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 单选题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答案: C 我国以 2010年 11月 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 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回答问题。 【小题 1】早在 1957年
2、马寅初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这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 “复制 ” 【小题 2】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小题 3】在新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红利、破解老龄化社会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了。统筹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必须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重视真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3、求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2010年 10月 1日 ,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开始了月球之旅。 26日控制中心对嫦娥二号卫星实施了降轨控制,卫星成功进入了远月点 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试验轨道, 27日开始对月球虹湾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为 “嫦娥三号 ”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回答问题。 【小题 1】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 “嫦娥奔月 ”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 “嫦娥奔月 ”的美好神话 A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它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 C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D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4、 【小题 2】 “月有阳晴圆缺,人在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小题 3】从 “万户飞天 ”到嫦娥卫星奔月跨越近六个世纪。 “人类探索月球的步子越走越远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 B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C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无限的 【小题 4】嫦娥二号卫星对月球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月球表面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眼前。这表明 仪器设备能延伸人的某些功能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
5、的认识总是具有局限性 认识具有反复 性 A B C D 【小题 5】下图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 “月 ”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从哲学上看,这一标志的创作说明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 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A 【小题 5】 D 2010年 10月 10日,杭州的婚姻登记处被新人们挤爆,他们送给自己的爱情婚姻 “十全十美 ”的祝福。其实,将爱情婚姻的命运同登记日期相联系是不足取的
6、,其哲学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答案: A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一蚀。五十六子月亦一蚀。蚀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 ”下列观点与材料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 “道法自然 ” B “因果报应 ”“生死轮回 ” C “天行有常 ” D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答案: D 许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
7、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 也不会全军覆没。但股神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集中精力小心看好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 B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C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投资行为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观念 答案: A 在学校、网吧等公众场合的计算机内,安装 “绿坝 -花季护航 ”过滤软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起网民热烈争议。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答案: B 庄子 齐物论提出 “齐是非 ”和 “是非莫辩 ”的思想。庄子说
8、: “我和你辩论,你胜 了我,我果真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 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 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确认了 A世界上不存在正确的认识 B人们的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C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幅对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认识自然先于改造自然 认识以实证和猜测为基础 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9、 A B C D 答案: C 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一款 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 ,而小李花 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 “节能 ”。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选择性 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答案: B 右边漫画一根头发反映的哲理有 A事物的质变表现为新陈代谢 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答案: C 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
10、接而变化起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答案: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答案: D 宋有富人 ,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 ,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唯物主义的态度 唯心主义的态度 客观的看待事物 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 B C D 答案: B
11、右边漫画 “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 便无笼 ” 的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C 庄子认为,要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 “畸于人而侔于天 ”的境界。荀子则主张 “制天命而用之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 答案: C 目前,我国的城市青少年所用手机功能越来越完善。在手机上可以上网玩魔兽世界梦
12、幻西游网络偷菜等游戏。可一些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一些意志薄弱、 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把虚拟想象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身 心健康和学业的发展。这说明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人的思想和行动有重大影响 把虚拟世界当作客观世界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青少年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A B C D 答案: B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志为转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答案: A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能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浙江省 杭州 中高 上学 期期 政治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