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吕思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中说: “凡事大祖的子孙,他都有收恤他的义务;这许多人,也都有尊敬他的义务;那么,有了一个宗子,就把从始祖相传下来的人都团结不散,而且历久不敝了。 ”这段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嫡长子继承制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所谓宗法制就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特点有:嫡长子继承
2、制;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周王居于绝对的大宗地位。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大的特点。题干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历史作为一种认识的客体可以被 人类认识,但认识的主体需要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下列评论符合此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B列强侵华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C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但阻碍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D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消极抗战,但对抗
3、争胜利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观的认识与应用。分析选项, A表述有误,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不合史实; B正确; C“但阻碍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过于片面; D“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消极抗战 ”表述有误,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所以应选 B。 考点:历史研究 历史观 历史观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强调: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明 A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
4、结合的产物 C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思想完全适应 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 的新形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与评价。依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材料主要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分析选项, A 项符合题意; B 表述不准确; C 正确,但不合题意; D表述不恰当 “完全适应 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 ”。所以应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
5、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对毛泽东思想的 评价 下图为某一少数民族地区 1953年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场景,被推选出来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女代表激动地说:你们有什么意见,我都帮你们带到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体现 D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此题要注意正确分析题干的要求,不是民族区域自制的问题,而是反映人民当家做主的问题。分析选项, C项最为准确,所以应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民主原则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奥巴马今年 3
6、月 19日至 26日首次访华,引起中外媒体极大关注。 43年前,尼克松总统将要访问中国公告的发表,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下列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的愿望 B美国主动放弃了 “孤立 ”中国的政策 C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D改善两国关系是中美双方共同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题目反映的的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历史背景。分析选项, 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B不合史实,美国由于陷入越战泥潭及与苏争霸处于不利地位及经济实力下降,不得不与中国改善关系;C表述错误,处于劣势; D符合史实,所以应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
7、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放弃自己的私事,多年来蒙受抛弃家人的耻辱,自己忙于用所有时间为你们做事,像一个父亲或长兄那样来看望你们每个人。敦促你们对美德进行思考。 ”材料中赞美的古希腊哲学家曾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城邦的动物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这为哲学家是雅典的苏格拉底。由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致使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针对这种情况,苏格拉底提出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A是智者学派的主张; D是亚里
8、士多德的思想。所以应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美国阿肯色州在 1981年通过一个法案, “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的时间教神创论 ”。据一期科学杂志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 “人类从其 他物种演变而来 ”的美国人大概各占 40% 否定进化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以上现象说明了 A神创论在美国仍居于统治地位 B进化论已完全战胜神学创世论 C科学的普及任重道远 D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已无分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历程。从材料可知,在美国,人们并不完全认同进化论,神创论还有很大的市场。分析选项, A表述错
9、误; B表述过于绝对; C 符合题意; D不合题意 “支持和反对 人类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 的美国人大概各占 40% 否定进化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所以应选C。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达尔文与进化论 有人说人类有史以来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增加了人类的臂力,第二次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伸展了人类的脑力,使人类拥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下列有关这两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科学与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为一体 电子计算机能够取代人脑 动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都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
10、要考查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的成就。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很明显第 错误,电脑虽然发达,但仍然是无法取代人脑的。故含有 的均可排除,即排除 A、 C、 D三项。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科技的成就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下列符合上述创作精神的时代背景是 A工业革命的扩展造成了两大阶级的严重对立 B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危机 C法国大革命后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动荡之 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主义艺术。从题干材
11、料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可知指的是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现代主义美术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的全面危机。其创作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大胆使用各式各样的新材料来表现主题。所以应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美术的辉煌 现代主义美术 下侧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被彻底推翻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变化 C革命目标是打倒列强推翻清政府 D国共合作是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运动。从图片的内容可知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情况。结
12、合所学,北伐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致使国民革命最终失败,出现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但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一成果是国共合作的成就,故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 下图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叶浅予先生叶浅予自传中的一幅作品 清末遗童。先生用淡淡的白描手法不露声色地回忆起 A清政府的腐朽没落行将就木 B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火绵绵 D南京国民政府的 “男子剪辫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俗的变迁。从漫画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情景。
13、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化的新陈代谢 写道: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形而上的比较。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派君主立宪的理想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而破灭 B东西方文化主要存在 “形而上 ”和 “形而下 ”的区别 C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 制度 文化层面的过程 D辛亥革命反映了向西方学习已由器物楔入到制度层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
14、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努力,先是看到西方的坚船利炮与技术,以林魏、曾李为代表,这时处于器物的阶段;接着是维新变法和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与共和政体,以康梁、孙中山为代表,这时上升到制度层面;但二者都有达到目的,故又出现了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以陈李为代表,转向 “文化心理层面 ”。分析选项, C项表述最为准确,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师夷长技 ”、 “中体西用 ”与维新思想 “师夷长技 ”、 “中体西用 ”与维新思想;近代思想 解放的潮流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三民主义的内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
15、内容 中国政治史中写道: “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 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 ” 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诸子思想。从材料的内容可知,省略的思想流派应是法家。法家主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今世胜过前世;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主张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法家的思想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
16、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 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D门下省单独决 策国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皇帝发出的命令也要政事堂副署,否则则为不合法,下面的机构可不执行。这实际上说明,唐朝时候,皇帝的权力受到一丁点制约。分析选项, A表述错误; B符合题意; C表述错误,中书省负责国家政令的草拟; D错误,在皇帝的旨意下,门下省负责国家政令的审批。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朱子语类: “格物须是到处求 ,博学
17、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辩之 ,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 ,亦恐有见错处 ,不可执一。 ”上 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知行合一 ” B “发明本心 ” C “格物致知 ” D “存天理,灭人欲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程朱理学。依据所学可知,“格物 ”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 “致知 ”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故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 “格物所以致知 ”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应选 C。
18、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程朱理学 宋明时期我国文化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理学使人们的思想日益僵化,而文学艺术则争奇斗艳,充满活力。 “文学艺术争奇斗艳 ”反映了宋明时期 A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B文化专制政策禁锢士人 C西方文学艺术大量传入 D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依据所学可知,宋代的时候,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词得到迅速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A、 B、 C表述错误。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宋代词的繁荣 下图是
19、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观察邮票,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正式对峙 B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资政新篇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D太平军目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治国纲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正式对峙;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的治国纲领;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分析选项, C项正确,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
20、的过程中,在 “抗拒 ”与 “接受 ”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 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 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分析材料可知,著名学者钱乘旦在材料中所说的 “它 ”应是指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指导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即 “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故应选 A。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师夷长技 ”、 “中体西用 ”与维新思想 “中体西用
21、 ” 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 “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 自道光以来 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 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 ”其中 “割台湾 ”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C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侵略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屈辱马关条约,中国割地( “割台湾 ”等)又赔款,丧失更多的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
22、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012年 11月 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实现 “中国梦 ”的昨天,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B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C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 D “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故民权主义就是指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国。分析选项
23、, A正是民权主义方面的内容; B属于民生主义的内容; C、 D属于民族主义方面的内容。所以应选 A。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三民主义的内容 综合题 ( 13分)从 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湖北等省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陆续推行 “省管县 ”体制改革。历史上对 “县 ”的管理经历了由皇帝直辖到归属地方管理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四川 内江市 隆昌 中高 下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