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被分封的对象绝大多数为王族。这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要体现。故本题应排除 A、 C、 D三项,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 “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 B联邦制 C
2、代议制 D三权分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美国的宪政制度 ”“美国 有两重 政府 ”“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即可选出 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联邦制 有人说: “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 石头、剪刀、布 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形象贴切地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B非常正确地讲出了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实质 C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D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是相互制约的,不能等同于 “石头、剪刀、
3、布 ”中的 “一物降一物 ”。故排除 A、 B 两项,选择 D 项;三权分立中明确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归属,故 C项中 “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 ”的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三权分立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 “社会持续动荡 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即可选
4、出 C项;题目中未涉及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也未涉及兴民权的作用,故排除 A、 B、 D三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影响 公元前 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的顾问抱怨: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这反映了当时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愈发尖锐 B公民法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C应该抓紧健全直接民主政治 D急需进一步扩大帝国的疆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公元前 27年罗马帝国建立 ”“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统治 困难 ”可知当时古罗马帝国推行的公民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故本题应选
5、B项;公元前 449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效缓和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故排除 A项; C项应为古希腊的状况,与题目中的信息 “罗马帝国 ”不符; 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 “罗马帝国建立 ”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公民法的缺陷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 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 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
6、点,故第 项的表述正确;由题目中的信息 “十二铜表法 成为后世法典 的典范 ”可知第 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第 项应为万民法,第 项应为民法大全,均与题目中的信息 “十二铜表法 ”不符,故排除。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 A重视维护帝国统治 B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C力图缓和民族矛盾 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不断发展完善 ”即可选出 D项;罗马帝国成立于公元前
7、27年,远远晚于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时间(公元前 449年),故排除 A项; C项应为万民法,与题目中的信息“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 ”不符;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 的统治,故排除 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有誓词称: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土匪军阀 帝国主义 总理遗命 ”即可选出 C项; A项与题目中的信息 “总理遗命 ”不符; B、 D两项均与题目中的信息 “土匪军
8、阀 ”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的侵略特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 、 、 、 项分别为 1895年马关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和 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
9、的选民数从 48 8万增加到 80 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 2%增加到 3 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 B城市工人 C工业资产阶级 D农业工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工人和贫民等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故排除 B、 D两项,选择 C项;贵族阶层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就已获得选举权,与题目中的信息 “1832年 新获得选举权 ”不符,故排除 A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
10、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符合其 “有所不为 ”的是 A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B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C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D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即可选出 A项;B、 C两项应属于 “有所为 ”,故排除; 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 “美利坚 人民不受其害 ”不符。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华盛顿 先贤祠,从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 1791年起,这里成为了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 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 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
11、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命令。以下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两百多年来法国人才济济 B法国人民不怎么喜欢政治家 C法国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对思想文化的尊重是法国不断前行的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安葬在先贤祠的 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 11人是政治家 ”即可选出 D项; A项的表述由 D项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 “最准确 ”不符;题目中未涉及法国人民对政治家的态度,也未涉及法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故排除 B、 C两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影响 “英格兰民族的聪明智慧最大程度地表现为英
12、国的宪政。 它既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 ”下列体现 “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 ”的是 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议会和政府相互制衡 英王是政府首脑,可以任免内阁成员 议会居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可以弹劾政府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议会掌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第 项的表述正确;内阁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为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故第 项的表述正确,第 项的表述错误;议会和政府之间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故第 项的表述正确。本题应选 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
13、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 ”这个 “政治奇迹 ”最有可能是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 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 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人类历史的首创 ”即可排除晚于美国的 C项和晚于英国的 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 “幅员辽阔 ”即可排除 A项,选择 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
14、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周推行宗法制,该制度的最大特点为嫡长子继承制,即由正妻的长子继承财产、土地和爵位等。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个人观念淡
15、漠 D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信息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 ”体现了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观念的影响。故本题应选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A有利于监督 周王的权力 B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西周的王族与异姓贵族联姻可以加强双方间的联系,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故本题应排除 B项,选择 D项;西周的国王高高在上,故 A项中“监督 ”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儒学地位的变
16、化,故排除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宣扬君权神授 C树立专制权威 D制造暴政依据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皇,古为上天 ”“帝,生物之主 ”即可选出 C项;题目中未涉及秦始皇的功绩、君权与神权的关系等史实,故排除 A、 B两项; 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 “光明 ”“兴益 ”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 “始
17、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确定了后世 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该体制为后世的封建王朝所沿用。故本题应选 A项;郡县制开始推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推行于西周时期、军功爵制开始推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均与题目中的时间 “秦始皇时期 ”不符,故排除 B、 C、 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
1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 韩非子 物权中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 “要在中央 ”政治构想是 A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D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 “要在中央 ”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这应为秦朝的郡县制。故排除 A、 B、 D三项,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B中央的权力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省 济宁市 任城一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