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下图中新航路开辟的航线标识,表述正确的是 A 航线是哥伦布船队航线 B 航线的开辟者是达 伽马 C 航线的开辟者是迪亚士 D 航线的开辟反映了地圆学说的传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是麦哲伦。 是迪亚士, 是达伽马; ABC表述错误。美洲的发现证实了 “地圆学说 ”。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航线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建立。下列标志所代表的国际组织按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
2、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年正式成立;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的时间是 1989年; 是欧盟,建立的时间是 1993年。所以 B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区域集团化 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 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 A 1995年 1月 1日 B 1999年 1月 1日 C 2002年 1月 1日 D 2005年 1月 1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欧元正式流通是200
3、2、 1、 1,所以 C正确; ABD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 提出 “天行有常 ”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天行有常 ”是荀子的主张; 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荀子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 (顺从 )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
4、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AD是评价法家的学说,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强调法治,抑制民权; C是评价墨家的学说,墨家主张尚贤; B是评价道家的学说,道家崇尚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因此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老子 儒家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思想的有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兼爱、非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
5、解能力。 是儒家孔子的主张; 是儒家孟子的主张; 是墨家墨子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下列对汉武帝时期兴办的太学的认识,不符合史实的是 A它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B它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传统 C它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社会风气 D它阻断了社会中下层人士入仕机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D指的是士官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ABC值得死有关太学的作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太学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
6、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 “朱子高于孔子 ”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加科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解材料的能力。 C表述错误,影视董仲舒; D表述不科学; A心学是王阳明。所以 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王阳明 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朱熹:发明本心 B陆九渊:格物致知 C王守仁:致良知 D程颐、程颢:心外无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A应是王阳明; B是朱熹; D是王阳明;所以 C正确而。
7、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王阳明 以下表述与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不符的是 A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B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 D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作者是顾炎武; ACD都是黄宗羲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项手工业工序示意图(局部)。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根据图片中的斩竹漂塘,可知是造纸术;
8、BCD与图片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造纸术 某电视剧摄制组要拍摄一个三国的战争场景,根据史实判断道具选择不正确的是 画有地图的作战图纸 一本刻在竹简上孙子兵法 能够自动爆炸的地雷 一个当时民间流行的军事指南装置 指南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地雷的发明是在明代。指南龟是宋代;所以 D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指南针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 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9、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通过图片字体的摸样可判断是篆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篆书 下列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 B拘泥于景物的逼真摹写 C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D特别讲究布局构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中国山水画不拘泥于景物的逼真摹写,所以 B表述错误; ACD表述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绘画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战国中叶的三百多首诗
10、歌 B诗经的句式和韵律比楚辞更灵活和独特 C诗经中的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 D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多首诗歌, A错误;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D错误;诗经的句式一四言为主,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 B错误;所以 C争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 。 ”与 “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
11、游 D辛弃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学士词 ”中学士是指苏轼,属豪放派的词人,与之相符的只有南宋的辛弃疾,李煜、李清照主要属婉约派,陆游主要是诗人。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词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事物发展历程的概括表达能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使主流文学表达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一趋势即 “平民化 ”。因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中国
12、古代文学发展趋势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的两个明显趋势是 A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B 地区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集团化、强国单边化 D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的两个明显趋势是 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所以 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世界
13、银行的运行 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世界经济 ”的关键词,可知 D于此无关,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集团, ABC是世界组织。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5世纪中期到 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 “探索的时代 ”、 “发现的时代 ”、 “扩张的时代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 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美洲的发现证实了 “地圆学说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
14、的识记能力。 “探索的时代 ” “发现的时代 ”、指的是新航路开辟; “扩张的时代 ”指的是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 没体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航线 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法国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D葡萄牙、荷兰、法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审题,题干中的 “先后顺序 ”,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三次英国荷兰战争, 1652-1654; 1665-1667; 1672-1674;英法七年战争 1756-1763. 点考:新
15、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世界殖民霸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促进 17世纪末 18世纪初世界市场粗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新航路开辟和 “商业革命 ” B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D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A是开始形成; B是形成的方式途径; D是政策推动的作用; C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
16、发生的条件不包括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的进行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D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不是条件。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条件 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 “把机器应用于一个 国家 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下列对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
17、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 “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体现了 D; ABC 材料没体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工厂这种组织形式决不是新出现的。 但是在 18世纪之前,工厂从未成为典型的形式。 只有需求扩大到足以让所有人口消费大规模工业产品时,工厂制才成为典型形式。 ” 这一观点主要说明了 A工厂制为垄断组织的产生提供可能 B市场扩大推动英国开始采用工厂制 C世界市场扩大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的扩大推动工厂制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只有需求扩大到足以让所有人口消费大规模
18、工业产品时,工厂制才成为典型形式。 ”可知 D 正确;ABC材料没体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原因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A轧棉机、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 C电灯泡、轮船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A中的内燃机、 C电灯泡、 D电话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B蒸汽锤、铁路设备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成果 在今天中国市场上, “西门子 ”的家电和通讯产品到处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 嘉兴 中高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