考查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有以下六个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二至时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15/小时 ),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 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 10时 20分,它的经度是 A东经 140度 B东经 145度 C东经 105度 D东经 95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北京时间(东 八区区时) 12时整,即东经
9、120度的地方时为 12时,某地地方时是 10时 20分,它与东经 120度的时间差为 1小时 40分钟,经度差为 25度,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判断它的经度是东经 95度。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本题是已知经度差求时间差,经度相差 1度,时间相差 4分钟,经度相差 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 邵阳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 A 7月 1日, 5月 1日, 3月 1日, 1月 1日 B 5月 1日, 3月 1日, 7月 1日, 1月 1日 C 3月 1日, 1月 1日, 5月 1日, 7月 1日 D 1月 1日, 3月 1日,
10、5月 1日, 7月 1日 答案: A 试题分析:邵阳市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离北回归线越近,邵阳市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选项中四个日期中, 7月 1日太阳直射点离北回归线最近, 1月1日离北回归线最远,故本小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与计算方法。 【拓展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角 90-两点纬度差。 “两点 ”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 (南 )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 (所求地点纬度
11、太阳直射点纬度 )-90。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右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 (图中是 6月 22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
12、(二分二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高低。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为 L, L hco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 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地球和火星 B水星和木星 C金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考点:本题考查行星的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还可考查巨行星、远日行星各包括
13、哪些星体,也可考查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岩浆岩只能由下列哪种方式直接形成: A变质作用 B冷却凝固 C重融再生 D外力沉积 答案: B 试题分析: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得到。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即可作答。 【方法技巧】变式法图解岩石圈物质循环 此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 “窍门 ”,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四各类岩石只有经过
14、沉积环境才能变为沉积岩;各类岩石只有经过熔融环境才能变为岩浆岩;各类岩石只有经过变质环境才能 变为变质岩。五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变质岩和沉积岩之间的作用是可逆的,岩浆和岩浆岩之间的作用也是可逆的。 当我国长江南北正值 “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季节时 A澳大利亚正值春季 B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正运行在黄道上的春分点前后 D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到处都发生极昼现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我国长江南北正值 “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季节时 ,地球正运行在黄道上的春分点前后,此时澳大利亚正值秋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是最快,公转速度最快在 1月初。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到处都发生极昼现象,
15、这种说法不对,应该说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当我国长江南北正值 “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季节为春季,时间确定了,其它的就好判断了。 当黄赤交角等于零时 A同一经线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B地球上无昼夜更替现象 C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变 D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黄赤交角等于零时,太阳终年直射赤道,故同一经线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晨昏线永远过南北两极。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对地球现象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本题还可借助黄赤交角变化考查热量带的变化。
16、 沿 35N 纬线向西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偏向 A低纬度方向 B高纬度方向 C北纬 35纬线南侧 D北纬 35纬线左侧 答案: B 试题分析:沿 35N 纬线向西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偏向高纬度方向。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的 关键是注意物体的运动方向,物体沿 35N 纬线向西运动,其运动方向右侧为高纬度。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A 24时 B 365日 6时 9分 10秒 C 23时 56分 4秒 D 365日 5时 48分 46秒 答案: D 试
17、题分析: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对应时间为 365日 5时48分 46秒。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若以天空中的某一颗恒星为参照物,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日 6时 9分 10秒。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月球 B金星 C水星 D太阳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属于太阳系的成员,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分类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正
18、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时间为 7月初,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北半球正值夏季,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 最大值。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远日点对应的时间,知道 7月初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 极夜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极夜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秋分至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才有极夜现象,冬至日这天,北极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省 邵阳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