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 “约法三章 ”,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以致到孝惠、高后和文帝时,还在废除秦的妖言令等苛法 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据此可知 A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过于严苛 B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 C汉朝统治者对关中百姓采取了适应民情的政策 D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而实行宽刑仁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 ”“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
2、”可知汉朝的法律对秦朝法律也有很多的继承, A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 约法三章 ”可知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法律。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以下作品反映了这种变化发展的是: A大卫 科波菲尔 B等待戈多 C巴黎圣母院 D安娜 卡列尼娜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反映了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体现了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大卫 科波菲尔、安娜 卡列尼娜为 1
3、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为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只有等待戈多符合现代主义文学,故选 B。 考点: 19 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代主义文学( 20 世纪 40、50年代) 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 1946年 6月, 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 治地位, 1950年 11月上升到 81%。 1948年 1月, 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 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 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 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 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 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答案: A
4、试题分析:冷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与苏联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排除 B项; C项不符合史实,此时苏联并没有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在 1947年,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美国百姓敌视苏联,排除 D项;根据数据可知美国朝野上下都敌视苏联,说明美苏冷战有其必然性,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下表为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 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 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 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 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5、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已经结束,排除 A项;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也是在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与题干中时间不尽相符,排除 B项; 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结合所学知识,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满足人民 “和平 ”“土地 ”“面包 ”的愿望,引起人民不满,陷入困境,导致政府更换频繁,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十
6、月革命。 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 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 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 14名阁员, 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 12人;但 1905年的坎贝尔 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 18人,从此至今总在 20名左右浮动。以上情况说明: 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B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 13名阁员 ”“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 14名阁员 ”“1905年的坎贝尔 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 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 名左右浮动 ”可知反映了英国内阁规模的扩大,内阁的权力呈现扩张的
7、趋势,故选 D。 AB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因此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下图为 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据图可以得出 (图 2) 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 宗教改革砸烂了中世纪以来天主教在西欧的一统江山 宗教改革局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 宗教改革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 宗教改革促进了世俗民族国家的兴起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宗教改革中诞生了许多新教派,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正确;宗教改革中有的国家排斥了罗马教权对王权的干预,加强了本国君主的权力,有利于促进世俗民族国家的兴起,局部改变了欧洲社会
8、的政治格局, 正确; 无从体现,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可以通过征服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是因为 A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B雅典城邦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C希腊城邦重视自由和独立自主 D希腊城邦是 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共同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C项体现了希腊城邦独立自主的特点,但与对外征服没有直接关系,可以排除;由于希腊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共同体,对公民资格有着严格的限定,因此外邦人很难融入希腊城邦,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
9、典民主政治。 1953年 1月 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 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 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 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与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有关,体现了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主要是政协而非人大,排除 A项;材料信息 “宪法起草委员会由 32 人组成 ”“民主党派如民
10、革、民盟、民建各 2 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 1位 ”可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民主协商精神,故选 B; 1953年还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排除 C项; 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 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 70。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 B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 C中国国力孱弱不如苏联发达 D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 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
11、 70 ”反映了中国军队的装备劣于苏军 ,军事实力的差距反映了中苏两国的国力悬殊,故选 C; ABD项都是错误的认识。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下图为外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估计表,据此可知 国别 铁路 建筑年代 里程(公里) 投资估计(百万美元) 俄 中东铁路 1898-1903 1721 189 3 德 胶济铁路 1899-1904 446 15 法 滇越铁路 1903-1909 464 32 日 南满铁路 1899-1903 1105 49 英 广九铁路(英段) 1907 36 6 7 合计 3772 292 A甲午战后外国加强了对华商品输出 B甲午战后外国对华
12、铁路投资是为了巩固在华势力范围 C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D甲午战后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 答案: B 试题分析: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铁路体现了甲午战后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排除 A项;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是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属于帝国主义阶段的新的侵略要求,排除 C项;甲午战后外国侵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但是资本输出的方式还包括设厂、开矿、贷款等,政治上则瓜分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因此 “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 ”表述不妥,排除 D项;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有利于巩固并扩大在华势力范围,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3、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 C主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天地之化日新 ”是指世间的变化又是每一天在更新,体现了王夫之的古代唯物思想, A项对应李贽, B项对应黄宗羲, C相对应顾炎武,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符合王夫之的思想认识,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
14、顾炎武的思想)。 下图为大运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 A隋朝创立科举制 B唐朝设立节度使 C隋唐确立 完善三省六部制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答案: A 试题分析: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隋朝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科举制把选官、用人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故选 A。唐朝设立节度使酿成后来藩镇割据局面,排除 B项;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强化,但主要作用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元朝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是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排除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15、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7 12 材料二 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 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
16、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 1867 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 “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 ”, “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 ”。 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 6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9分) 答案: ( 1)极端民族 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 ( 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
17、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 “欧洲火药桶 ”;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 “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 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力图夺取更多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夺取地区乃至世界霸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 巴尔干的激烈争夺,而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推动两国靠拢。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西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南省 长沙市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