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781-20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pdf
《DB41 T 781-20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781-20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781 20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2013 01 - 28 发布 2013 03 28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781 2013 I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目的和原则2 5 评价依据3 6 评价范围和内容3 7 评价程序3 8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编制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内容与格式 .9 DB41/T
2、781 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瑜、程金虎、王丽霞、吴江峰、雷颖、徐红辉、陈淼。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钱东梅、昝秀荣、许亮、邢璐、赵亚男。 DB41/T 781 2013 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目的和原则、依据、范围和内容、程序、报告书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依据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在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
4、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等做出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2 职业病危害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3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DB41/T 781 2013 2 3.4 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3.5 接触水平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3.6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为三
5、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3.7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3.8 常态生产状况 用人单位依据现有的物质条件、供应条件等保持生产常态化的状况。 3.9 正常生产 劳动者正常从事职业活动,无停工、重大事故发生等现象。 3.10 应急救援设施 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 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4 评价目的和原则 4.1 评价目的
6、4.1.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控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DB41/T 781 2013 3 4.1.2 明确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产生和(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等,分析危害程度及产生的原因,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对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1.3 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健康监护、职
7、业病危害申报等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4.2 评价原则 4.2.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2.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性人为因素的影响。 4.2.3 现状评价工作应在常态生产状况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5 评价依据 5.1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 5.2 GBZ 1、GBZ 2、GBZ 158、GBZ 159、GBZ/T 160、GBZ/T 189 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和标准。 5.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审查文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资料;职业健
8、康监护资料;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6 评价范围和内容 6.1 范围 应包括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全部工作场所,未委托评价的部分应予说明。 6.2 内容 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职业病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建筑卫生学、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 7 评价程序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书编制阶段。具体工作程序参见附录A。 7.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有关资料, 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
9、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参见附录B。 7.2 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核实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7.3 报告书编制阶段 DB41/T 781 2013 4 将所得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对其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结论,最后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报告书内容与格式参见附录C。 8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编制 8.1 总论 8.1.1 评价目的 按4.1的规定编制。 8.1.2 评价依据 按5的规定编制。 8.1.3 评价范围 根据用人单位实际情况,按6.1的规定编制
10、。 8.1.4 评价内容 概述6.2的规定。 8.1.5 评价方法 说明评价过程中应用的评价方法。 8.1.6 评价程序 用文字或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工作的过程。 8.1.7 质量控制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机构对评价活动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8.2 用人单位概况 8.2.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性质、成立时间、地址、年度产值、资产总额、产品设计年产量、产品实际年产量、生产运行状况、人员构成。 8.2.2 地理位置及有关自然条件 简述用人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气象条件,附厂址地理位置图。 8.2.3 厂区平面布置 简要介绍用人单位厂区平面布置情况,附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
11、 8.2.4 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废弃物 包括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的名称、年使用量或产量、用途。 8.2.5 生产工艺 DB41/T 781 2013 5 简要介绍主要生产工艺,并绘制工艺流程图。 8.2.6 生产设备 包括主要生产设备的名称、数量、分布。 8.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8.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评价需要,合理划分若干个评价单元。 8.3.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8.3.2.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8.3.2.2 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8.3.2.3 劳动定员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8.3.3 职业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781-20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781 2013 职业病 危害 现状 评价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