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 高祖本纪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段材料是关于刘邦出生的传说,是封建时代君权神授思想的反映。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代新儒学 雅典政制开宗明义地指出, “至于雅典人的政制,他们选择的政体
2、类型或者模式,就其选择照顾卑贱者而不是良善者来说,我是不赞成的。 ”材料表达作者对雅典民主的基本认识是 A少数人的民主 B非自由的民主 C排斥精英的民主 D奴隶制民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选择照顾卑贱者而不是良善者来说 ”可以看出,作者对雅典民主的不支持的态度,反对雅典民主照顾大多数,而排斥精英。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 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评价 法国米歇尔 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 “地理的发现 ”,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 “双重的结合 ”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
3、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地理的发现 ”是指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就是指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地理大发现 时任美国劳工部长弗朗西斯 珀金斯描述总统的炉边谈话:我曾见到男男女女都聚集在收音机旁边,甚至那些不喜欢他的人和在政治上反对他的人也都在那儿以友好愉快的心情聆听。他们能够聆听到的内容有 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给危机疗伤 复兴计划的目标与基础 银行危机的解决与信用的恢复
4、 工程救济计划的实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情景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情景;而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所以答案: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俄 格 阿 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存在就 人论事的局限性 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
5、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可以解读出: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主义,只是批评了斯大林。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于 2013年 12月 7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 “巴厘一揽子协定 ”,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从协定内
6、容可以看出世贸组织 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根除了大小国家之间贸易纷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和解决大小国之间的贸易纷争而不是根除。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漫画完成于 1986年。漫画中站台上的数字是各方的购买力(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指数。其中,鹰寓
7、指美国,相扑者寓指日本,一群小人寓指欧共体。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三人撑角 A美国发展新经济巩固了国力 B日本已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 C欧洲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D美欧日三方支配了世界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漫画中可以获得的信息:美国、日本和欧共体 “三人成角 ”,体现当前世界经济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美日欧三足鼎立 托马斯 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的碍。 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 轻松实现自己的
8、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形成 B交通工具革新 C信息技术应用 D美苏冷战结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 “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原因 加拿大小说作家爱丽丝 门罗获得了 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
9、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可以得出,这段材料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 B项是属于这个风格。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文学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 2013年 1月, 土耳其提出加人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 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上海合作组织是 A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B亚欧国家的自由贸易区 C亚欧国家多方合作的政治集团 D区
10、域反恐政治联盟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 “上海精神 ”,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上海合作组织是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的牵引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有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调整 市场与计划调节方式并用 分
11、配方式转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确保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 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连续五年的炼钢指标图,出现图中数据最有可能是因为 A “一五计划 ”的实施 B “三大改造 ”的完成 C “左 ”倾错误的影响 D “改革开放 ”的成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中国炼钢指标在不切实
12、际地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此时应是大炼钢铁运动,而大炼钢铁运动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造成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炼钢铁运动 明代王骥德曲律 杂论载: “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 填词 。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
13、人口吻 ”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文学发展的特点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 “人须在事情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 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B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 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D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 ”“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 ”“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14、 ”可知,良知是通过动静结合才能发展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 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 “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套体现在鞠躬拱手上的礼节变化直接反映了明代 A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现实 B宰相权力持续遭到削弱 C宦官与内阁首辅矛盾尖锐 D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礼节上的变化,表明了明朝嘉靖年间,宦官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
1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政治制度 1854年,太平天国颁布法令规定: “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这一规定旨在 树立王侯权威 强化尊卑关系 重建等级秩序 建立天王专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从材料可以看出:洪秀全的目的主要指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天王专制指的是强化天王一个人的权威,削弱其他人的权力,这里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6、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 “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 ”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B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D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答案 :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铁路的修建使顺天府的老百姓失去传统的谋生手段,传统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铁路发展的影响 魏源认为海运 “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 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提出 “使
17、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实质上反映了晚清时期 A人们已认识到发展近代海军的重要性 B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 C国人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的增强 D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开始向近代转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可知,即使在丧权辱国的晚清时期,我国的海洋事业也在艰难推进,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逐步加强,开发利用海洋也在发展。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海洋权益的保护 截至 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2800万元。而到了 1894年至 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
18、约 1106万美元,较 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 8倍。(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 “截至 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2800 万元 ”到 “1894 年至 1914 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1106万美元,较 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 8倍 ”可以看出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在急剧增加,这种现象说明了列强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19、、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侵华方式的改变 下图所示读物最初于 1897年 12月刊出,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铅印本,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时代主流 B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进化论 C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D严复成为读书人心目中楷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赫胥黎的天演论是 19世纪末由维新思想家严复翻译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考虑到维新思想的出现背景,由此得到答案:。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严复 综合题 ( 13分)有经济学
20、家认为 “保持节俭是美德,但不节俭却可以给社会带来效益,这就是节俭的悖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 节用中 材料二在兴时化,若何?曰,莫善于侈靡。 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蓄)化。 管子 侈靡 材料三社会一经济形态与欲望形态的转型对比表 欲望形态 社会 经济模式 节俭主义 传统社会 计划经济 消费主义 工业社会 市场经济 摘编自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
21、费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 材料四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如果在国内消费方面,不能节省出农产品去出口,那末,我们就不可能进口机器装备来进行工业建设。因此,全国人民应该自觉地节省凡属可以节省的消费品,以便供应出口。减少消费,当然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不能建设工业,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 择前者,不应该选择后者。 陈云文选 1954年 “关于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徐州市 第一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