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答案: ABD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最重要区别是( ) A原料不同 B能源不同 C碳源不同 D产物不同 答案: B 图 4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 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
2、酶量的关系 答案: D 下列细胞器中,均不含有胸腺嘧啶和磷脂的是( ) A细胞核、核糖体 B线粒体、中心体 C叶绿体、液泡 D核糖体、中心体 答案: D 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 “N”量,可以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物质在该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淀粉 答案: A 胰蛋白酶在高温下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胰蛋白酶的 (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答案: C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 4条色素带,其中位于最下面和最上面的色素带分别是 A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B叶黄素与叶绿素 a C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 D叶绿素 b与胡萝卜
3、素 答案: D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先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 pH值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答案: C 运动员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后,由于大量排汗而外排了过多的钙盐,发生下肢肌肉 “抽筋 ”,这一事实说明了无机盐的哪项功能 ( ) A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答案: C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
4、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答案: C 下列关于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 B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组成多糖的单糖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答案: A 下列关于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溶液可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 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答案: ABC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壁是细
5、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答案: BCD 右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 A 代表清水, B、 C 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 H1、 H2 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 B的浓度大于 C的浓度 B图(二)中 A中水分子扩散到 C的速率大于 C中水分子扩散到 A的速率 C图(一)中 A中水分子扩散到 B的速率大于 A中水分子扩散到 C的速率 D图(二)中 A中水分子扩散到 B的
6、速率等于 B中水分子扩散到 A的速率 答案: ACD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结构或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或结构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A 线粒体 健那绿 红色 B DNA 甲基绿 绿色 C 葡萄糖 斐林试剂 蓝色 D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答案: BD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 2mL3% H2O2 1mL过氧化氢酶 保温 5分钟 对照组: 2mL3%H2O2 1mL蒸馏水 保温 5分钟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 2mL3%可溶性淀粉 1mL新鲜唾液 保温 5分钟
7、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对照组: 2mL3%蔗糖 1mL新鲜唾液 保温 5分钟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 2mL新鲜唾液碘液 每隔 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 10 ,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的 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先加入 2mL3%可溶性淀粉液, pH已调节催化活性 至不同值,再加入 1mL与可溶性淀粉液对应 pH值的新鲜唾液,适宜温度保持 5 分钟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答案: BD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实验以 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
8、析不正确的有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30 C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20 的 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温度在 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 100C时的 2倍 答案: ABD 下列图形中曲线能表示 ( ) A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 B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C表示反应物的浓度与酶的催化反应速率的关系 D表示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的关系 答案: BCD 现有一瓶葡萄糖液
9、,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 CO2 的体积与吸收 O2 的体积比为 5: 4,这是因为( ) A有 1 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 4 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 4 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 3 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C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 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C3化合物与 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化合物增多、 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 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 C5化合物增多 B.C3化合物减少、 C5化合物减少 答案: C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10、 A脱氧核苷酸 B DNA C脱氧核糖 D碱基 答案: B 细胞中的一种化合物中氢原子是氧原子的 2倍 ,这种化合物很可能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核酸 答案: C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红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 ,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 ,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液与 B液要混合均匀后 ,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且必须现混现用 答案: B 已知 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 n条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广东省 梅州市 曾宪梓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