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测化学试题.doc
《绍兴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测化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测化学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绍兴一中 2009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 2009年 10月 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 2009年物理诺贝尔奖授予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表彰他在 “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 ”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 A Si B SiO2 C H2SiO3 D Na2SiO3 答案: B 草酸晶体( 2C2O4 2H2O)受热易分解: 将分解产物先通过干燥的冷的烧杯(发现产生水珠); 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甲、乙同学认为草 酸晶 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甲: H2C2O4 2H2O H2+2CO2+2H2O 乙: H2
2、C2O4 2H2O CO+CO2+3H2O为判断甲、乙何者正确,在 之后还需补做的实验为 ( ) A再验证剩余气体是否可燃及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B将剩余气体还原热的 CuO粉末,观察固体颜色的变化 C将剩余气体通入溴水中,看溴水是否褪色 D将剩余气体干燥后燃烧,再用无水硫酸铜检验燃烧产物 答案: D 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 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 价 A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 2C6H5O-+CO2+H2O2C6H
3、5OH+CO32- 正确 C NaHSO3的水解 HSO3-+H2O SO32-+H3O+ 错误,水解方程式误 写成电离方程式 D 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 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Br2+4Cl- 错误,离子方程式中 Fe2+与 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式不符 答案: C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 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a2O2只作氧化剂 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
4、产物 C O2是还原产物 D 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 8 mol电子转移 答案: B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 10 L的密闭容器中, 1 mol X和 1 mol Y进行反应: 2 X( g) +Y( g); =Z( g),经 60 s达到平衡,生成 0 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容器体积变为 20 L, 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1 2 B以 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 00l mol( L s)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 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 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 H0 答案: B 下表是 X、 Y、 Z三种元素单质的某些性质: 元素 熔
5、点 沸点 与水的反应 导电性 X 一 209 9 195 8 不反应 不导电 Y 一 219 6 一 188 1 形成酸性溶液 不导电 Z 180 5 1347 形成碱性溶液 导电 若 X、 Y、 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 ) A X、 Y、 Z B Z、 X、 Y C Y、 X、 Z D Z、 Y、 X 答案: B 某有机样品 3 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 7 1g,经过滤得到 l0 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 ) A乙烯 B乙醛 C乙酸 D乙二醇 答案: 在 1 LK2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
6、 c( SO42-) =2 0 mol 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 4 L(标况)气体,则原溶液中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2 0 mol L-1 B 1 5 mol L-1 C 1 0mol L-1 D 0 5 mol L-1 答案: A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离子 答案: A
7、等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到 80 ,忽略水的蒸发,溶液的 pH不变的是( ) A Na2CO3 B NaOH C Na2SO4 D H2SO4 答案: D 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pH=1的溶液中: Fe2+、 A13+、 Cl-、 MnO4- B能与金属铝 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 K+、 NO3-、 Cl-、 NH4+ C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Na+、 Cl-、 S2-、 SO32- D含有大量 H+的无色溶液中: Na+、 Cu2+、 A1O2-、 SiO2- 答案: C 化学新教材中,常借助于图像,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
8、。下列有关化学图像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 ( )答案: B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 ( ) A不使用含碳能源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大力开发氢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 A 关于非金属元素 Cl、 Si、 S、 N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通常情况下其单质均为气体 B其单质均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C都有相应的含氧酸 D每种元素仪存在一种氧化物 答案: C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粒子 之间的三种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的品体中: Na2O2 CO2 金刚石 NaCl 白磷,含有上述两种作用力的是 ( ) A B C D 答案:
9、 A 右图曲线 a和 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 L B 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早中性 C曲线 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丁本实验的指示剂 答案: B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A 71 g氯气被 还原得到的电子数为 2NA B 100 mL l mol 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 CO32-数为 0 1NA C标准状况下, 2 24 L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0 6 NA D用含有少量锌、铁、银等杂质的粗铜作阳极电解精炼,当阴极析出 64 g金属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小于 2
10、NA 答案: A HgCl2的稀溶液可用作消毒剂。已知 HgCl2的熔点是 277 ,熔融状态的 HgCl2不能导电, 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gCl2不属于分子晶体 B HgCl2属于离子晶体 C HgCl2不属于电解质 D HgCl2属于弱电解质 答案: D 肉毒碱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氨基酸类物质,又名维生素 Bt,是一种类维生素。 1927年测定了它的结构, 1958年发现其能促进脂肪代谢, 1985年被指定为 “多功能营养品 ”。下列有关肉毒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肉毒碱的分子式为: C7H15NO3 B肉毒碱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不能与盐
11、酸反应 C一定条件下肉毒碱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D H核磁共振谱( 1H-NMR)证明分子中的 3个甲基上的氢属等效氢 答案: B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 Cu+2Fe3+ 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B C D 电极材料 Cu、 Zn Cu、 Ag Cu、 C Fe、 Zn 电解液 FeCl3 Fe2( SO4) 3 Fe( NO3) 2 CuSO4 答案: B 实验题 ( 10分)在化学实验中分液漏斗有诸多刚途,请按要求回答: I、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从所示的分液漏斗中将下层液体 放出的操作步骤为: ; 旋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到一个烧杯里,当下层液
12、体 全部流出活塞的细孔时, ; 从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旋开活塞,将留在颈部的下层液体放出到盛接下层液体的 烧杯里。 II、用烧杯、分液漏斗、导管和铁架台组装了一套制取 NO气 体的简易发生装置,如图 25 2所示。该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 是 。 III、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操作步骤: 如图 25 3所示,向分液漏斗 C加入约 20mL的浓氨水,用连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塞住上口; 放在 B装置中,用 70 的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迅速将迮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拔山,塞上插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如图 25 4),用注射器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蒸 馏水,打开旋塞,形成喷泉。 ( 1)为判断氨气已
13、经收集满,需要 A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是 。 ( 2)图 25 4中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 答案:( 10分) I 取下漏斗口上的塞子。( 2分) 及时关闭活塞( 2分) 实现随开随关;控制 NO的产生量,以减少污染( 2分) ( 1)滴有酚酞的水溶液( 2分) ( 2) C中 NH3溶于水, C内压强迅速减小,外面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分液漏斗,形成喷泉。( 2分) 填空题 ( 10分)饱和亚硫酸溶液的 pKa(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即 pKa=-lgKa)数据如下: ( 1)比较 H2SO3的 Ka1和 HSO3-的 Ka2, Ka1 Ka2(填 ”、 “c( HSO3-) c( SO32-)
14、c( H2SO3),则c( H+) c( OH-) 当 V=a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c( K+) =2c( SO32-) +c( HSO3-);当 V=b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c( K+) =c( SO32-) +c( HSO3-) +c( H2SO3);则 a b。 ( 4)已知 25 时, Ksp( BaSO4) =110-10,将 0 1 gBaSO4沉淀,分别用 100mL蒸馏水和 100mL 0 01mo1 L-1H2SO4溶液洗涤,两种洗涤方法中 BaSO4沉淀的损耗量之比为 . 答案:( 10分) ( 1) ( 2分) ( 2) ,( 2分) (
15、2分) ( 4) 1000( 2分)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 pH专题 分析:( 1)根据 pKa为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即 pKa=-lgKa,则 pKa越小,电离平衡常数 Ka越大; ( 2)根据 pKa越小,电离平衡常数 Ka越大,则对应酸的酸性就强,利用酸越弱则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来分析; ( 3) V=10mL,溶液中的溶质为 NaHSO3,由 c( HSO3-) c( SO32-) c( H2SO3),可知 HSO3-的电离大于其水解来分析; V=a mL时由 c( K+) =2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绍兴 一中 2009 2010 学年 第一 学期 期末 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