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965-2014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pdf
《DB41 T 965-2014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965-2014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9652014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ntral Plant Hot Recycling Mixture of Asphalt Pavement 2014 - 09 - 30发布 2014 - 12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965-2014 I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14.1 一般规定 24.2 原路面历史信息调查与分析 24.3 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 24.4 交通量调查 25
2、 材料 25.1 一般规定 25.2 沥青 25.3 粗集料 25.4 细集料 25.5 矿粉 25.6 再生剂 25.7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 . 36 配合比设计 46.1 一般规定 46.2 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确定 56.3 RAP掺量确定 . 56.4 新沥青标号和再生剂用量选择 66.5 矿料合成级配设计 66.6 新沥青用量估算及其占总沥青用量的比例 76.7 最佳新沥青用量确定 76.8 配合比设计检验 77 施工 87.1 一般规定 87.2 RAP回收、预处理与堆放 . 87.3 施工准备 87.4 混合料的拌制 87.5 运输 97.6 摊铺 97.7 碾压 97.8
3、养生和开放交通 9DB41/T 965-2014 II 7.9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 98 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 . 99 现场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10附录A (规范性 附录) RAP取样与试验分析 . 12附录B (资料性 附录)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 14DB41/T 965-2014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公路管理局、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长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长友、张长林 、郝培文 、刘红瑛 、 吴晓东 、 徐金枝 、赵化
4、强。 本标准起草参加人:黄新哲、李强、赵振东、郑向东、唐礼泉、朱玉新、范亚明、郝长征、王宏、 吴桂金、马奎杰、宋子房、 刘芳、宋勇、张继承、邢刚军、张峰、马学勤、赵良迪、炎庆全、王淑美、江浩、周晓华、薛保贵、霍飞、韩劲草、郭晶、李林、扬香英。 DB41/T 965-2014 1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的术语和定义、原路面调查与分析、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与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工程。市政厂区等道路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
5、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凡是未 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厂拌热再生 central plant hot recycling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运至沥青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加热拌制而成的热拌再生混合料铺筑路面的技术。 3.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 ecl
6、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路面材料。 3.3 沥青再生剂 rejuvenating agent 掺加到再生混合料中,用于恢复已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 3.4 再生混合料 recycled mixture 含有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混合料。 3.5 RAP矿料级配 gradation of aggregate in RAP 用抽提法或者燃烧法除去 RAP中的沥青材料得到的矿料级配。 4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DB41/T 965-2014 2 4.1 一般规定 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和评定,为
7、厂拌热再生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1.1 原路面调查的内容应完整,并进行系统分析和准确评价。 4.2 原路面历史信息调查与分析 4.2.1 收集原沥青沥青路面设计、竣工资料等,一般包括原沥青路面交通等级、原路面结构、原材料组成、路况和各结构层配合比等方面资料。 4.2.2 收集原沥青路面运营期间的维修养护详细情况,包括维修段落、维修工艺、维修材料等,并结合施工资料、竣工资料,分析病害成因。 4.3 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 4.3.1 原路面状况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路面状况、路面强度、车辙深度、平整度、路面弯沉 、 原路面结构厚度及类型。 4.3.2 原路面材料取样应符合 JTG F41 相关规定
8、。 4.3.3 对原路面病害原因进行分析,为厂拌热再生设计提供依据。 4.4 交通量调查 4.4.1 交通量调查应符合 JTG F41 的相关规定。 5 材料 5.1 一般规定 5.1.1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 不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AP)应分开堆放,不得混杂,保证材料均匀一致;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新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5.2 沥青 应符合 JTG F40的相关技术要求。 5.3 粗集料 应符合 JTG F40的相关技术要求。 5.4 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且应符合 JTG F40的相关技术要求。 5.5
9、 矿粉 矿粉应干燥、洁净,且应符合 JTG F40的相关技术要求,禁止使用拌和机回收的粉料。 5.6 再生剂 DB41/T 965-2014 3 5.6.1 再生剂的添加量与 RAP 中沥青老化程度有关。当旧沥青路面材料中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小于 25 dmm 时,应考虑采用再生剂进行再生。 5.6.2 再生剂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 再生剂应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和流动性; b) 再生剂应具有很强的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 c) 再生剂应具有一定耐热性以及耐老化性; d) 再生剂的闪点和燃点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e) 应根据 RAP 材料中沥青老化程度、沥青含量、 RAP 掺配比例、再生剂与沥青的配
10、伍性,综合选择再生剂品种。 5.6.3 再生剂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1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再生剂质量要求 检测项目 RA-1 RA-5 RA-25 RA-75 RA-250 试验方法 60黏度/cSt 50175 176 900 901 4500 45011250 12501 37500 T0619 闪点/ 220 T0633 饱和分含量/% 30 T0618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 3 T0619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质量变化/% 4 ,-4 4 ,-4 3 ,-3 3 ,-3 3 ,-3 T0609 或T0610 15密度 实测记录 T0603 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 试样薄膜烘箱试验
11、后黏度/ 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前黏度 5.7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 5.7.1 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 RAP 回收方式,对于不同的回收方式应分别符合 以下要求: a) 采用铣刨机铣刨回收的 RAP 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铣刨前对原有路面应进行彻底清洗,保证 RAP 材料洁净; 2) 同一批次铣刨应保持恒定的铣刨速度,且铣刨鼓内刀头完整,不得缺失; 3) 对于原有道路破碎严重、老化严重以及局部特殊修补的区段,应预先处理掉,之后再统一进行铣刨。 b) 采用机械开挖回收的 RAP 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气温较低时机械开挖应与耙松器结合使用; 2) 机械开挖得到的 RAP,需运输
12、至拌和站之后进行破碎。 5.7.2 RAP 的预处理与堆放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不同 RAP 材料应分别回收、分开堆放、不得混杂;不同来源、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层的 RAP应进行分类储存,堆放过程中应均匀堆放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回收和存放时不得混入基层废料、水泥混凝土废料、杂物、土等杂质; DB41/T 965-2014 4 b) 使用装载机、推土机等机具将一个料堆的 RAP 充分混合,然后用破碎机或其他方式进行破碎,使得 RAP 最大粒径小于热再生混合料最大粒径,不应有超粒径材料。不允许直接使用未经预处理的 RAP 材料; c) 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网尺寸,将处理后的 RA
13、P 筛分成不少于两档的材料,其中最小筛网的孔径不宜超过 10mm; d) RAP 应堆放在预先经过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多雨地区宜采用防雨棚遮盖,禁止用帆布直接覆盖料堆的方式代替大棚; e) RAP 材料应避免长时间堆放料仓中, RAP 料应及时使用。 RAP 堆放高度不宜高于 3m,应根据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量现破现用,避免堆放过久。 5.7.3 RAP 质量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 a) RAP 质量评价试验方法见附录 A。 b) 回收的 RAP 材料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厂拌热再生混合料, RAP 应按照表 2 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c) 对于 SBS 改性沥青 RAP 旧料,宜对
14、 RAP 中矿料 进行集料密度试验; SBS 改性沥青再生沥青的质量控制宜以针入度和延度为主,软化点为辅。 表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RAP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RAP 含水率 实测 见附录A RAP级配 实测 沥青含量 实测 砂当量/% 55 RAP中沥青 基质沥青 针入度/ dmm 20 抽提,JTG E20 60黏度 实测 软化点/ 实测 15延度/ cm 实测 SBS改性沥青 针入度/ dmm 实测 135黏度 实测 软化点/ 实测 15延度/ cm 实测 RAP中粗集料 针片状含量/% 粒径大于 9.5 mm 12 粒径小于 9.5 mm 18 RAP中
15、细集料 棱角性 实测 抽提,JTG E42 SBS改性RAP 中矿料 集料密度 实测 抽提,JTG E42 6 配合比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应以 RAP 中的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 6.1.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一般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若采用其他设计方法设计,应按照本方法进行设计检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DB41/T 965-2014 5 6.1.3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宜按照图 1 步骤进行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参见附录 B。 新料RAP沥青结合料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初步确定 RAP掺加比例依据经验确定新沥青标号
16、确定再生剂种类及用量具体试验估算新沥青用量级配设计初步估选几组沥青用量实测法得到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体积参数VMA 、 VV等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路用性能试验验证完成配合比设计,提交材料品种、矿料级配、 标准配合比、最佳总沥青用量和新沥青用量等合格合格合格再生剂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图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6.2 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确定 应符合 JTG F40 规定的相应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 6.3 RAP掺量确定 6.3.1 采用抽提或燃烧法确定 RAP 矿料级配组成,计算分计筛余;根据对应目标级配计算出目标级配的设计分计筛余,用目标筛余除
17、以 RAP 筛余得出不同的比值,其中最小比值为 RAP 的最大掺量。 6.3.2 根据工程需要、 RAP 特性等,综合本标准 6.3.1 所确定最大掺量,合理选择 RAP 的掺配比例。 6.3.3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最大 RAP 掺量的选择应综合考 虑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及道路所在的气候分区,并应符合 JTG F40 对热拌混合料的相关规定。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最大 RAP 掺量及其适宜的路面结构层位见表 3。 DB41/T 965-2014 6 表3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合理RAP掺量范围及其适宜的路面结构层位 适宜的路面层位 RAP 掺量/% 适用公路等级 上面层 1020 一级公路 上面层 1
18、525 二级公路 上面层 2530 二级以下公路 中面层或下面层 2040 各等级公路 6.4 新沥青标号和再生剂用量选择 6.4.1 根据 RAP 的性质和掺配比例,按照表 4 选择新沥青等级。 表4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沥青选择 建议新沥青等级 RAP掺量/% P30 P=2030 P=1020 沥青选择不需要变化 20 15 10 新沥青标号比正常高半个等级,即针入度10 dmm 2030 1525 1015 根据新旧沥青混合调和法则确定 30 25 15 注:表中的P 代表回收沥青的25针入度 /dmm 6.4.2 需要根据新旧沥青调和法则确定新沥青标号的,按照公式(1)确定新沥青(
19、再生剂)的针入度。 oldnewmixPaPaP lg)1(lglg += (1) 式中: Pmix混合料后沥青的 25 针入度 , dmm; Pnew混合前新沥青的25 针入度 , dmm; PoldRAP中旧沥青的 25 针入度 , dmm; a 新沥青的比例。 6.4.3 根据针入度 Pnew确定新沥青标号。如需新沥青和再生剂配合使用,新沥青与再生剂的掺配比例可按照公式 1 计算。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使用再生剂: a) 计算得到的新沥青标号太高,市场供应存在问题; b) RAP 掺量较大,或 RAP 中旧沥青含量较高。 6.4.4 根据新旧沥青掺配比例和再生剂掺量,进行新旧沥青掺配试验,
20、验证再生沥青标号是否达到目标标号,否则应重新选择沥青或者改变掺配比例。 6.5 矿料合成级配设计 6.5.1 综合 RAP 的老化程度、RAP 矿料级配变异情况及工程实际、沥青混合料类型、拌和设备类型与加热干燥能力、新集料性质、再生层使用层位等,确定新集料与 RAP 掺配比例。 RAP 掺配比例一般不超过 40%。 6.5.2 将粗、细两档 RAP 中矿料分别作为再生混合料中一种矿料与新集料进行合成级配设计。 RAP中级配组成应通过抽提试验或燃烧试验确定。 6.6 新沥青用量估算及其占总沥青用量的比例 6.6.1 参照 JTG F41 所给出计算公式,估算新沥青用量和总沥青用量比例。 DB41
21、/T 965-2014 7 6.7 最佳新沥青用量确定 6.7.1 以估算的新沥青用量为中值,以 0.5 为间隔成型 5 组马歇尔试件,按照 JTG F40 的马歇尔方法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其设计指标应满足表 5 中相关要求。 表5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双面 75 马歇尔试验稳定度/kN 8.0 马歇尔试验流值/mm 1.5 4.0 空隙率/% 3.0 6.0 矿料间隙率 VMA 不小于/% 设计空隙率/% 相应以下最大公称粒径/mm 的最小 VMA 要求 19 16 13 3 11.5 12 12.5 4 12.5 13 13.5 5 13.
22、5 14 14.5 6 14.5 15 15.5 沥青饱和度 VFA/% 5575 6575 7085 6.7.2 对于基质沥青 RAP 厂拌热再生,应采用真空法测定最大理论密度;对于 SBS 改性 RAP 厂拌热再生应采用燃烧炉法回收矿料,测定新旧矿料相关密度,计算得到最大理论密度。 6.7.3 马歇尔试件的制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将 RAP 烘箱加热至 110 135,加热时间不超过 2h,避免 RAP 进一步老化 ; b) 再生混合料最佳拌和 温度与 RAP 掺量有关,根据 RAP 掺量宜参照表 6 确定其 拌和温度,其他RAP 掺量可采用内插法确定 ; c) RAP 预热温度控制为
23、 11013 5 ,新料的加热温度与 RAP 的掺配比例有直接关系,应根据RAP 的掺量进行试拌试验,最终确定新料的加热温度。再生混合料拌和与成型温度,新集料加热温度,宜按照表 6 进行控制,其他 RAP 掺量可根据内插法进行确定。 表6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项目 不同 RAP 掺量的热拌沥青混合料 0% 30% 40% 沥青加热温度/ 155160 RAP 预热温度/ - 110135 新集料加热温度/ 165 170 180 185 190 195 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 155 170 试件成型温度/ 140 150 d) 再生混合料拌和 顺序、拌和时间应符合 JTG F41
24、中相关规定,成型方法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 6.8 配合比设计检验 按照 JTG F40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关规定进行配合比设计检验,路用性能应符合 JTG F40对基质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DB41/T 965-2014 8 7 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厂拌热再生,应选择符合要求的 RAP 和适宜的 RAP 掺配比例 ,混合料应符合 JTG F40 中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要求。 7.1.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分类,按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等进行划分 ,具体可参照 JTG F40 的热拌沥青混合分类。 7.2 RAP回收、预处理与堆放 7.2.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965-2014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 965 2014 公路 沥青路面 厂拌热 再生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