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清朝学者万斯同说: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 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并形成了大宗小宗的宗法关系,便于维系政权的稳定,体现了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的特点。故选 D。 A、 B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C项说法材料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宗法制 在美国 20世纪 30年代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 “邻居互助计划 ”,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这表明胡佛政府 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寄希望于 “邻居互助计划 ”克服危机 D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倡导轮流工作 ”、 “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从中可以看出胡佛政府希望借助道德的力量来缓解危机。故选A。 B、 D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 C项说法没有全面反映材料观点,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3、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 “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 ”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山东某地多种烟草、木棉,转卖全国,种植粮食的获利还不及其一半。这体现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衰退,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 D。 、 两项说法则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特点 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 “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 ”
4、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 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社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 D经济文化十分繁荣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苏州的繁荣景象,是贤人、士大夫的聚集之地,是商贾的聚集之地,是百工杂技买卖珍奇物品的地方;这体现了苏州经济文化的繁荣。故选 D。 A项只是反映了苏州经济的繁荣; B、 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 “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 ”对此
5、理解正确的是 A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准确阐释了 “中体西用 ”的思想 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认为洋务运动是清王朝推行的,内容是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但出卖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其目的是镇压人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实行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内容的一场自救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 B、 C、 D 说法错误。材料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 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最早开辟新航
6、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 “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传播天主教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有:传播天主教、寻找贵金属;故选 D。 A、 B、 C三项说法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 “大众
7、消费主义 ”。当时的 “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 体面商品 的人购买 奢侈品 ,使本来只买 必需品 的人购买 体面商品 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 金钱准则 的水平。 ”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 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大多数人消费能力得到提高;结合所学知识,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国民收入提高;故选 D。 考
8、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光绪七年( 1881),广东南海知县徐庚陛以 “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 ”,以及机器缫丝厂 “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 ”“夺人之生业 ”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民族企业中存在着不良现象 B民族工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工业的发展引起官办企业的不满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平民不得私擅购置 ”、 “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 ”,反映了广东南海知县以各种理由限制、查封民族工业的创办,体现了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
9、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1946年 2月 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 ”, “更优越 ”,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 “总危机 ”,指出 “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 ”,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 A反击了杜鲁门的反苏纲领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世界大战 C标志着美苏 “冷战 ”开始 D强调了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
10、度更有生命力 ”,体现了其强度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故选 D。依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是 1947年,是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故排除 A、 C。 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一个根源,多种力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 ”这是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其中, “一个根源 ”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世界的多极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和平的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后,随着
11、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腾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当时的美苏两极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 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 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 31%, 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 75%。这一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调节国民收入 B稳定金融秩序 C保护私有财产 D增加财政积累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4 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 31%, 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 75%”,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对富人的征收税率比较高,这
12、样做可以缩小社会贫富悬殊,调节国民收入。故选 A。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 “大众消费主义 ”。当时的 “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 体面商品 的人购买 奢侈品 ,使本来只买 必需品 的人购买 体面商品 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 金钱准则 的水平。 ”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9
13、世纪中期的英国大多数人消费能力得到提高;结合所学知识,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国民收入提高;故选 D。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 “垄断 ”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 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的出现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同时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故选 B。
14、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的产生 “要之,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 王亚南在 1948年版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该结论 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 C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态度 D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 治局面 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
15、地主经济制度 ”,从中可以看出,材料强调 “地主经济制度 ”对 “专制官僚政治局面 ”的决定作用,正确指出了政治和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冷静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态度。故选 C。 D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 B项材料无从体现。 A项 “夸大了 ”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9331936 年间中国的锑、锡产
16、量的不断增加,但几乎都输出到国外;这反映了我国的重工业仍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体现了半殖民地的特征。故选 D。 A、 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锑、锡产量的大量输出,可以排除 B;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特点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 ”; “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材料反映的是 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
17、俱是, ”体现了 “坊 ”即住宅区的商业繁荣,; “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 无一家不买卖者 ”,体现了南宋都城杭州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故选 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两宋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东汉桓谭指出: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中家子弟为之保役,驱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 ”材料说明 A官员普遍挪用公款放高利贷 B政府严格限制高利贷的利率 C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民众纷纷仿效官员放高利贷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 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 ”,反映了富商大贾多放钱贷,收税可与封君相比,
18、众人纷纷仿效多放钱贷,而不去耕田。这说明材料认为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 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 D “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 A项中体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B项体现了宗法制,依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 C项体现了宰相制度的设立,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与题干不符; D项体现了行省制度,依据所学,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 从公元前 490年到公元前 322年 ,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 (包括伯里克利 )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 ,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 ,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 ,还是 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
20、这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 B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质量 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 D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政治家 (包括伯里克利 )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 ,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可以看出雅典的原始的直接民主、群体决策并不能对政治家做出正确的评价;故选 B。 A、 D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 ,他向贵族卡西借了 20 个金币 ,并立契约 30天以后归还。但 30天过去了 ,布鲁图并
21、没有能力还钱 ,贵族卡西因此将其告上法庭 ,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 ,主要是因为 A布鲁图是铁匠 ,地位低下 B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贵族卡西将铁匠告上法庭的原因是其没有能按照契约要求归还借来的钱,这体现了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故选 B。 A、C、 D三项说法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英国 光荣革命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
22、 ”这里的 “办法 ”具体是指 A发动宫廷政变 B确立 “法律至上 ”原则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 ”,指的是能有效制约权力专制的办法;依据所学,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法律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故 “办法 ”指的是“法律至上 ”原则的确立,故选 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23、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美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俄国是通过沙皇进行的农奴制改革的形式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德国统一,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俄德两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议会政治没有英美成熟。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经说过: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 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 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吉林省 龙井市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