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A晴朗的夜晚出现流星现象 B天体东升西落现象 C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 C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 2425题。 【小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各国,目前人
2、口发展情况与图示 阶段相似的是(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 ) A较高的频率 B较强的组织性 C较长的距离 D较长的时间 答案: B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有计划,有组织的经线。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答案: C “高温、干旱 ”是我国江南地区近几年夏季的主要天气特点。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 B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3、引起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高温干旱天气,即伏旱天气的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反气旋。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中的 E F G分别代表的是 ( )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答案: B 天气现象最复杂多变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答案: A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1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所以
4、本题选择 A选项。 有利于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高层大气 C平流层 D电离层 答案: C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1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 ) A与等压线垂直 B与等压线斜交 C平行于等压线 D呈漩涡状 答案: B 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
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对比最强烈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太平洋西部洋流的影响 答案: A 有关锋面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亦称锋区 B冷气团均在锋面以上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相差不大 D根据锋面的温度 ,分为冷锋和暖锋 答案: A 本题考查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冷气团位于锋面
6、下方;锋面两侧温度、湿度相差很大,根据冷暖气团移动势力强弱,分为冷锋和暖锋。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 A过境后天气转阴 B过境后气压升高 C降水多在锋前 D过境时伴有云雨 答案: D 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张裂地带,常常会形成( ) A巨大山脉 B海岭 C岛弧 D海沟 答案: B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在海洋里形成海岭和大洋中脊。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里主要分布的岩石接成因划分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 C 本题考查了外力作用;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
7、成是因为流水的溶蚀,可溶性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所以岩石的透水性越好,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被溶解,越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桂林分布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图 10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昼 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a、 b、 c三点的地方时为 ( ) A都是 18点 B 6点、 12点、 18点 C都为 6点 D 12点、 18点、 24点 【小题 2】若 C的纬度为 75,则最接近图示昼夜状况的日期是 ( ) A 4月上旬 B 6月中旬 C 9月中旬 D 1月下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
8、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a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00,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所以三地都为 6:00。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图中 C为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说明太阳直射 15S,可能为 1月下旬。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本题考查昼夜温差。晴天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昼夜温差大。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人口身体素质差 答案: A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人口出生率
9、B人口死亡率 C社会生产力 D人口总数 答案: C 下列人口迁移属于 “生态移民 ”的是( ) A清初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的 “闯关东 ” B改革开放以来的 “民工潮 ” C海湾战争造成的伊拉克难民 D汶川地震后滑坡区居民外迁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形式。生态移民属于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移民。汶川地震后滑坡区使环境的人口容量变小,所以居民外迁,属于生态移民。海湾战争造成的伊拉克难民属于国际难民。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读汶川地震参数,回答 23题。 时间 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北京时间) 震中位置 31N, 103E(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震源 33km 震
10、级 里氏 8.0级 【小题 1】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 ) A 13时 B 13时 22分 C 14时 D 15时 34分 【小题 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计算。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分钟。根据103E与北京时间 120E的位置相差 17,时间晚 68分钟。所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 13时 20分。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 33km判断,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温州雁荡山常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2012 学年 浙江省 中学 高一第 一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