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doc
《2013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 选择题 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大权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春秋后期的这个事例说明 A分封制对等级隶属有严格的规定 B士的力量当时已经超过卿大夫 C分封确立的礼制在当时保持良好 D周天子的权威遭到削弱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时期是我国分封制的瓦解时期,但是其一整套的原则还是存在着,因此材料中家臣掌握大权并且代替鲁国国君处理政事引起了广泛的不满。故选 A。 B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士这一阶层; C 项错误,明显不符合事实;D项材料并未交代。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分封制 它 “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 ”“它 ”指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牛顿的经典力学解决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的宏观运动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而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别状态。这种认识的变化与题干说法一致,故 C项正确 A项错误。 B项属于生物学领域; D项研究的是微观领域。 考点:近现代科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 凯末尔曾说过: “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
3、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 ”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效仿德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制 改革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凯末尔决心向西方学习,把土耳其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凯末尔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改革废止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因此 正确,故选 B。 项说的是日本,效仿德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考点:凯末尔改革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1973年欧共体 9国与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 人口 (百万人)国
4、民生产总值 ( 10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出口贸易 (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 (亿美元) 欧共体 256.69 1065 4140 2100 606.2 美国 210.11 1307 6210 702 116.6 苏联 249.75 675 2700 215 转引自:伍贻康等欧洲经济共同体,人民出版社, 1983年 共体各项经济指标都已超过苏联和美国 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开始成为能与美苏两极相抗衡的经济力量 欧共体各成员国的合作,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项明显错误,但就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欧共体就未超
5、过美国;从表格可以看出, 1973年欧共体与美国的势力对比差距进一步缩小,这说明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开始成为能与美苏两极相抗衡的经济力量,欧共体各成员国的合作,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据统计,英国毛织品 1788年生产 7.5万匹, 1817年达到 49万匹,增长 5.53倍。煤年产量, 1700年为 500万吨, 1795年增至 1000万吨,增长 1倍。生铁产量, 1740年为 17350吨, 1806年猛增至 258000吨,增长 13.87倍。导致英国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6、机器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B大肆进行海外殖民掠夺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黑奴贸易积攒大量资本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英国的煤炭的消费量不断的增加,这是蒸汽机广泛使用的结果。纺织品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因为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的劳动。故选 A。 BD项无法体现煤炭使用量不断地增加的情况; C 项属于政治方面,与材料无关。 考点 :工业革命 机器工业的发展 某同学整理了 “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的表格,在相同点的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相同点 两国君主立宪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是国家元首,都是世袭制。 不同点 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德国君主掌握多项国家大权,专
7、制主义色彩浓厚。 英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内阁对议会负责;德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英国议会拥有限制王权等多项大权;德国议会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 A在工业革命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建立的 B在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时建立起来 C导致国内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盛行 D符合本国国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不符合英国的情况,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期尚未发生工业革命; B项不符合德国的情况,德国君主立宪制并未在革命的条件下建立,而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后建立的; D项错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民主制不断地发展; D项是二者的共同点,虽然二者民主程度不一样,但是都
8、符合本国的国情,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德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下图是我国曾经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票证,这些票证 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 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退出流通 表明当时物质生产和供应比较匮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的表述是正确的,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的表述不正确,造成票证一统天下局面,主要是由于生产不足,物质供应匮乏。 和 的表述符合中国的国情,票证的使用是由于我国物质匮乏造成的,而取消票证这是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票证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
9、 “他们每天 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 阶级斗争 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 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 20世纪 50年代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消除了政治腐败现象 D严重践踏了民主和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在 “文化大革命 ”时期, “文革 ”中, “阶级斗争 ”口号下践踏和破坏社会秩序的现象。民主和法制破坏殆尽,所以正确选项是 D。A项时期并未出现阶级斗争口号下的混乱局面; B项明显错误; C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
10、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 天下 ,是 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新文化运动兴起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人从传统家族观念到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是 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第一次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民族意识大大加强。故选 C。 A项并未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BD项与材料 “亡国灭种的危机 ”无关。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
11、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林则徐的主张是 A学习西方军事制度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练兵方法 C中西差距巨大,不应调兵作战 D广泛了解外国的历史地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林则徐分析了在战争中我方武器不如人的情况,体现了林则徐寻求学习西方的科技思想,故选 B。 A项错误,林则徐时期尚未上升到学习西方制度的高度; C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不能与西方作战的情况; D 项材料未交待。 考点:
12、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潮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被古人称为最公平的制度,这是因为科举制度 A考试只在儒家经典范围内命题 B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 D官员、人才的选拔 不再受血统、门第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举制实行科举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世族门阀势力对政治的控制,因此说是最公平的制度。 A项错误,考试范围无法保证录取的公平; C项说的 科举制实行的影响; D项错误,虽然实行了科举制,但是选官制度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依据血缘和门第做官的现象。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魏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重庆市 高三下 学期 高考 调研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