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 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某国 2010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 5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 8元,货币流通 次数为 4次。由于生产发展, 2011年 A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了 50%,实际发行了 18万亿元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011年该国的货币和物价分别会发生的变化是 A贬值约 17%上涨 20% B贬值 20%上涨 20% C贬值 20%上涨约 17% D贬值约 17%上涨约 17% 答案: A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次数,因此2010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584=10亿元, 2011年该国货
2、币的需求量增加 50%,此时需要的货币量是 10( 1+50%) =15 亿元,实际发行了 18 亿元,此时货币的贬值率是( 1815 ) 18100%=17%,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此时的通货膨胀率是( 1815 ) 15100%=20%,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率 点评:计算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货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两个计算的被除数是一样的,关键是除数除以谁,这里考生可以有一 种巧妙的记忆方法:贬值是从高到低,因此除以高;膨胀是从低到高,因此是除以低。 安徽省政协委员每年都会在省委组织召开的社情民意座谈会上,围绕全省经
3、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大量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了 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的职能 人民政协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 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 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关键句是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这是政协履行执政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符合题意, 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我国政协的职能 点评:政协的职能有三个: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协的职能考生容易记住,问题不大,关键是要注意政协的性质: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是政党,也不是社会团体,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多
4、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于 2012 年 3月 3日对外公布 了包括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在内的 71个岛屿的标准名称。 3月 16日, 由中国海监(国家海洋局领导下的海上综合执法力量 )50、 66船组成的定期巡航编队,抵达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上述举措表明 我国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我国依法行使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政府肩负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责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是我国在行使管辖权,并不是解决国际争端, 不选, 可以选,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
5、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错误,我国维护领土完整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可选,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主权国家的权利,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点评:对于材料的分析要实事求是,要恰如其分,不能随意发挥,例如 ,要是放在别的场合,说不定就可以选,因为其本身说法没有问题,但是在本题中,因为其和材料不符合,所以要将其排除。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具有形而上学性 不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对社会历史的 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以
6、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主要缺陷是具有形而上学性,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点评:在高考的题目中,一般不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点,虽然知识点还是那个知识点,却要拐弯抹角的甚至隐晦的叙述出来,看考生能否反应过来,例如本题,实际是要考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这是书本确定的知识点,考生基本都会,但题目没有直接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什么 ”而是问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这提示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7、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事物 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 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发现只有 是非常明显的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实践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正好把两者说倒了,这就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点评: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不仅要把书本上的 知识点背下来,而且还要能深刻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本题 的错
8、误比较明显,排除了 ,题目的正确答案:就已经呈现出来了。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卧看满天云不动,说明云在动,船在动,从船上看云,云就好像是静止的,而实际是 “云与我俱东 ”,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C的说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不能完整的概括诗句的意思, D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事物既运动又静止,所以不能说静止不存在,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物质
9、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点评:这种考查诗句的题目,考生一定要仔细的领悟诗句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其意思判断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 。 在 2012年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引用了 “晴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的诗句。此诗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预见性和计划性 C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认识和利用 D规律是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有机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 “晴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的意思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法改变,但是以后的路还很长,破镜重圆,
10、离别重逢的日子还是会有的。此诗蕴含的哲理是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AB在诗中没有体现, D的说法错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中固 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认识和利用 点评:做诗句、名言类哲学题,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确定其体现的哲学道理,如果连诗都读不懂,根本没法去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 ,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喜鹊到冬天也不飞走,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 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个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11、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和哲学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 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喜鹊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人们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给喜鹊做过冬的食物,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类造福, 都可以选,但说人与自然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没有人之前,自然就是存在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联系是普遍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点评:这类四选三的题目,只要排除一项,答案:就确定了。本题的 这种说法本身
12、就是错误的,但是有的考生却说 “喜鹊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人们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给喜鹊做过冬的食物,这不正说明了人和自然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吗? ”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归结为 “相互利用 ”是一种狭隘的观点。 位于鼓浪屿上的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其中的一个特点是 “藏海 ”,就是人走在路上见不到海,到了花园门口甚至进了门仍见不到海,一堵高墙挡住视线,待到转出月洞门,绕过竹林,大海奔腾而至,引人踏海而行,取得了突然见海的惊奇效果。 “藏海 ”园林艺术的设计 A重视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B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创造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产生出奇制胜效果
13、D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有这样的关键句 “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 ”,说明是把整个园林当成一个整体来看,通过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材料中并没有涉及量变, A不选, B不能反映题意, C的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有其主客观原因,不是人创造的,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整 体的最优目标 点评:本题材料的主旨需要考生通读材料后整体把握,关键句的提示虽然有,但是不明显,这样考生理解起来就会出现偏差,一旦对材料的主旨把握偏了,答案:就很难选正确了。 但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
14、失方向。达 芬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纳克: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对上述各种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 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上述说法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无关 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看法会有所不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我们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全部否定,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 可选,真理是客观的,对于确定的事物,真理只有一个,不会引人
15、而异, 的说法错误,经验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他人的经验对自身的实践具有借鉴作用,说两者无关是错误的, 不选,因为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看法会有所不同, 可选,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点评:在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和无关选项的时候,需要考生能敏锐的抓住选项中说法错误的部分,比如考生在读本题的选项时,当看到 “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 ”时,就应该立刻反应过来,这和书上的 “真理只有一个 ”相违背,从而将其排除。 有人认为,机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而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此机遇总是以确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而出现。这种观点 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
16、联系的条件性 把发展的状态当作发展的趋势 把规律的必然性当 作机遇的确定性 把物质的存在方式归结为相对静止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机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这说明联系具有客观性,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此机遇总是以确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而出现,这就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的条件性,把规律的必然型当作机遇的确定性, 可选,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发展的趋势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材料中没有涉及, 不选,材料承认运动,没有将物质的存在方式归结为相对静止, 不合题意,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规 律的必然性和机遇的确定性 点评:本题正确选项理解起来
17、有一定的难度,这类题,只能用排除法来做,因为虽然考生一时难以确定哪个选项是对的,但是却可以确定哪个选项是错的,本题的 选项错误比较明显,将其排除后,剩下的,即使是不理解的,也是正确答案:了。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研究成果证实,环形 RNA分子是人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程序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这一研究发现大大颠覆了人们对经典基因表达模式的理解。上述材料表明 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真理是客观的不变的 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从人们对经典基因表达模式的理解,到环形 RNA分子是人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程序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理论
18、,说明世界是可知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因为真理是客观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点评:只要考生对书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就很容易看出 选项中的错误,学习政治,背书是基础,只有基础知识点记住了,才能提高能力,有的考生不喜欢背书,即使有再多的解题方法,也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赛跑还是赛车,在直道上是很难甩开对手的,只有在跑道的弯道区,才容易超越对手。这启示我们 A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
19、件 B发展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 C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实现了质变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直道上是很难甩开对手的,只有在跑道的弯道区,才容易超越对手,言外之意是赛车手要想超越对手,就必须把握时机,如果不能在弯道上把握时机,就很难取得胜利,这体现的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材料中并没有强调量变的作用,因此 AB 不选, D的说法错误,因为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并非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那些退后的,下降的质变就不是发展。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点评:在考查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题目中,考生要仔细的分析材料,看材料强调的是谁的作用
20、。考生要能把质变和发展区分开来 ,质变是没有方向,只要是事物的性质 发生变化,都是质变,但是发展是有方向的,只有前进和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古人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当今社会,为了避免少走弯路,我们的投资、交通、房市等诸多事情都需要预测。前瞻性的预测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要获得前瞻性预测我们应该 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理论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事物的运动既可以是前进和上升,也可以
21、是退后和下降,投资、房市都是如此,所以说 “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 ”是不全面的,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 “实际 ”出发,说在“理论基础上 ”追求和发展真理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运用联系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 点评:哲学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在分析材料和选项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辩证、发散等思维,当考生看到本题中的 “前瞻性 ”时,有的考生就机械的把这里的 “前 ”理解为 “前进 ”,其实前瞻性 预测,不仅可以预测前进,也可以预测退后。 2011年 2月,德州市提出雄设 “幸福德州 ”的理念 ;7 月,市委通过网络征集意见 ;8 月,市委通过
22、关于建设幸福德州的决议。如果你就上述过程写篇报道,标题恰当的是 A科学执政:遵循规律,总揽全局 B接受监督:政治协商 ,参政议政 C依法执政 :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D民主执政: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主体是 “市委 ”,指的是党,材料中又说 “7月,市委通过网络征集意见 ;8 月,市委通过关于建设幸福德州的决议。 ”,这体现了党民主执政: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其他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党的执政方式 点评:本题实质上是考查考生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掌握情况,党 的执政方式有三个: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这三个执政方式含义的内容非常多,考生要想
23、将其背下来,既困难又容易遗忘,考生可以用关键词的方式记忆:民主执政和人民相关,依法执政和法相关,科学执政和规律相关。 2011年 12月 3日是某市区人大代表选举日,新一届的人大代表选举是各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因为 A人大代表通过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B人民通过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C 人大代表行使国家立法权 D人民对人大代表的权力委托是有时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的说法颠倒了,应该是人民通过人大代表掌握国家权力,行使立法权的是全国人大,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明显是两码事, C不选, D和材料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人民和人大的关系 点评:关于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和人大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西省 山大附 中高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