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 “制度化 ”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 “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 “象征化 ”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指出: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 “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 “象征化 ”的状态。这种状况是由嫡长子继承制 “立长不立贤 ”的弊端造成的,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大卫科兹写道: “我们已经看到,早在 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 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 ”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 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指出: “早在 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 ”、 “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社会主
3、义观念的扭曲。故选 D。 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美国学者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C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D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但在冷战格局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在国 际上
4、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它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B项正是基于对冷战的恐惧而 “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 ”。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 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
5、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答案: B 试题分析:列宁认为:在政治上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 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
6、人的生活目标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认为美国和巴西不同的经济模式导致两国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差异, A、 C、 D均不符合题意;由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苏联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评价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
7、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观察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 1801-1831年,工矿建筑业的收入大幅增加,反映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议会改革势在必行。故选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 “高明 ”的共同之处是 A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维新变法的相同点。联系史实可知,文
8、艺复兴运动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而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则借助中国的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由此可见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特点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 “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 的一环。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 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 “万物之灵 ” C进
9、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 “尊贵 ” 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论。材料大意是说人类本来是高贵的,地位仅次于天使,但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宇宙中有机生命发展中的一环。原因是基于进化论论证了生物平等进化的结论,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生物学 的发展 进化论 深圳市于 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 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
10、立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答案: D 试题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年,深圳市试行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也并不能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历史舞台和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A、 B、 C均不正确,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李敖在纠对 “五四 ”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 “岔路 ”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
11、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序幕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答案: C 试题分析:胡适 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希望通过单纯的文化运动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政治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 “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对
12、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实现救亡图存,故 “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 ”;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科技,而不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失败,故又 “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民 主共和 D民
13、为邦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潮。明清之际产生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顾炎武认为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君主治理国家,不能一人独治,独治会用严苛的刑法,而君臣共治则会使法律废弃不用。由此可见,顾炎武反对 “独治 ”,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B项符合题意; A与材料不符; 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D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是先秦的儒学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综合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尔逊 1916年 5月 16日致信豪斯: “假
14、如我们提出和平建议,它将遵循下列条件: 2 )一个普遍的联盟,宗旨是维护海上自由和防止任何因为 A)违背条约的或 B)没有警告及全面要求而开始的战争, 这是一个对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实质性的保证。 ” 查尔斯 西摩编:豪斯上校秘录第二卷从中立到参战,19151917 伦敦 材料二 1941年 8月,罗斯福指出: “将来有重建国联那种组织的可能性,但为时尚早;即使这种组织重新建立起来,处理安全问题时也无法充分利用,因为像国际联 盟大会这样的机构太庞杂了,在处理安全问题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么大的机构可以讨论问题,适合小国家提出他们的建议,诉说冤屈,但只有大国才能承担责任,采取管
15、理的措施。 ” 转引自赵志辉罗斯福外交思想研究 ( 1)结合材料一、二,比较威尔逊与罗斯福外交思想的异同点。( 9分) ( 2)战后罗斯福的思想如何得到落实?( 6分) 答案: ( 1)同:都主张建立防止战争和反对侵略的国际组织,实现集体安全。( 5 分) 异:罗斯福主张增加决策机构的有效性;强调大国的责任。( 4分) ( 2)建立联合国;设立对国际安全负责的安理会;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 6分) 试题分析: ( 1)该问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材料一、二,威尔逊与罗斯福都主张建立防止战争和反对侵略的国际组织,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但罗斯福认为“像国际联盟大会这样的机构太庞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安市 五校高三 第三次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