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知识理论一书的序言指出: “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指出了历史的过去性特点 B历史研究须有正确理论指导 C历史对现实具有借鉴作用 D强调了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观点认为过去的事只有融化于现实中,才不会真正成为过去;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历史 历史的作用 历史对现实具有借鉴作用 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 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说时曾回忆童年:那
2、时我就四五岁,已经可以帮家里干活了,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 菜粥。力气还是小啊,不小心摔倒了, 泼掉的只是汤水,米和菜还在桶底沉着呢。莫言为我们描述的童年往事折射出( ) A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萧条状况 B三大改造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C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D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 “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 57岁) ”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莫言四五岁的时候是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材料 “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 ”可以看出这是人民公社运动的带来的影响。所
3、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 “个体企业 ”,同时规定 “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人 ”,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允许开办 “个人企业 ”,说明对个体所有制的认可,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项正确。A项, “开
4、始改变 ”无法从材料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 21世纪初, B项错误; D项, “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所有制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 “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城邦公民的平等,故 A项是正确的;材料中反映城
5、邦对战士的死后的一种礼遇,没有体现出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故 B项不符合题意;不写明家世体现了要否定家族和血缘在城邦中的作用,故 C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平等 公元前 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 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明确了法官在处理贪污受贿案件的基本程序,所选取的陪审员必须是有一定财产的,所以不能说照搬
6、了希腊的司法制度,材料只是对个例进行了规定,不能以偏概全说其是罗马法完备的标志,该法与罗马的政体无关,所以 A、 B、 C错误,所以选 D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人的法律 陪审制的产生及影响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内容表明议会在国家居于中心地位,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实际情况不符合。 B项内容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责任内
7、阁形成前的特点。 C项与法国相似,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 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 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在君主立宪制下,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仍然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规定,没有国王的印章的文件是不合法的,因此,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
8、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这体现了英国宪法至上的施政理念。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宪政制度确立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 “英国 西欧:比利时、法国 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 东欧:俄国 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 为什么不是美国 法国 西班牙、葡萄牙 呢 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 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是地中海太宽了吗 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 ”这段话的含义是( )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9、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代议制民主是 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说明作者认为地缘因素不是影响工业革命传播的主要因素,排除 A, B与题干不符; C没有体现; “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 ”根据所学,美国虽然远离欧洲,但较早开展工业革命是因为具备了相应的政治、经济等条件。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
10、的证据是( ) 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表现,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排除含有 的选项,答案:选 A。 考点:新 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次演说中说: “ 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
11、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 ”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 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 B联邦储 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 D政府应该扩大权限,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 ”中可以看出
12、ABC都符合题意; D项材料中则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 1937年比 1913年分别增长 1%、 10.4%、19.4%、 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 750%,到 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其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 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经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苏联出现 “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
13、750%,到 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 ”的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积极作用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两者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俄国
14、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邓小平同志指出: “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崛起( ) A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C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D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乡镇企业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一项伟大举措。乡镇企业的 发展,可以安置了大 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地就业的机会,也增加了收入,农村面 貌也得到巨大改变,乡镇企业还支援了农业的
15、发展。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乡镇企业的作用 毛泽东曾说: “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 ( 他们 )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 ,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 ,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中国当时正处于(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解读,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毛泽东对国民大革命人物的阐述,地主阶级是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基础,推翻封建势力和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另由材料中 “国民革命 ”可知毛
16、泽东所说的背景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期,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 ;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 恩宠。 ”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在实际运作中,君主可以根据其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
17、这导致出现王权争夺的现象不断出现。 A 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材料评价的是宗法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排除 D;材料中没有提到具体的年代,故 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 “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 ”,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 A老庄道家的 “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 B孔孟儒家的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 C韩非法家的 “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 D墨家的 “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家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提
18、倡无为,崇尚自然山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 “天人合一 ”的关系。而庄子更是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因此选 A。 BCD的主张 都带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C
19、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中可以看出,此段材料强调重农抑商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 “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 ”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 )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小农经济开始
20、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每个王朝承平时期,社会安定,广大农民都安心农事,过着自给自足田园生活。而及至中叶,随着统治阶级之腐败,赋税日重,徭役繁杂, 农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背井离乡,形成庞大流民阶层,涌向城市,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结合材料中 “明代 ”的时间信息, A、 C项材料中未体现, B项 “开始 ”说法有误。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宁夏 银川市 回民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