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 “无效率 ”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理学的兴起 C事权的分割 D租佃制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思想就是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加强集权,这造成了机构臃肿庞杂,效率很低,故选 C。 A项错误,重文轻武的策略会导致宋代军事力量的不足,但是与无效率无直接的关系; C项是思想方面, D项是选官制度,都与材料关系不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加强
2、集权的影响。 “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不反省历史的、右翼的、拒绝道歉的。有色眼镜干扰了两国关系。 ”此话不能反映( ) A中日两国彼此之间的认知存在误差 B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很重要 C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间的认知 D中日两国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分析与理解。概括材料,其大意是:长期以来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先入为主的主观认知干扰了两国关系。所以 A、 B、 D反映了材料的意思, C项材料中
3、不能推出来。因为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到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现代中日关系。 罗斯福在 “新政 ”时期,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 “扮演着议长的角色 ”, 1933年至 1943年间,美国国会的重大立法,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始的。对 这种现象的合理解读应该是( ) A罗斯福的做法背离了分权制衡的宪法精神 B罗斯福利用 “大萧条 ”的 “紧急状态 ”加强了行政权力 C该时期的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罗斯福此举使 “新政 ”的推行大打折扣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为了提高行政的效率,通
4、过行政权直接制定法律,从而加强了行政权力,故选 B。 A项错误,罗斯福并未背离分权制衡的精神; C项明显错误; D项错误,正是因为如此高的效率,才使得经济危机很快得到缓解。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 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921年,苏俄出现全国性大饥荒。政府救灾的决定性措施是( ) A颁布土地法令,没收贵族和教会土地等财产 B与西方主动结束战争,争取经济援助 C实行新经济政策,改革生产关系 D实行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一定要抓住关键词 1921 年,当时所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列宁等人采用新经济政策来挽救国内危机。故选 C
5、。 A项是十月革命后采取的重要的措施; B项错误,退出一战是 1917年的决策; D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33年 7月申报月刊掀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此次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 16篇专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倾向,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 1篇 ,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 “非资本主义 ”方式。以下对这种情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想法 B当时知识界对 “非资本主义 ”前途和社会主义倾向己有明显的增长 C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
6、深刻认识 D这是后来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据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 1 篇, 90%的论文赞成、倾向于社会主义和 “非资本主义 ”方式 ”可以看出当时知识界对 “非资本主义 ”前途和社会主义倾向己有明显的增长,故选 B。 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知识界小范围内的看法,不能以偏概全; C 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有关国情的内容;D项错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并非因为知识分子的认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近代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 ”对此
7、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B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缺少经济上的竞争 C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的要求 D工业化就是要求不断打破经济垄断的过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故选 C。 A项说的是政 治上的影响; B项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
8、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能够说明此时民窑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获得了官窑的认可,这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民窑为适应市场扩大的需要而发展的结果,故选 B。 A 项材料无法体现; C 项是在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现象;D项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也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
9、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制瓷业的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是从下列哪个角度而言的( ) A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域性特点 B中国古代农业 的经营方式 C中国古代农业的技术性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精耕细作的特点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铁力牛耕,这是精耕细作的基础,另一个是精细化管理,这都是属于技术的范畴,故选 C。A项说的是我国的作物种植方面存在的南北方的差异; B项说的是我国农业男耕女织的特点; D项说的是我国的农业经济中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耕作方式的
10、特点。 1975 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 “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 ”“西欧的联合 ”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结合 “1975 年 ”这个时间关键点进行排除即可。 1972 年中美、中日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排除 C项,中苏两党关系正常化是在 20世纪 80年代之后,排除 B项; 1975 年中国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排除 A。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中国
11、对欧洲联合的态度。 中共 “二大 ”在宣言中指出 “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 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关注农民的疾苦,看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故选 B项。中共 “二大 ”是 1922 年 召开的,结合时间排除 B、 D 两项,提出土地革命的方针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都是在 1927年。 “二大 ”的
12、主要内容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 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二大。 1917年 7月 20日,俄国政府作出决议,凡年满 20岁的男女一律获得选举权。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意味着沙皇政府正在着手铲除农奴制改革的残余 B作出这一决议的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人民委员会 C一战爆发后,男性奔赴战场,女性承担更多工作,地位提高 D俄国的女权运动在同时期的西方国家中开展得最早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错误,沙皇政府在 1917 年二月革命中就已经被推翻; B项错误,人民委员会是在 1917年 11月的十月革命后产生的; D项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得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中山 中高 学期 第二次 统测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