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余姚市余姚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浙江余姚市余姚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浙江余姚市余姚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浙江余姚市余姚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刘禹锡竹枝词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温庭筠烧歌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作品反映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刀耕火种是当时主要耕作方式 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江南已成为经济重心 缓解了人地矛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 刀耕火种是当时主要耕作方式的内容是我国刚进入文明时代的农业发展表现,刘禹锡是唐朝的诗人,此时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方式已经形成,所以第一项错误。江南成为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期,所以第三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
2、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的特点 1876年 6月 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 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 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 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 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 答案: B 试题分析: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以 A 项错误。中国的民
3、族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所以 C项错误。 D项内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状况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 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 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B有人在谈论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 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会 D读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 答案: A 试题分析:歌女红牡丹是中国近代史第一部有声电影,它上映的时间是1931年,所以与题干中的时间 1918不符合,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电影的发展 “葡萄牙
4、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 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 A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 B亚洲、非洲、美洲的黄金储量丰富 C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欧洲人聚敛财富的强烈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问题,所以排除 A项。 B项内容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排除 B项。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实质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不是为了聚敛财富,所以排除 D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
5、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1523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 “要感谢上帝 ” 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玉米原产美洲,不是欧洲。玉米不是非洲的物种,所以 BC 两项也是错误的。西班牙的殖民方向是美洲,所以玉米是它从美洲运来的。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在某一历史人物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 “它
6、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位人物是 A牛顿 B瓦特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解决的突破口是材料中的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句话表明这个历史人物他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所以答案 :选择 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万能蒸汽机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 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 C英国成为 “世
7、界工厂 ”的问题 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不是以英国为主导的,所以排除 A项。二战世界的中心不再是英国,所以排除 D项。图片上的信息反映出来的信息应该是英国成为世界国家工厂的问题,是世界中心, B不无关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世界国家工厂 19世纪上半期 ,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 “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 ,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
8、技(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为错误项,与材料内容不相关。 C项也是错误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火车发明后各阶层人平等的同坐火车,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秩序,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影响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 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帝国主义形成 垄断组织产生 世界被瓜分完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前提条件,所以第 项在第 项
9、前,故排除 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产生,然后在垄断资产阶级的主导下一些国家的垄断阶级建立了帝国主义政权,并且在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 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 国 德 国 英 国 法 国 日 本 46、 2 40、 6 28、 4 16、 5 8、 4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
10、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解决的突破口是材料中提供的时间, 1929年至 1933年,是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战后发生经济大危机的时间段,所以在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的前提下,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上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的影响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
11、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 “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 “过剩危机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反映出这方面的内容。 C 项是错误项,所以排除 C项。 D项材料内容理解错误,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的影响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 20世纪 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
12、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C 试题分析:右图反映的是在一战后的 1929年至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后,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斯福与农民对话,在此背景下他们的对话内容应该是压缩农业种植面积,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 20世纪 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的有益探索是 A图一:胡佛村, “自由放任政策 ”的深渊 B
13、图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股票的卫士 C图三:失业保险卡,生活有保障 D图四:挖沟渠,以工代赈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的 “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 ”,备选项中只有 D项符合题干要求,其他三项都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这段话表
14、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 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某些措施损害了某些资本家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但是罗斯福新政拯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A项内容与材料中的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不符合。B项为错误项,与史实不符合。 D项也是错误项,与史实不符合,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某报以 “新陈 代谢 ”为题刊文: “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
15、育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 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 1898 1900 B 1901 1911 C 1912 1927 D 1928 1937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诸多变化,所以答案:选择 C项。 A项内容应该是义和团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的,所以它之后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 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 “割资本主义尾巴 ”,女主人公菊香说: “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 ”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
16、 20世纪 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初期 D 20世纪 70年代末 答案: D 试题分析: “割资本主义尾巴 ”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现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所以材料内容反映应该是这个时期的现象,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 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 0% 消费水平 农村 8 9% 城镇 4 5% A社会主
17、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时间是 1979年至 1984年,此时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面开始,但并不是还没有开始,所以 AC 两项错误。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是我国人民收入的增长率,并不是物价水平,所以 D 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吕氏春秋: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内容反映的是由
18、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当时的耕种者开垦大量的 “私田 ”,从而致使公田荒废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井田制的崩溃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到这个内容。 B项不仅与材料内容无关,也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史实不符合,所以排除 B 项。 D 项也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的特
19、征 周杰伦青花瓷 “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歌 词中青花瓷烧制工艺出现的时间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唐朝制瓷业的主要作品是青瓷与白瓷,不是青花瓷,所以排除 A 项。宋朝的代表瓷器也是白瓷,明朝出现的瓷器是五彩瓷,青花瓷出现在元朝,是中国进入彩瓷时代的标志,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的发展 国语 论语中说: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答
20、案: D 试题分析:周朝时期政府实行 “工商食官 ”的政策,即是手工业者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为官府服务,官府统一管理,并发给一定的酬劳,故答案:选择 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周代手工业的发展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 “近代的前夜 ”。下面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论点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B世界白银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 “小户 ”“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 ”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材料中的 “近代的前夜 ”的真正含义,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即是中国当时出现了与世界发展潮流的现
21、象,即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A项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B项只是对外贸易的表现, C项只是手工业发展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问题,这两项都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称为 “茶神 ”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 “若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 ,一也。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 ,邢不如越 ,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 ,邢 不如越 ,三也。 ”据此可知 唐朝形成青、白两大制瓷系统 作者相对推崇越州青瓷 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时期白瓷产量不如青瓷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 余姚市 余姚 中学 下期 第一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