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强调了中国人的姓氏与西方的不同,位于个人名字之前,中国人的姓氏以是由血缘决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家族宗法观念对姓氏特点的影响,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
2、度 宗法制 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都将遭逮捕;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任命圣职时,如涉及买卖嫌疑,一律禁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的权威被打破 ,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会不满,限制教会活动 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 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 答案: A 试题分析:欧洲宗教改革到底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外部而言,教会分裂,产生了新教,那么,对天主教会内部又产生了哪些冲击?本题材料的内容涉及整顿教会腐败的诸多措施,都是宗教改革冲击天主
3、教会引起的系列反映,根据时间和内容(教会减少开支)可以判断这位 “西方领袖 ”是教皇。而英国国王对英国教会的改革重在割断英国教会与罗马之间的联系。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九款曾规定: “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一八 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惟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 B当时各州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 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依旧存在 D此项规定是当时南北方妥协的产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势史料阅读及对基本史实的记忆
4、能力。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 府的权利高于各州,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2012年 2月 28日第一财讯:德国国会投票通过了总额 1300亿欧元的第二项希腊援助计划。欧洲央行将于 29日开始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以帮助稳定欧洲国债市场。日前,二十国集团成员表示,支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注资计划,但前提是欧盟领导人必须采取措施扩大用于建立防止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救援资金规模。这主要是由于 A欧债危机给希腊造成了重创 B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C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希腊度过
5、危机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分析材料:二十国集团成员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但前提条件是欧盟采取措施防止危机扩散,这主要是有益于全球化加深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 “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 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 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 ”上述 “理论 ”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C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D人类对自然界
6、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普朗克在热辐射理论中所提出的能量子理论 ,启发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认为能量不仅以 =h形式发射 ,也以同样的方式一份份被吸收 ,光是由具有粒子性的光子所组成 .他说: “光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 ,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 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一语中的 ,圆满地解释了光电子效应 ,解释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使量子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故选 C。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 “如果说法国大革
7、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 1789年更为深远。 ”文中的 “1917年革命事件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俄国十月革命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正确选项为 D; A项错误,推翻沙皇的是二月革命; B项错误,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 C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
8、革命 影响 有学者说 “在 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 ”,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 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 C不利于国际 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相对缺失公平性、公正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 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 ”体现了缺乏公平性、公正,故选 D; A、 B、 C 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欧盟从 2007年起积极推进与中亚的政治、经济、能源供给及分配、水资源管理、抵御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的全方位
9、的合作。欧盟实施此战略合作计划的根本意图是 A力争在国际新秩序中担当重要角色 B加强欧盟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C促进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D满足欧盟对于中亚能源的需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欧盟自冷战后一直希望在国际新秩序中扮演稳定器、制衡器、方向标三种角色 ,因此积极推进与中亚的政治、经济、能源供给及分配、水资源管理、抵御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的全方位的合作。故选 A, BCD均不是根本意图。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 2009年英国达人选手苏珊大妈一度风靡中国,与中国达人秀选手同台表演。 2012年中国好声音以野火燎原之势窜起,火遍神州大地,被称为
10、: “这是今夏最 成功的音乐节目 ”。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 一度引领了社会生活 促进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 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视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与理解。英国达人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均为电视娱乐节目,承载的是一种娱乐功能,没有剖析社会本质,排除 ,故选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电视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 “privilegia ne irrogant。 ,意即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
11、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理解, “不得为任何人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客观上防止了个人专权,故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
12、。题目中第一个图片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可排除 ;三幅图片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过程, 表述均吻合这一过程,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下图是我国 1990年 12月 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庆典的场景。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证券业和股份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B标志着改革开放向更纵深推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然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A和 D项说法明显错误; C项错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 199
13、2年提出的,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 “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 ”,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 “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 B孔孟儒家的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 C韩非法家的 “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 D墨家的 “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实再现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追求精神上的一种绝对自由。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
14、争鸣 道家 明史载: “世宗 朝,璁、萼、言、嵩(璁、言、嵩曾为内阁首辅)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 L萑 荨!备貌牧戏从吵 /p A内阁职能的强化一定程度上侵夺了六部职权 B六部是内阁的附属机构,受内阁控制 C内阁职能的强化有效遏制了太监专权的势头 D内阁职权的扩大超越了皇权限制范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解读及史实再现能力。 “ 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 ”说明内阁首辅侵夺了六部职权,故选 A; B项错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 C项错误,内阁职能强化为太监专权提供可能; D项错误,内阁是强化皇权的产物。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
15、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 鲁迅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道: “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 不 替天行道 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下列各项对这部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描述正确的是 A洪秀全掀起天平天国运动 B火药开始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C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限制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通过史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灵活再现史实的能力。依据 “不反对天子 ”“便被招安 ”“替国家打别的强盗 ”可知鲁迅评论的是小说水浒传,明清小说的繁荣是由于专制强化阶级矛盾尖锐以及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16、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 1895年 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 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 “永清 ”,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 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 1895年 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被割让。 “台湾民主国 ”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举措。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
17、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 19世纪 70年代开始到 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 700多个,资本总额 仅 1 3亿元左右,而 1912年至 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 470多个,投资 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 1 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 40多年。 ”下列各项中对 “八年快速发展 ”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
18、要原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特别注意其中的关键信息 1912 年至 1919年八年,首先 A项不对,因为自然经济早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解体,而不是迟至 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早在 19世纪 60、 70年代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所以这 8年快速发展应该和 B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B。 D项中南京国民政府应该是在1927年才建立,这 8年应该是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期间,排除 D。答案:为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短暂春天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
19、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 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有识之士的主张是要推翻帝制,应该为革命派的主张,即实行民主共和。故选 D。 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 B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 C项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 ABC均不符合题 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20、主张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纪事 申报 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 1932年多次发表 “赤化祸害论 ”的社论 新民日报 民国 27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 “抗战救亡 ”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
21、度上以政论性的报刊占据主导地位,而政治争论和攻伐也大多见诸报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刊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信息,如表格信息中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对共产党采用了大量的诬蔑之词有失公允,所以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A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符合材料含义,故答案:选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 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右侧漫画理解无误的是 A “和平方案 ”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漫画是通过一种艺术手
22、段对社会现实的讽刺。1946年国民党撕毁协议悍然发动内战,使得重庆谈判的成果成为幻想。从而讽刺了国民党的假和平真内战,表达了对国民党独裁的失望。 A项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是 1949年, B和 D均错误,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综合题 ( 13分)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 “国家一农民 ”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 文帝三年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汉书 文帝记 生产和消费并贷 元狩三年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史记 平准书 生产和
23、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 遣使者振贷困乏 汉书 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 地结三年 假田与贫民,贷种、食 汉书 宣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初元元年 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汉书 元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 康熙三年 浙江海宁 刮飓风、修海塘 动款 货币 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谷物 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 截留漕粮 6万担,开仓米 4万担 粮米 康熙三十七年 江南海州等九州县 水灾 发常平仓谷 谷 康熙四十二年 山东济南 水灾 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 钱、粮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无锡市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