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依据德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情况,回答 1 4题。 【小题 1】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小题 2】新企业不愿落户综合整治前的该国传统工业区是因为该区( ) A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B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基础设施陈旧 D通信服务落后 【小题 3】该国传统工业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 ) A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B荷兰有大量 廉价的劳动力 C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小题 4】下列属于我国沪宁
2、杭地区和该国传统工业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 煤炭资源丰富 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水陆交通便利 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包括: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而不包括丰富的铁矿资源。 【小题 2】影响新兴工业区布局的主要区 位因素包括:科技、高速交通和环境,而整治前的鲁尔区环境污染严重,故不适宜新兴工业区布局。 【小题 3】德国把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鹿特丹运入的铁矿。 【小题 4】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
3、析,我国沪宁杭地区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德国鲁尔区为工业区,且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本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的基本概况比较分析。 甘肃省舟曲县持 续半年干旱后, 2010年 8月 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图甲为 “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 ”,图乙为 “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 29 30题。 【小题 1】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 A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B不合
4、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C地势低洼且起伏小,易受洪涝影响 D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小题 2】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 位于图 14中 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 26 28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春旱、暴雪、沙尘暴 D洪涝、寒潮、泥石流 【小题 2】做好防灾减灾,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有( ) 利用 GPS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分析、应用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发
5、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利用卫星遥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 加强政府对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A B C D 【小题 3】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冬季风强盛带来的自然灾害是寒潮;由降水总量少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春季灌溉用水多、人口城市密集形成的自然灾害为春旱;由春旱、寒潮、接近沙源地形成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 【小题 2】防灾减灾监测技术为遥感,可以排除 。 【小题 3】由春旱、沙尘暴、寒潮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 “晨登
6、日观峰,海水黄 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24 25题。 【小题 1】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 A B C D 【小题 2】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 ) 色彩美 动态美 声音美 形象美 人工美 A B C D 答案: D 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 “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 A a图
7、B b图 C c图 D d图 答案: D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370536875人。按常住人口分布,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据此材料,回答 17-21题。 【小题 1】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属于中部地带的是( ) A山东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江苏省 【小题 2】下列特征符合如图所示 W省情况的是( ) A与河南、江苏省相邻 B亚热带常绿林广布 C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D水资源比较紧张 【小题 3】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目前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典型的是如图中的( ) A P省和 K省 B N省和 W省 C G省和 H省 D H省和
8、 N省 【小题 4】 K省向 N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A B C D 【小题 5】产业转移对 N省的有利影响是( )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化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5】 A 【小题 1】中部地带省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九个省份。 【小题 2】 W省为河北省,与河南相邻;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比较紧张,水能资源相对缺乏。 【小题 3】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比
9、较 典型是广东和江苏。他们先是承接海外的产业转移,然后在他们内部向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聚。 【小题 4】 K省为江苏、 N省为四川。江苏经济相对发达、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由江苏向四川转移的主要产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 5】产业转移对四川省的有利影响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方面是可能会对生态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回答 1416题。 【小题 1】黄河流域水土 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是( )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
10、均匀,暴雨不集中 C黄河流经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严重 【小题 2】我国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供水 【小题 3】在农业方面,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分析研究各地区特点,下列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 坡地较多的地方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 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 发电厂附近,利用电厂余热,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土壤质地特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集中于夏季;地质灾害比较频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湖南省 浏阳 中高 第三次 阶段性 测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