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省高三高考适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贵州省高三高考适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贵州省高三高考适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贵州省高三高考适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易 贲卦 彖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 周书 泰誓上: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二十五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从材料 “文明以止,人文也 ”“惟人,方物之灵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可以看出,这些材料都强调了
2、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地位,所以体现出的是人文精神,故应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 英国学者约翰 W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 “冷战 ”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 “冷战 ”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 D “冷战 ”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冷战的特点及积极的影响。冷战时期,因为美苏两者势均力敌,谁都不敢发动世界大战,这种均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所以可以重新定义
3、为 “长时期的和平 ”。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影响 2004年 7月 4日美国国庆日,布什总统向中国网民发表谈话。他说: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 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实现 “驯服 ”的手段是 A民主精神 B权力制衡 C民选总统 D主权在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可知,自由民主解
4、放了所有的人,而对于统治者,约束他们的是权利的制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 “裙子经济 ”,结论是:裙 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 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材料 “裙子越短,经济就越
5、先进,越发展。以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可以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裙子变短,但这本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女性的要求在转变,要求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生产,促进了女性角色的转变。故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 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 “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 境内居民权利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
6、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根据所学知识,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 452 公元前 450年制定,从时间上排除 A;罗马法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材料强调 “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但不能说 “确保了 平等 ”,排除 B;但能体现出 “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的精神。故选 D。 C项民主内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原则 下面是我国某一 “五年计划 ”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柱状图(单位:万吨)。在该 “五年计划 ”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 ”使经
7、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C “左 ”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对 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认识。题眼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时期的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故答案:为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二五计划 1937年 7月 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 “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 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如果战端一开,那
8、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该讲话表明 A抗日战争爆发 B国民政府主张全民族抗战 C国民政府对抗日前景乐观 D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犹豫不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 “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说明了国民党同意全民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 “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说明国民政府抗战态度比较犹豫,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军民抗日
9、斗争 国民政府的抗战 1718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 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 17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 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产生的根源;西方人文精
10、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根源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这段话的目的是 A证明中国进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梁启超创作变法通议的主要目的是倡导变法图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强调中国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
11、想 梁启超 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 “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 ”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 “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 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 ”。据此可推断发昌号 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外国资本控制 C是洋务派开创的近代民用工业 D已是近代性质的企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要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发昌号是用机器生产机器的企业,所以属于近代企业; 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 上海发昌机器厂 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
12、要特征是 A文人画流行 B风格多样化 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绘画的风格。赵佶锦鸡图属于宫廷花鸟画。苏汉臣货郎图属于风俗画。夏溪山清远图、倪瓒六君子图属于文人画。综上可知宋元绘画最平风格多样、流派纷呈,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 “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 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
13、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闭关锁国的影响 B小农经济的脆弱 C海禁政策的恶果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沿海地方土地并不适宜农耕,居民多以海为生,如果禁海的话,民众无以为生 ,多结队出海为盗。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的影响 综合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14、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 1945年 8月 14日)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翎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15、( 9分) 答案: ( 1)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6分) ( 2)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 “无条件投降 ”;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 9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 “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 ”“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 2)本题主要考查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贵州省 高考 适应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