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论语 八佾记录孔子的话: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荀子说: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 ”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周监于二代 ”中的 “二代 ”是指夏商两代 “吾从周 ”指孔子尊崇周礼 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大意是说:周礼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完备啊?我遵从周礼,因此 正确,题干认为周
2、礼丰富完备,而不是夏商政治文化完备,故 错误;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 ”可以看出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故 正确,因此答案:为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 ,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
3、信息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联系所学可知,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都是这一新经济因素发展的产物,故 B项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2012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 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 轮改革。 “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 ”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
4、断深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 ”指的是南方谈话,结合所学可知, 1980年经济特区开始建立,在南方谈话之前,因此 A项符合题意,故选 A;结合所学可知 BCD项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方谈话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 “包产到户 ”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念 全国 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
5、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80年 9月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 “包产到户 ”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念,在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 “包产到户 ”等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1987年,全国 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因此答案:为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1872年申报报道: “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 (di xi小步走路 )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 日甚一日,奠
6、能禁止。 ”对该报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B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C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 D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 D 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项;从题干信息可知 ABC项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费尔南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 “( 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 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
7、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 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D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 ”的信息,结合题干时间 19世纪上半期,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在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故 D项正确; AC项与 题干信息无关,
8、B项必然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 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 置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
9、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 A项错误;印度的纺织技术仍是传统的手工业技术,不是近代工业技术,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故 C项错误;结合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故 D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阅读下图,其叙述正确的是: 图示国家被称为 “福利国家 ”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A B C D 答案
10、: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信息可知,欧美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结合所学可知 项正确,故C项正确;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较高的社会福利会打击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 错误,排 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 五百多年前,欧洲一批航海家开始了冒险的新航路开辟,而今天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欧洲的联赛赛场,他们登陆首选的落脚点是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简称西甲) ,那么从历史渊源上看,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联赛水平高,同时上缴税费额度最低,使自身特长和收入
11、得到最大体现 B西班牙一直都尊重美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主权完整,赢得美洲人的好感与向往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今,两地形成共同语言、信仰等,登陆西甲可以减少很多障碍 D西班牙距离美洲最近,同时西班牙又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登陆西甲是最大的荣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分析,由于美洲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这些地区同西班牙一样,有共同的语言、信仰等,故 C项正确; A项不是历史渊源的角度,排除; B项明显错误,排除;中国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故 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
12、、 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 B计划指导 C减耕减产 D以工代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联系所学可知,实行美元贬值可以增强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刺激出
13、口,符合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故 A项正确; BCD项与国际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 “二战后 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 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 。 ”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B “混合经济 ”逐渐出现并发展 C缩小 “福利国家 ”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D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政治、社
14、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而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表现之一就是发展 “混合经济 ”,故 B项正确, C项错误; A项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项是在 19世纪晚期,与题干事件不符,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混合经济 1921年 4月 21日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 “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和小生产 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这表明苏俄: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开始农业集体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
15、中时间 “1921年 4月 ”,和 “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的信息可以看出,苏俄要实施新经济政策,而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 C项正确; AD 项与题干时间和信息不符,而且 D项与发展资本主义无关,排除; B项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项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据报道, 2010年 4月 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 2 77提高到 4 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 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
16、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 C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视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 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项 “实现了 ”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B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题干中 “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 2 77提高到 4 42 ”的信息可以看出世界银行股金份额认缴的数额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关,故 C项正确;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认缴股金份额的多少,故D项错误,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
17、立 世界银行 与下图所示德国疆域相符的时间是: A 1936年 3月 1937年 2月 B 1938年 9月 1939年 2月 C 1937年 3月 1938年 9月 D 1939年 3月 1939年 9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 “维也纳 ”是奥地利的首都,从图中可以看出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已经进入德国的版图,而捷克斯洛伐克仍是独立主权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8年 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1938年 9月,通过慕尼黑阴谋,德国占据了苏台德地区, 1939年 3月,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故 B项正确。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
18、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北史 苏绰传: “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 若有游手 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 ” 的信息可以看出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故 B项正确
19、。 A项不是题干信息的主旨,故排除; C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 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发展 后汉书有载:(工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古代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
20、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的信息可知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当时已有铁犁牛耕,故 AC排除;从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 ”的信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 D项排除;农作物种类较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 关于下面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都在冷战背景下召开 都有亚非拉国家参与 都强调在 “和平共处原则 ”下发展国际关系 都主张在两极格局中保 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 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解,发展了关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万隆
21、会议召开于 1955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于 60年代,他们都在冷战背景下召开,都强调在 “和平共处原则 ”下发展国际关系,故 项符合事实,排除;万隆会议时亚非国家参加的会议,不结盟运动主张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没有参加不结盟运动会议,故 项错误,符合题意,故 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旧唐书 元万顷传记载: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 北门学士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此举提高了行政效率 B使宰相职责更明确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
22、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 ”的信息可以看出北门学士分割了宰相的决策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 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的集权措施 下列有关新疆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元代,理藩院曾负责其行政、兵刑、宗教事务 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是英、俄、德列强在中国重点扩张的对象 C在收复伊犁过程中,左宗棠确定了 “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的策略 D新中国成立后,是最早设立自治区的省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 桐乡 第一 中学 四校高三 上期 期中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