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doc
《201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 选择题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说明世人皆为物所累扼杀了人的本性,尽管所从事的行业有很大区别,
2、但就损害了人的本性而言是相同的,因此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答案:选 D, A C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 B项说法与题意相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 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直接判断艾略特荒原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当然也可从材料字里行间中体
3、会出 “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 ”语言表述有悖于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语言风格,材料中心思想是要表达内心的空虚与无助,这正符合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表达精神危机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语言风格与上述特征不符合。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代主义文学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指出: “从临时政府注定垮台的败迹开始出现,一直到今天,人们对于十月革命的看法始终争执不下,其实其中多数的意见都具有误导的意味。反共派的历史学家往往认为,此事根本就是列宁一手策划的暴动或政变,以实行其反民主的基本立场。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B反共
4、派认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C多数人认为临时政府的垮台是必然的 D十月革命是列宁一手策划的暴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其实其中多数的意见都具有误导的意味 ”表明霍布斯鲍姆并不赞同传统观点,即作者认为十月革命是列宁一手策划的暴动观点也是错误的,在作者看来十月革命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所以答案:选 A, B D两项说法与题意相反, C项与作者观点不相符合。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 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
5、特丹为中心的 荷兰金融 ,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 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 ”这一发展轨迹 A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使欧洲从此居于世界中心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直观反映了大国兴衰历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了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历程,从中不难发现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大国兴衰历程具有一致性,或可说是金融中心的转移折射出大国兴衰的历程,大国兴衰是世界金融中心转移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所以答案:选 D, 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 B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6、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卢梭说: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体现他主张 A通过分权制衡以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 “人民的主人 ”和 “人民的办事员 ”永远对立 C “受托人 ”只要服从就不需要社会契约 D官吏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表达的是 “人民主权 ”的观念,即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政府的官员只是民众的办事员,官吏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弹劾,所以 D项表述最为准确, 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并
7、未体现, B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社会契约理论的内涵,故答案: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内容 主持制订美国 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 “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 “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 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他主要想说明 A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B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
8、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说明民主自由是美国政治建立的核心理念,在追求自由时难免会引发党 争,一味强调党争而忽视自由是对美国政治目的的根本背离,所以麦迪逊强调了对个人自由尊重的重要性,故答案:选 B, A D两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
9、现了罗马法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高度关注,同时罗马法也对案件性质和分类也作了比较细致的明确规定,由此不难得出罗马法在对案件定性是考虑较为周全,所以答案:选 A, B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说法材料无法直接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顾维钧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 分
10、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 自五四以来, 人民外交 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民众的爱国热情往往带有非理性成分 B只有相互妥协才能取得成功的外交 C只有 “人民外交 ”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权益 D顾维钧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自五四以来,人民外 交 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
11、的后果。 ”说明民众表达爱国热情是合理的,应该的,但其中非理性的因素也会给国家利益带来伤害,所以在备选项中 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B C两项说法错误,国家实力是维护外交权益的根本保证, “人民外交 ”往往夹杂着非理性的因素, D项说法错误,顾维钧表述较为客观真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材料集中说明了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标志君主
12、专制达到顶峰 C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的是军机处处理行政重要事务的情形,从材料中不难发现机要事务军机处采用军事传递信息,这能体现军机处 行政效率具有高效,快速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C,A B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 “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 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
13、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 后果严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说明由于海禁政策的实行断绝了沿海居民的生存活计,必然会导致居民沦为盗贼继而勾结外国势力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充分反映出海禁政策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答案:选 D, A C两项与材料无关, 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14、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苏轼曾经指出: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材料说明宋朝 A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B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 C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D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非行仁义 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说明宋代地主减免佃农地租并非是为了行善或施行仁义,而是因为佃农在无力生产和逃亡
15、时地主的损失会更加严重,这表明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答案:选 C, A项显然与题意相反, B D两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特点 观察图 ,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隋唐政治 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可以明显看出吴越时代(五代十国)以后,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水旱灾害)呈快速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耕
16、经济过度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 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 1920年) 材料二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 “强盗的联盟 ”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
17、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 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摘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 1)威尔逊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为什么说它 “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 ”?( 9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国际联盟的作用。( 6分) 答案: (1)提出建立国联的原因 :稳定一战后世界秩序 ;美国借机谋求世界霸权。(4分 )“未到瓜熟蒂落 ”的原因 :美国自身实力不够强大 ;英法的反对 ;建立国际组
18、织的经验不足。 (5分 ) (2)国际联盟的 作用前后有所变化 :前期主要维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等大国维护殖民利益和霸权地位的工具 ;(3分 )后期进行了一些维护和平抵制侵略的斗争,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由于抵制不力甚至纵容侵略,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3分 )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出处时间特征 “1920年 ”联想所学内容可知威尔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原因即:提出建立国联的原因 :稳定一战后世界秩序 ;美国借机谋求世界霸权; “未到瓜熟蒂落 ”是指国际联盟的建立条件并不完全成熟,因为:美国自身实力不够强大 ;英法的反对 ;建立国际组织的经验不足。( 2)从材料 文字中可以
19、看出国际联盟后期进行了一些维护和平抵制侵略的斗争,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由于抵制不力甚至纵容侵略,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侵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际联盟主要维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等大国维护殖民利益和霸权地位的工具。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国际联盟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 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同年 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 “所谓新者
20、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 ”。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 一一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 材料二 “国家之接续主义,一方面含有开进之意味,一方面又含有保守之意味。盖接续云者,以旧业与新业相接续之谓。 近世之国家中,开进而兼能保守者,以英国为第一,用能以三岛之土地,威加海陆。即北美合众国之政治 ,亦根据于殖民时代之历史者为多。此接续主义对于国家之明效大验也。 ” 杜亚泉接续主义( 1914年东方杂志) 材料三 “欧洲之社会革命,其基础于哲学上之思想,既深且远;其关于生产上、政治上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西省 太原市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