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按清政府的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 19世纪 30年代末较 20年代初农民同是交纳一两白银,而实际上要多卖 60的粮食,其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不断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动荡 D白银大量外流,源于鸦片走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前鸦片走私行为造成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白银价格上升,银贵钱贱现象不断涌现,当然白银购买粮食的比率也大幅提升,在赋税白银数额未变的情形下,农民较先前只能多卖粮食才能取得等额白银,故答案:选
2、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背景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说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3、遭遇到了外来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结合史实可知此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但并未瓦解,所以 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含义。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 2007年是圆明园建园 300周年。 1951年 ,周总理曾指示 “圆明园遗址要保留 ,地不要拨用了。 ”保留圆明园遗址 ,是因为它: 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圆明园焚毁于第
4、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它是英法联军侵略 中国的重要历史见证,战争的失败表明清王朝统治的腐朽但其统治此时却并未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也为彻底清除封建专制堡垒,所以 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进程 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数量上有所发展,但这是在殖民主义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下各项对这一过程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 C造成我 国资源的大量流失 D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答案: D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伴随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既有显著提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材料产地,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所以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 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 “耶稣与孔子的斗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藩中体西用 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6、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耶稣与孔子的斗争 ”是指传统儒学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冲突,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曾国藩是传统理学大师,尽管其积极倡导洋务运动的发展但却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思想,故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含义不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动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 ”这一观点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 ”涵义是指太平
7、天国运动总体上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但也有非民主化因素的存在,即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封建专制因素的成分存在,结合图片内容可以看出 “天王冯秀全玉玺 ”最能说明封建专制因素的存在,故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表现 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利益 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 C不能摆脱封建皇权体制的窠臼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中信息显示早期冯秀全起义前的简陋故居与定都南京后建立的奢华天王府形成鲜
8、明对比和反差,这说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即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摆脱封建皇权体制的窠臼,故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表现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但 1856年则发生了天京变乱。这是因为( ) A天国达到了全盛时期 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 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农民阶级自身的封建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运动中 “天京变乱 ”事件的
9、发生说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其实质是农民阶级的内讧行为(争权夺利的斗争)即农民阶级本身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著名的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 “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於目前。 ”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D士大夫醉生梦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而内外诸
10、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於目前 ”说明鸦片战争之后统治阶级中上层并未真正觉醒,所以答案:选 C, A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相反,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1843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其 “林总督行事 ”应是指 A虎 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只有林
11、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是指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书报了解外国情势,这与清政府大部分官员不了解世界形势,盲目自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答案:选 C,A B两项与材料含义不符, D项与史实不符,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变革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
12、的思想观念陈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初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等主张,认为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中国只是在 “火器,军舰和养兵练兵之法 ”三个方面落后于西方,所以答案:选 A, B项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C项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革命思潮兴起以后, D项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觉醒 图中的三幅图是近代前期中国先进阶级提出的不同的救国方案。三者的相同之 处有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学习西方先
13、进的科学技术 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 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的四洲志及魏源海国图志,以及天平天国运动领袖冯仁 的资政新篇,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 两项只符合资政新篇的特征, 两项是三者的共同点,故答案: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的变革思想 1858年,上海取代广 州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其原因是 太平天国运动切断了广州通往内地的商路 天津条约的签定 洋务运动的大型企业在沪建立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858年 ”可知此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之中,由此便可断定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洋务运动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所学可知 两项表述正确,故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 “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15、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宁波,厦门,广州,福州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五地均地处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即以五口作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工业生 产的原材料供应市场,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表述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 A抵制商品经济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答案: B
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虎门销烟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均真实的表达了第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定信心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材料内容并未直接显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斗争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中法黄埔条约内容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关系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埔条约和南京条约附件是在南京条约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的结果,同时二者又与南京条约同属第一次鸦片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
17、条约体系,故而 B项图解准确揭示了上述条约关系, A C D三项图解均不能正确揭示黄埔条约和南京条约附件进一步扩大南京条约侵略权益的内容,故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依据相关条约,法国传教士不失时机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楼教堂,这是近代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请判断该教堂最早应建造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中明确规定
18、允许西方国家在内地通商,传教,增开天津为新的通商口岸,图片中教堂信息即反映了上述史实,故答案:选 C, A B两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翻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带 “洋 ”字的词语很多,如 “洋装 ”、 “洋油 ”“洋钉 ”等。从中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洋货曾充斥中国的市场 B洋货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洋货的涌入对中国的经济只有 “破坏 ”作用 D洋货的涌入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北省 保定市 高阳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五次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