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哲学思想不一定都是科学的, 表述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正确;哲学研究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不提供具体的认识方法,故 说法错误。 考
2、点: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 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 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 “地球一直处于 震动状态 , 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本身说法错误,排除;客观实在性是物
3、质的唯一特性, 本身说法错误,排除;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 的常态,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确;对地震中长期的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说明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该观点( ) 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认为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4、,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题干中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是错误的, 当选;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工作,这是人提前设计好的程序,不是电脑自生的功能,故题目观点否认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当选; 与题目说法无关; 与题目观点不符。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漫画表明( )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C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 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
5、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说法错误; B对同一事物人们有共同认识也会存在不同认识,选项说法错误;漫画中不同的人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C正确, D与漫画不符。 考点:不同考查真理是客观的。 古诗云: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 B 试题分析:诗中 “亲到长安有几人 ”一句可看是实践出真知,实践
6、决定认识。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干蕴含的哲理一致,正确;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和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 知,体现联系的观点,与题意不符;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依法每 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从哲学角度看,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这是因为( )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静止是无条件的,相对的 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 B C D 答案: C
7、 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获得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错误;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 本身说法错误;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是因为人口生育情况会发生变化, 正确;开展普查从实际出发获得认识,使主观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正确。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世界的本质。 尽管科学家考古发现证明, 2012年 12月 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一个周期的终点,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但仍有很多人相信末日论, “末日产品 ”、 “末日旅游 ”如 火如荼,但当 2012年 12月 22日的真正到来,才宣告布莱恩 达
8、莫托的 2012玛雅末日彻底破产。上述材料表明(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错误的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消亡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12 玛雅末日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经过实践检验是错误的, 正确;在末日说的引导下,商家推出了末日产品、末日旅游等,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不是人脑自生的, 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人们获得认识不仅可以通过实践,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他人的间接经验,
9、说法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天灾不由人 ”,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抗灾不由天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故该观点坚持了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正
10、确; AB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心动不如行动 ”,主要体现了( ) A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故 “行为 ”即付诸于实践是最终目的, D正确; 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孔子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 ”这段话体现哲理是( ) 认识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不能轻信别人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 来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孔子说: “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到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 ”以前和今天对人的态度不同,体现了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正确;今天对人的态度,需要考察人的行为才相信他说的话,即认识与经过实践的检验, 正确; 不是哲学道理,且与题意不符;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除了通过实践外,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
12、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但在凹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却小于或大于 180。这表明真理具有( ) 客观性 条件性 物质性 具体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度的真理在凹凸面上则是谬误,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正确; 与题意不符; 不是真理的特点,说法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
13、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 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匠人、农民、根雕艺术家 ”面对同一根弯曲的树根有不同的认识,说明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 A正确;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 B说法错误; C“必不相同 ”过于绝对,错误;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14、化。我们党对 “包产到户 ”的认识也经历了从 “允许包工、包产到组 ”到 “规定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 30年不变 ”,再到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 包经营权 ”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有可能会成为谬误, 本身说法错误; 强调的真理是什么样的认识,材料侧重于真理的发展、变化,选项与材料不符;我国对农村土地改革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
15、变化,是人们认识的深化与发展,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012年 4月 7日,首届菠萝科学奖在杭州举行颁奖典礼。 “菠萝科学奖是一场向好奇心致敬的盛宴,是好奇心指引人类走向一 个又一个科学研究,也是好奇心让人类在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活到了现在。 ”菠萝科学奖总监王丫米说。人类的 “好奇心 ”说明( ) 意识活动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幻想变为现实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好奇心指引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科学
16、研究,揭开人类一个有一个的疑团,实现了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正确;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们不断进行科学研究, 说明科学创造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正确;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通过实践才能把人头脑中的东西转变为现实的东西, 说法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看( ) 夸大了运动绝对性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符合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 否认了事物的运动,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庄子的意思是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它夸
17、大了绝对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 正确;其观点是相对主义诡辩论,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 错误;该观点不是否认事物的运动而是夸大事物的运动, 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范蠡曾对越王说: “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易传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它们共同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意识具有独立性、客观性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认识要跟上时代发展不能僵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按规律办事相结合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认识与意识,旨在考查根据所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题干有两句话, “与之俱行、与
18、时偕行 ”都体现了与时俱进,主观要符合客观的思想, 正确;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是主观的, 本身说法错误;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梦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梦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 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归根到底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但是,如果没有被反映的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内蒙古 包头市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