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西南昌市八一洪都麻丘三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西南昌市八一洪都麻丘三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西南昌市八一洪都麻丘三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西南昌市八一洪都麻丘三校高二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人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A项是孟子的性善论。 B项是孔子所独有的 “有教无类 ”思想。 D项是法家思想。 C项是三者的共同追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2、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状态和资产阶级的实力问题,只有到了启蒙运动时才将矛头对准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不是三者的共同点, 是共同点。选 A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 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画
3、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 三权分立学说 君主立宪学说 自由平等学说 人民主权学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美国的政府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英国、德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故本题选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马丁 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
4、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马丁 路德打击天主教会势力的统治,但并不是反对宗教信仰,故 AB两项错误; D项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人人可以理解圣经,不需要教会势力干涉,就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 C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 “自由三剑客 ”。主要是因为他们 抨击天主教,提倡 “民主共和 ” 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强调理性 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5、该题考查的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思想的共同点。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并不主张共和,故 可以排除, 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共性 2010年 12月 10日北京日报:元杂剧赵氏孤儿具有世界声誉,起始于1755年法国文豪伏尔泰将其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法兰西剧院公演,演出多达 190多场,盛况空前。伏尔泰多才饱学,下列不属于他倡导的内容是 A生而平等 B天赋人权 C信仰自由 D民主政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启蒙运动代表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主要观点有: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项 “天赋人
6、权 ”不是他明确倡导的内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 三权分立学说 君 主立宪学说 自由平等学说 人民主权学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启蒙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时代的影响与运用。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美国按照三权分立组织联邦政府,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所以 两种学说不可能真正实践的。故本题选择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的影响 某古希腊先哲非常尊重他的老师,但对老
7、师的观点又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的名言,他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C创立了逻辑学 D哲学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贡献,属于基础识记类题目。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是泰勒斯,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故 A项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的思想家是苏格拉底,故 B项错误; C项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贡献,符合要求; D项中哲学思想体现人文精神的现象从智者运动时期的普罗塔哥拉时期就已经开始,所以也不是他的贡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
8、多德的思想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 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 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 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思想内在联系的理解。 ABD三项中的内容都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 C项中的两种思想是基本上对立的,更不可能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 有学者说: “若就经济角度而言, 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 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9、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判断。 18世纪英国在经济方面的领先肯定是首先发生工业革命这方面;而此时的法国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则无疑是指启蒙运动的高超。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表现 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 孔子的 “仁 ”“礼 ”主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忠义思想来源的理解。 “忠义 ”思想是古代传统文化中很典型的一种
10、性格,主要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宋明理学。而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显然是抨击传统儒学的。所以 肯定不是它的来源,通过排除,即选择 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忠义思想的来源 有学者指出: “17世纪正是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开始改变人类的认识和思想的时期。 ”此时 “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 ”主要归功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发展原因的分析。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是要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题中提到的时间是 17世纪,显然 AD两项不符合;而 17世纪启蒙运动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与
11、题中的 “大踏步前进 ”的程度不符,故选择 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影响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 ,或者把天地抱在屋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 反映出追求世俗人生乐趣的愿望 与禁欲主义主张相矛盾 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说明了人们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材料中突出的是 “凡人的幸福 ”,即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不符合材料,排除后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
12、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 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材料的意思是真理需要验证,而且要一步一步地推理出来。材料强调要理性地对待一切,考查的知识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 C的表述与材料最接近。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
13、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 AC 排除。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理学的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也即是封建伦理道德,因此正确答案:为 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核心内容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 “仁政 ”学说 B “天人感应 ”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 ”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
14、追求的个人性格。 “忠义 ”是儒家推崇的重要伦理道德准则,但那主要是为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这是理学根本的思想。根据宋明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三纲五常,可知 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核心内容 “彼汾 (汾水 )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 ,美如英。 ”此文应该出自于诗经中的 A雅 B颂 C风 D周颂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诗经的内容。从引文中的 “汾一方 ”、 “采其桑 ”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汾水一带地方上的下层普通民众的生活情景,属于地方民歌的范畴,故属于风。而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考
15、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 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C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D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其中 A属于屈原的离骚; B项为唐诗, C项为宋词, D项为元曲;题目要求体现宋代文学特色,首选宋词,故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宋词 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
16、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几位思想家观点的认识。理解时必须要结合该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孟子处于战国时期,其 “民贵君轻 ”思想的本意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所以 A、 C两项错误。董仲舒处于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D项错误。任何思想都是某一阶段历史特征的反映,故 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各阶段儒学思想观点比较 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西 南昌市 八一 洪都麻丘三校高二 10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