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2011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下图是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中心向四周值在增大),读图回答个题。 【小题 1】四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丁、甲 D甲、丁、乙、丙 【小题 2】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甲地七月平均气温高,一月平均气温低,所以气温差最大;丙地气温差最小。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地区。热带地区纬度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2、度小。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下图中实线 MQ、 LP 分别代表经线和纬线,读图回答下题。 若图中虚线 LQP为等温线, O 地为南半球某地,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O 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周围郊区 B O 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周围平地 C O 地可能位于夏季的内陆, L、 P位于沿海 D O 地可能为海洋, 附近有暖流经过 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根据等温线向南弯曲,此地为南半球,向南纬度低,说明 O 地较同纬度地区温度高,如果是地形因素引起的气温差异, O 地应为平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 B选项叙述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为某地某月 4 10日
3、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 1】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小题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下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个题。 【小题 1】图中四点属于暖 气团控制下的是( ) a b c d A B C D 【小题 2】图中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 a b c d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下图中, a、 b图是两地气温降水 “玫瑰 ”图, c图为某地风向(西风)和下沉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 d图为某地年气温、
4、降水月份扇形百分比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 1】四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 a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b图为热带季风气候 C c图为地中海式气候 D d图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 2】关于四图表示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c气候成因一致 B b、 d气候成因不同 C c气候分布大洲最少 D d气候只分布在中国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由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骤可以判断, a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所以,符合的是 C。 【小题 2】由上题可知, a、 c气候的成因
5、一致; b、 d的成因都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是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 d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除了中国,在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也有分布。 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a、 b、c、 d分别是地球表面上的四个地点,回答各题。 【小题 1】图中四个地点的纬度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dcab B bacd C abdc D cdba 【小题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a、 d两地可能都在北半球 B a、 b两地可能都在北半球 C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正午太阳高度角与自转线速度成正比 答案: 【小题 1】 C
6、 【小题 2】 A 【小题 1】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0。所以 c点纬度最低, a点纬度最高,排序正确的为 abdc 。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 a点为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0, b点纬度比极点低,但是正午太阳高度为 0,两者不位于同一半球;若 a点位于北半球,则 d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可能都位于北半球;此日太阳不一定直射北回归线; d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 c点线速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 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 (湿绝热垂直递减
7、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 )读下图回答各题。 焚风形成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 【小题 1】气流过山时在 至 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小题 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 处气温比 大致高 ( )( ) A 3 B 9 C 12 D 7.5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气流过山时在 至 处成云致雨,水汽凝结需要释放热量,所以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变小。所以本题选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重庆市 西南 师大附中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