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答案: B 图 12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 31 32题。 【小题 1】 1650 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农业结构复杂 C经历了移民开垦 D注重生态保护 【小题 2】进入 20世纪以后,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1980年以后,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时会有臭氧耗损,臭
2、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洞较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冬天比北极地区寒冷所致。据此回答 33 34题。 【小题 1】南极发生臭氧洞的时间集中在 A 3 6月 B 6 9月 C 9 12月 D 12 3月 【小题 2】南北极地区气温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下垫面 B海水温度 C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 D太阳辐射强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半球的冬季时间为 6-7-8月,则南半球的春季为 9-10-11月。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南极地表为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北极附近为北冰洋,比热容大。
3、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根据图 13中信息判断,该图的图例中示意煤炭资源的是 答案: B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煤炭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该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 36-38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 平均亩产 粮食 总产量 198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 kg 1995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亿 kg 【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A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投入劳动力减少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水旱灾害频发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小题 2】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热带雨林滥伐 D气候异常 【小题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的危害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 D土地肥力下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根据表格内容显示,该地虽然耕地面积扩大,但是植被覆盖率降低,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 2】通过表格数据分析,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加,
5、土壤肥力降低,所以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阅读材料,回答 3941 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 18 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 1 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40。近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 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 l 3。 材料二: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图 14)。 【小题 1】近些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 B农业结构调整 C生态退耕 D建设用地增加 【小题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
6、,其 直接原因是 过度抽取地下水 草场普遍超载 人口的不断增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 B C D 【小题 3】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中,煤炭的比重从 l990年的 76 2降至 2007年的 67。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至 2007年,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7、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电能的比重最大 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责任中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读图 l5,回答 43 44题。 【小题 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 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小题 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我国酸雨主要分
8、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锐减图中主要变现在西南山区,水体污染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森林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能够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图 16示意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近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答案: A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主要目的是促进公民节约用水。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地处渤海之
9、滨的河北省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 “成长 ”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 1 68米。据此回答 4647 题。 【小题 1】河北沧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加剧土壤盐碱化 D导致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小题 2】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工业 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水漏斗区 C向地下灌人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向地下水漏斗区灌水泥,防止沉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10、【小题 1】超采地下水,产生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漏斗容易产生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治理。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水漏斗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该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我国四省区的危害程度 (“+”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回答 4850 题。 【小题 1】甲类环境问题和丙类环境问题分别是 寒潮 酸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A B C D 【小题 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 森林覆盖率高 距冬季风源地远 降水充沛 纬度位置优越 A B C D
11、 【小题 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改进种植制度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甲问题在山西最为严重,可能是水土流失;乙问题在广东、四川基本没有,代表的是寒潮;丙问题在新疆最为严重,代表的是土地荒漠化;丁问题主要在南方地区,可能是酸雨。符合的是 D。 【小题 2】寒潮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纬度位置优越、距冬季风源地远。 【小题 3】为治理酸雨,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读图 11,回答 2830 题。 【小题 1】与 Q地相比,
12、P地 A年大风日数多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小题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保护铁路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小题 3】图中山脉为 A祁连山 B贺兰山 C太行山 D六盘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图示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图中山脉为贺兰山,平原为宁夏平原,P地距离海洋距离较 Q地近,处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能形成地形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削弱风力,防止风沙对铁路的侵袭。主要的生态功能是削弱风力。所以本题选择
13、 A选项。 【小题 3】图中山脉为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据此回答 26 27题。 【小题 1】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小题 2】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含磷洗衣粉会 A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B腐蚀下水道 C引起白色污染 D刺激皮肤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问题。废旧电池中的汞、镉等重金属污染严重
14、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需要集中处理。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含磷洗衣粉的使用能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域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生态问题。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读图 l0,回答 24 25题。 【小题 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 2】图示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森林破坏 C土地荒漠化 D地面沉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主要补给水源为山地冰川融化。与古代相比,当代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时令河夏
15、季流量大,冬季下游可能断流,所以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导致下游地区荒漠化。 【小题 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读图 1,回答 23 题。 【 小题 1】 、 、 、 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小题 2】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 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 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 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地震持续的时间段,持续几秒时间,所以 为地震,火山喷发能够持续几小
16、时,干旱的持续时间最长,能够持续几年。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地震和火山往往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洪涝灾害可以预报和监测,主要造成经济损失;干旱的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 2,回答 4 5题。 【小题 1】与其他地区相比, 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小题 2】 、 、 、 四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图示,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崎岖,夏季多暴雨,所以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河北省 石家庄市 高二第 一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