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一片草原上昆虫和小鸟构成一个群落 答案: C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 (如图甲 ),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下面 a 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 甲 A.c b B.a c C.a d D.d c 答案: C 以下分别对图中曲线所
2、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A表示 pH与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B B表示一天 24小时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C C表示大气中氧气浓度与植物组织内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 D表示氧气浓度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量的关系 答案: C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 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 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 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 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 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 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 pH升高,则曲线 的顶点上移 答案: D 下列有关 AT
3、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大量产生 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糖类氧化分解时所有的能量转化成 ATP中两个磷酸键的化学能 C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有 ATP生成 D叶肉细胞叶绿体能合成 ATP,为细胞中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 A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人体内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乳酸的生成 丙酮酸的生成 水的生成 二氧化碳的生成 ATP的生成 葡萄糖的分解 丙酮酸的分解 水的分解 A B C D 答案: C 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 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分别是 A 、人体内无 过程 B 、人体内无 过程 C 、人体内
4、无 过程 D 、人体内无 过程 答案: D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有 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 ATP的部位只有叶绿体基质 B在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CO2的固定、蛋白质的合成等生化反应中,一定是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C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在细胞的吸能反应、放能反应和主动运输 Ca+的过程中,能使 的比值增大的是放能反应 答案: D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 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C 段较 AB段 C
5、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CO2浓度下降从 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 D点开始的 FG段 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 CO2的吸收减少 H点 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 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 B C D 答案: C 下图表示 “叶绿体中色素分离 ”纸层析装置 (a一铅笔画线; b一滤液细线 ),正确的是 答案: B 如右图,在图甲装置 A与装置 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 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点处能产生 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适当降低温度, P
6、点将下降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 B的曲线, R点应下移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 B的曲线, Q 点应左移 答案: C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 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答案: C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为葡萄糖,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脱氢后形成 2分子丙酮酸 B F为 CO2, B是固定它的受体,两者结合可再生 A C若 G为 CO2,它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的,可作为 F的来源之一 D若 a为 H,它是由 C分解产生的,可以参与 A、 B、 D、 E的
7、合成 答案: C 图甲是 H2O2酶活性受 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 pH =b时 H2O2分解产生的 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 H2O2的自然分解)。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 pH=a时, e点下移, d点左移 B pH=c时, e点为 0 C温度降低时, e点下移, d点右移 D H2O2量增加时, e点不移, d点左移 答案: B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实验以 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8、 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30 C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温度在 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 10 时的 2倍 答案: C 右图中曲线 a、 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 a运输 B与方式 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 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 a和 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答案: C 下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 a
9、,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 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 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答案: B 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答案: A 豌豆的种子有圆粒的和皱粒的。圆粒和皱粒种子相比,圆粒种子含淀粉多,成熟时能有效地保留水分。而皱粒种子含蔗糖多。在成熟时由于失水而皱缩。上述圆粒种子保留的水分和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 A前者主要是结合水,后者是自由水 B前者主要是自由水,后者是结合水 C两者都主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高级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