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孟子 告子载: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 )”这段材料反映了( )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进期的群雄并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下 “礼乐征伐 ”自天子出的现象,表明了当时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如三次不朝见周王就会被周王率领其他诸侯讨伐,这是由于分封制中规定的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而导致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 1923年,陈独秀
2、说: “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 “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指 (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本质意义的掌握。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陈独秀所说的 “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是无产阶级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的影响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 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
3、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内容。 A项与红军长征的史实不符合,所以排除 A项。 C项表述本身错误,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D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前部分正确,后边对革命前途问题认识不正确。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红军长征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
4、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九一八 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线形成的过程。材料中的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表明材料内容出现时国共两党还没有正式合作,材料中的 “红军 ”字样表明应该是在长征开始以后,所以排除 AB两项。 D项内容是国共正式合作的时间,与材料要求的最早出现不相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线的建立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 “吸引了一个美
5、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延安在抗日战争期间是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取得了重大的抗日成果,是真心抗战的中国民族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共的敌后抗战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
6、,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年 8月到1949年 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批,其中有 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依据材料的时间反映出来的背景来 分析解决。材料中的时间是 1948年 8月,此时的解放战争将要进入到战略决战的阶段,国民党的失败已经成为了定局,所以答案:选择 A项。 B项为错误项。 CD两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件,所以排除这两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
7、革命 第一届政协会议 这一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 ,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点 .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 ,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 ,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 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缺少中共领导这个内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以排除 A项。 BD两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是民族制度与代议制度,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
8、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重大作用是( )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加强了立法工作 C推进了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的相关问题。材料内容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法制建立出现了新的局面,这是与中国的经济建设相关联的,并且题干要求选择的是重大作用,不是次要的作用。 BCD与 A项相比作用都不如 A项重要,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的
9、建设 “一国两制 ”构想不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中国和邻国边界问题 答案 : D 试题分析:中国的 “一国两制 ”首先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后来首先成功实践于解决香港与澳门问题,所以 D项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 ”的作用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 20世纪 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 “领袖 ”的史实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
10、越南发动 “特种战争 ”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后的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美国领导西欧对抗苏联领导的东欧,美苏冷战主要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进行非战争的对抗, AB两项都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不能体现出来 “领袖 ”的特点。 D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材料叙述的是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争霸 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 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答案: B
11、 试题分析: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表明了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占据合优势,所以 AC 两项不正确。 D项也不准确,美国只是稍胜苏联一筹,后来苏联实力增强,在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过程中占据优势。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争霸 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 拉弗贝在 20世纪 70年代说: “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 ”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 )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表明作者认为冷战并不是美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事件,言外之意是还有比冷战更光辉的事件
12、,即是热战。备选项中 AB都是冷战的表现,所以排除 AB两项, D项中东战争与冷战无关。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 “政治大国 ”迈进的步伐。 1991年 4月借 “海湾危机 ”,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 12月提出 “争取在 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由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此后它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13、,开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以日美关系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外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与现实史实不符合,现在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局面,所以排除 A 项。世界多极的表现是六极,第三世界算是一极,但不是三极,所以排除 B项。 C项与史实不符合,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
14、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 “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 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 )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失败却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法国的社会生产力并没有发展到足以战胜资本主义的程度,故列宁有材料中的言论。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巴黎和会规
15、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却拒绝了中国人民收回日本在一战期间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弱国无外交 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中国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D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叙述的是一战后同为战胜国的中法两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不同命运,这种现象由于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同而导致的。当时中国是列强的半殖民地,而法国是殖民国家,所以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弱国无外交。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巴黎和会的内容 右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 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
16、角,之所以能出现这个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 A学生的示威游行 B工人的广泛参与 C商界的积极响应 D北洋政府主动配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片上反映出来的信息是五四运动取得的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运动成就的原因。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学生,后期主力是工人阶级,他们罢工引起了当时反动政府的重视,从而取得了图片中反映出来的成就。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成立 五四运动的成就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 ,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
17、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项明显错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的,不是民主制度,所以排除 B项。 C项是材料现象的表象内容,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问题,所以排除 C项。 D项是无关,材料中并未涉及到这项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官制的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 “金榜题名。 ”有的人说: “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 “畏法度者快活 ”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
18、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C项错误,封建社会的法不是真正的 “法律 ”,法律是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所以守这种法律是不会快乐的,这种法律不可能是快乐的源泉,故排除 C项。 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万钢的回答 “畏法度者快活 ”表明了他对专制法律的服从,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专制主义的加强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
19、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 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朝建立初期丞相权力过大,威胁到了专制皇权,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所以明清是不存在丞相制度的,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但她 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 ”指的是 A古代中国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埃及 答案: B 试
20、题分析:古罗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不符合材料中所说的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所以排除 C项。古代中国与古埃及都不是西方国家,所以排除AD两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制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说: “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这一名言揭示了古希腊公民 A把城邦利益置于首位 B在城邦中处于奴隶地位 C没有个人自由缺乏个性 D从事商业且生活水平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制的掌握情况。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城邦文明条件下公民的个人利益服从城邦整体利益的现象。 B项为错误项,奴隶公民是两种不同的雅典人。 C项与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广东 汕头市 潮师高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