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768.12-2009(2017)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12部分住宅小区.pdf
《DB33 T 768.12-2009(2017)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12部分住宅小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768.12-2009(2017)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12部分住宅小区.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 ICS 13.310 A 90 DB33/T 768.12 2009(2017)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 12 部分 : 住宅小区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art 12: Home community 2009-11-03 发布 2010-01-0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768.12 2009(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3 术语 和 定义 . 1 4 建设原则 . 1 5 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 2 6 工程程序 . 7 7 系统检测 . 7 8 系统验收 . 7 9 运行维护 . 7 DB33/T 768.12 2009(2017) II 前 言 DB33/T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按部分发布,目前分为 13 个部分,以后视实际情况可增补。 第 1 部分: 一般单位重点部位; 第 2 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 第 3 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第 4 部分: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 第 5 部分:公共供水场所; 第 6 部分:供变配电场所; 第 7 部分:燃油供储场所; 第 8 部分:城镇燃气 供储
3、 场所; 第 9 部分:旅馆业; 第 10 部分:学校; 第 11 部分:医院; 第 12 部分:住宅小区; 第 13 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 DB33/T 768 的第 12 部分。 本部分及条款均为推荐性条款; 4.6 表 1 中 “应设”、“宜设”均为推荐性配置要求。 本 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恒通世纪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 位: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三一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天工智
4、能电子有限公司、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浙江省 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宁波市安全技术防范 行业 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岑孟荣、戚国伟、谈春根、黄志刚、陈胜、杨军喜 杨惠丽、樊小刚、叶立军、凌繁荣、黄蔚民、王国强、冯刚强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制性地方标准精简整合的要求(国办发【 2016】 3 号),本标准由强制性地方标准转化为推荐性地方标准,详见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 2017】 5 号。 DB33/T 768.12 2009(2017) 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 12 部分 : 住宅小区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了住宅小区 的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建设 的 技术 要求
5、。 本部分适用于 住宅小区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 、施工、检 验、 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DB33/T 768的 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GB 50348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 GB 50394 入侵
6、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 GB 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 GA/T 72 楼宇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269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 验收规则 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 DB33/T 334 安全防范系统 DB33/T 629(所有部分)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3 术语 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住宅小区 h
7、ome community 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有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居地。 3.2 公共区域 public area 除私人住宅以外的小区周界包围内的空间区域。 3.3 康 乐场所 place of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设置在住宅小区内的锻炼身体、文化娱乐场所,一般包括各类游泳馆、球场、晨练区域、美容美发、图书馆、歌舞厅、网吧、茶室、棋牌房、餐饮等场所。 4 建设原则 DB33/T 768.12 2009(2017) 2 4.1 住宅小区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 建设,应符合国家 法规
8、和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4.2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应纳入住宅小区工程建设 总体规划,并应 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 。 4.3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使用的产品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并经 法定机构 检验、 认证合格或 生产登记批准。 4.4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选用 稳定可靠、成熟先进 和 优化集成 的 技术和设备。 4.5 住宅小区 宜 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和监控中心。 4.6 住宅小区 技术防范 设施基 本配置应符合表 1
9、 的规定。 表 1 住宅小区技术防范设施基本配置 序号 项目 安装区域或覆盖范围 配置要求 1 公共区域安防系统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小区周界围墙、栅栏、护河及其它易攀爬的建筑物或设施等 应设 2 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小区周界 宜设 4 小区出入口 应设 5 楼栋(单元)出入口 宜设 6 一层前厅、电梯厅 宜设 7 电梯轿厢 应设 8 停车场(库)出入口 应设 9 机动车停车场(库)区 宜设 10 非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 应设 11 自行车集中停放区 宜设 12 小区内主要通道及广场 应设 13 小区外围主要通道和区域 应设 14 公园、康乐场所、小区超市等人员活动场所 宜设 15 设备房(机房
10、、配电房、泵房等) 宜设 16 监控中心内部 应设 17 电子巡查系统 小区周界 宜设 18 住宅楼外 宜设 19 住宅楼内(层) 宜设 DB33/T 768.12 2009(2017) 3 表 1 (续 ) 序号 项 目 安装区域或覆盖范围 配置要求 20 公共区域安防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 公园、康乐场所、小区超市等人员活动场所 应设 21 自 行车集中停放区 应设 22 机动车停车场(库)区 应设 23 重要部位(机房、配电房、泵房等) 应设 24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小区车辆出入口 应设 25 停车场(库)出入口 应设 26 住宅安全防范系统 访客(可视)对讲系统 小区出入口 宜设 27
11、 楼栋(单元)出入口 应设 28 监控中心 应设 29 住户入侵报警系统 户内紧急报警(求助)装置 应设 30 户门、阳台及一、二层及顶层住宅窗户 应设 31 住户防火、防燃气泄漏探测 宜设 5 系统的设计与施 工 5.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5.1.1 摄像机的选型、选址与安装 摄像机的选型、选址与安装除应符合 GB 50348、 GB 50395 的 相关要求 , 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公共区域(含正门外)不应出现监控盲区,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宜安装具有转动和变焦放大功能的摄像机或多台摄像机,通过监视屏应能辨别监视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 b) 沿街商铺及小区外围主要通道安装的摄像机,
12、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门外街面或小区外围通道,监控图像应能清楚显示门外街面或小区外围通道上的人员活动情况; c) 小区周界不宜安装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区域,应采用摄像机进行监视。 d) 小区主要出入口的人行 通道、车行通道应分别安装摄像机 , 车行通道应每 个 车道安装 1 台摄像机 ; 每幢住宅楼楼栋出入口、地下车库通向住宅楼的出入口、自行车停车库出入口应安装摄像机 , 监视方向应一致向外 ; 摄像机 应选用固定焦距和方向的彩色摄像机;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监视区域内的人员体貌特征; e) 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
13、镜头 , 应能清楚的辨别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f) 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整个电梯厅,不应有盲区,监控图像应 能清晰显示电梯厅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体貌特征;当楼梯口与电梯厅处在同一区域且通过同一个进出口时,可通过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实施统一监控;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其监控图像应叠加楼层显示,视频信号应该采取防干扰措施; g) 在满足监视目标现场范围的情况下,摄像机安装高度要求:室内离地不宜低于 2.5 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 3.5 m;摄像机安装角度宜减小监控图像俯视程度; 室外摄像机如采用立杆安装,DB33/T 768.12 2009
14、(2017) 4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 h) 摄像机的安装宜避免或 减少逆光对监控图像的影响;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彩色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 10 倍,黑白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 100 倍。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采用补光措施,增设辅助照明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宜高于 5 lx,但最低不低于 3 lx,如环境不宜采用补光措施时,可选用红外摄像机, 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 5.1.2 主要功能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符合 GB
15、50348、 GB 50395 的相关要求 , 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系统应具有图像切换功能,根据系统的配置应能实现控制摄像机镜头、云台等功能; b) 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效果,字符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应在 30 s 以内; c) 系统应具有视频联网接口,联网接口应符合 DB33/T 629 的相关要求; d) 系统宜能够通过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相连,实现远程监视、录像回放、备份及升级; e) 系统应具有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宜具有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跟踪、车牌识别等功能; f) 周界安装摄像机的部位,夜间应有报警灯光联动的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768 122009 2017 安全技术 防范 系统 建设 技术规范 12 部分 住宅小区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34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