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 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不直接相关的是 ( ) A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通过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使呼吸加快 答案: B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A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废物,维持稳态;正确。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在消化道内完成,属于外界环境;错误。 C通过血液运输氧和废物;正确。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使呼吸加快,维持内环境稳态;正确。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
2、海洋生物的进化速度比陆地生物缓慢,其原因是( ) A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新的变异类型不容易被选择出来 B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生物变异类型较少 C海洋生物比陆地上生物低等,多数不进行有性生殖 D海洋中的生存斗争激烈,被淘汰的生物较多 答案: A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 ) 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B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猎豹捕食 斑马 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羊群的数量激增 答案: D 据统计,美洲棉尾兔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 8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 23种。这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在物种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 A变异 B遗传 C
3、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 答案: C 已知人眼的褐色( A)对蓝色( a)是显性 .在一个有 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 3600人,褐眼的有 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 12000人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 A和 a 基因频率分别为 ( ) A.64%和 36% B.36%和 64% C.50%和 50% D.82%和 18% 答案: A 根据题意 AA%=1200030000=40%; Aa%=( 26400-12000) 30000=48%; A%= AA%+ Aa%/2=40%+24%=.64%; a%=1- A%=36%;选 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 1 3,细胞外液约占 2 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答案: A 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环境的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型频 率发生定向改变 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能产生后代,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 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D 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论点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定向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微小的有利变异可以
5、通过遗传得到积累 答案: C 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北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上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 们属不同的物种 C无法判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B 使用农药来防治棉花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答案: B 棉花红铃虫发生变异,方向是不定向的,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而农药对棉红虫
6、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得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定向增加;故选 B。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 织液增多 答案: A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血浆 组织液 肌细胞 B淋巴 血浆 组织液 肌细胞 C血浆 淋巴 组织液 肌细胞 D淋巴 组织液 肌细胞 答案: A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A 地理隔离
7、 基因突变 物种形成 B 地理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 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 C 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 D 地理隔离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 答案: D 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因为流感病毒已经产生了高度的抗药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这种抗药性的产生合理的解释是( ) A流感病毒的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B病毒对疫苗产生了定向变异 C疫苗对病毒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D流感疫苗诱发病毒产生突变 答案: C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单链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再疫苗对病毒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因此流感病毒已经产生了高度的抗药性;故选 C。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
8、各种结构示意图, a、 b、 c、 d表示的是结构, 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进入 a、 b、 d B 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 C图中 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 D 组成了体液,其中 构成了内环境 答案: B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绝对不变 答案: D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 “内环境 ”的是 ( ) A胃内的蛋白酶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答案: C 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 A组织
9、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 答案: B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B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B抗体、血红蛋白、胰岛素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 D人体要维持稳态,需要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 答案: B 多细胞生物的体液包括 ( )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
10、液 消化液 A B C D 答案: C 生产上培养无籽西瓜、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杂交手段培育抗倒伏又抗锈病小麦的原理依次是( )( 1)基因突变 ( 2)染色体变异 ( 3)基因重组 A( 1)( 2)( 3) B( 2)( 1)( 3) C( 2)( 3)( 1) D( 3)( 2)( 1) 答案: B 生产上培养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利用杂交手段培育抗倒伏又抗锈病小麦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 B。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 TT的个体占 49%, Tt的个体占 42%, tt的个体占9%。 T基因和 t基因的基因频率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厦门 中高 10 月份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