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列景观图(图 1和图 2),回答第问题。 【小题 1】图 1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小题 2】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大家共存共荣,共亡共辱。图 2福建永定土楼反映出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A外向 B张扬 C内敛 D开放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地
2、貌的形成原因。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 “南天一柱 ”是海水的侵蚀地貌。选择 A项。 【小题 2】根据土楼的建筑风格可知,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属于一种内敛的特点。选择 C项。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 17,回答问题。 【小题 1】当上面右图中 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 ,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小题 2】关于图 17左图中有关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B 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 J地区农业类型为河谷农业 D K地区植被为热带草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当 a
3、上升是在夏季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反映夏季图中的是 C项。 【小题 2】根据地理位置可知, M是东非高原,虽然是赤道地区,但地形导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所以非地带性分布。 N是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处,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J是阿拉伯半岛,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农业一般是绿洲农业; K位于印度半岛,形成热带草原。正确的是 D项。 读图 16,关于图中河流 A、 B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A A河段河水补给潜水 B B河段淤积严重 C该河由 A流向 B D A河段可见于长江下游 答案: A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河流自西向东流,由B 流向 A。根据图中等
4、潜水位的弯曲可以判断 B 河段两岸潜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所以为潜水补给河流水; A河段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所以为河水补给潜水,该河段下游 A为地上悬河。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图 15是世界上的五个岛屿,关于各岛中气候类型大致相同的是 A 岛与 岛 B 岛与 岛 C 岛与 岛 D 岛与 岛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 岛屿位于西印度群岛; 表示冰岛; 位于地中海; 表示新西兰北岛; 位于北美洲东北部, 岛与 岛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定位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根据经纬度进行准确的世界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主
5、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右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 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 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 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小题 2】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
6、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本题考查产业的区位条件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选择 D项。 【小题 2】本题考查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利用五大湖便捷的水运条件,交通便利。选择 B项。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 13),图中 X、 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米), L为河流。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河流 L的流向为 A从东南流向西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北流向东南 D从西南流向东北 【小题 2】若 X数值为 500米,则图
7、中 A所在地 A海拔高于 500米 B海拔高于 600米 C海拔低于 500米 D海拔低于 400米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结合向标的指向可知。选择 C项。 【小题 2】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应用,根据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的原则, X数值为 500米是大值,所以 A的海拔大于 500米。选择 A项。 读图 12, 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 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
8、板块内部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小题 2】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洋流 D盛行风、地形 【小题 3】 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P是冰岛,其形成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运动,岩浆上涌形成的海岭。选择 D项。 【小题 2】根据等值线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的原则可知,甲地温带比周围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造成得 ;乙比周围气温低是受斯堪的纳维亚山影响,海拔
9、高,气温低。选择 B项。 【小题 3】本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选择 A项。 图 11是一组世界某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风向、地势 C光热、降水 D地形、河流 【小题 2】甲地与乙地气候相比 A甲地温差大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C乙地降水量大 D乙地最热时间比甲地早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甲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条件差;乙位于中亚,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水源缺乏。选择 C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2012 学年 浙江省 温州 联合体 下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