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阳恩溢学校2008—2009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doc
《广东潮阳恩溢学校2008—2009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潮阳恩溢学校2008—2009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潮阳恩溢学校 20082009 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选择题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隼 丁 沓牵 骸 怨椤啊舛尾牧细嫠呶颐撬 袢 妨系闹匾 绞绞牵 ) A考古发掘 B文献查阅 C道听途说 D实地调查 答案: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这一现象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国对外贸易繁荣 C
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观察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答案: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 “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材料中 “针盘 ”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工
3、业革命 答案: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 “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这说明(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设性的 方式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 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图 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 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C图 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 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答案: 据欧洲家庭史
4、记载,在 19世纪的西欧, “父母 -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 “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 ”, “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 B C D 答案: 布罗代尔写道: “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 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 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 ”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这一历史叙述不吻合
5、的是( ) A英国工业化的天然市场只是在英国农村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C农业的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D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是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 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 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 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答案: 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 “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的观
6、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全球通史中指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货款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 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表明( )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金融资本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明清时期,
7、中国经济领域已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主要表现有 ( )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自由劳动力增多 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新的科技发明日新月异 A B C D 答案: 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它几个的是( )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 序)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
8、途者,皆本也。 答案: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 “杵油须壮有力者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答案: 图中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原始时代我国的民居建筑技术基本成熟 B原始时代人民就已经学会建筑房屋 C由游牧过渡到农耕定居 D原始农业出现 半坡居民的房子复原图 答案: 在我国古代, “六畜 ”常与 “五谷 ”相提并论,祈盼 “五谷丰登 ”和 “六畜兴旺 ”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
9、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 “男耕女织 ”式的经营方式 学科网 答案: 以下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几个场景。你认为这四项中可能真实的是 他在 公元前 343年发生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 50亩土地 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 B C D 答案: 公元前 200年汉高祖下令,凡 “民产子,可免除二年徭役 ”。 唐贞观初年规定, “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
10、,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 ”明朝初年,政府鼓励早婚,同时把人口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标准。以上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有 ( ) 长期战争造成人口锐减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劳动力是财富的源泉 劳动人口是国家兵力、徭役和税收的主要承担着 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 B C D 答案: 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 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 1223万余户 ,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 ,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
11、数的 77.5 ,南方占 22.5;按元丰三年( 1082年)之户数,北方约占 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答案: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 答案: B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在祀在戎 ”,祀是祭祀,戎是战争,可以判断。 陆游杂赋诗写道: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从这句诗中,
12、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答案: 据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介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买卖来,日子一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 “商人 ”,称他们的职业为 “商业 ”。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应该兴起于商周时期。该推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答案: 某电视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潮阳 学校 2008 2009 学年度 一年级 期中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