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之所以说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因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近代化的表现有经济、政治和思想等。 A项农奴制改革的特点,不是重要转折点的原因; B项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农奴制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根本上推动了
2、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项排除。 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D项正确;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点评: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对其近代化的影响。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启动于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 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
3、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同西方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俄国 1861年改革为其走向现代化准备了条件。此处的 “条件 ”主要是指( ) A农奴受到农奴制的束缚 B废除了农奴制 C增强了军事力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而且农奴制是具有阻碍作用的,是俄国落后根源所在, A项排除, B项符合题意; C项说法正确,但不
4、符合 “主要 ”之要求; D项说法错误,并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正确选项为 B项。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 点评: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近代化在俄国出现是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说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不过改革的不彻底性影响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注意题干中的 “最有利 ”的限制词。
5、 A项内容为俄国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 劳动力; B项 “无条件 ”说法错误; C项 “摆脱 ”说法错误;改革后土地仍掌握在地主手中,农民可赎买份地, D项 “赎回 ”说法错误。故正确选项应是 A项。 考点:二一九法令 点评:本题解答过程中的特别要注意 D项。区别赎回与赎买的含义。 “臭名昭著的 解放 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认为: “解放 ”是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主要是因为( )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
6、: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掠夺性的局限性,应从二一九法令的内容角度入手分析。 A项是政治地位的提高,不符合题意; B项体现了掠夺性,符合题意; C项改革不彻底性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这应是欺骗性的体现。正确选项为 B项。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点评:对改革的评价要结合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去分析,从而把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充分认识到改革在社会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高考考查一般结合具体的史实或从采取的措施带来的后果中,创设新情境去辨析原因 、性质、影响等。 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 )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1861年改革 A B C D 答
7、案: C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改变了社会性质,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 正确;王安石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而且结束是失败的, 不符合题意;阿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不符合题意; 1861年改革后,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C项。 考点:综合考查中外重大改革的共同点 点评:俄国 1861年改革。从内容上看,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状况、工业革命的发展、改革派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影响、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 “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和评价以及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
8、表现、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评价等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同时注意纵向联系的考查,如与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他的重要改革对比考查;横向联系的考查,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改革 对比考查。 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 ,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 ,” 在随后的改革中 ,化解农民敌对悄绪的措施是(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使农民处于村社的严格控制下,激化矛盾,不符合题意; B项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不利矛盾的化解;
9、地主仍占有土地,不能解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不能化解农民敌对情绪;宣布农民无 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利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符合题意, D项正确。 考点: “二一九法令 ”的内容 点评:本题解答关键抓住 “化解农民敌对悄绪的措施 ”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逐项排查。 2005年 6月 8日莫斯科为一座塑像的落成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在仪式致辞中提到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座塑像是 (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 D
10、 试题分析:伊凡四世 瓦西里耶维奇生活年代是 16世纪( 1530年 8月 25日1584年 3月 18日),这是农奴制的形成,排除 A项;彼得一世生活在 17世纪末至 18世纪中期,是农奴制强化的阶段,排除 B项;亚历山大一世在 1801年 3月 23日 1825 年 12月 1日在位,也是处于农奴制强化阶段, C项排除;由 “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 ”分析可知是亚历山大二世,因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解放了俄国农奴,故 D项正确。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点评:本题以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 革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重大历史事件
11、的再现能力。难度小,属于识记基础性层次。 列宁说: “1861年诞生了 1905年。 ”下列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 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B 1861年和 1905年俄国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C 1861年改革完成了 1905年革命的任务 D 1861年改革与 1905年革命具有内在的继承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通过时间信息,把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 1905年俄国爆发了革命,即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而两者的关系则是农奴制 “诞生 ”了 1905年的俄国革命。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改革并不彻底,
12、导致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酿成了 1905年革命,但毕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项正确; B项没有正确地对理解题干时间信息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 C项 “完成 ”说法错误; D项 “继承性 ”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 考点:亚历山二世遇刺 点评:尽管俄国 1861年改革不如革命彻底,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表现。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 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
13、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深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 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 的 “不再受 ”说法错误;改革废
14、除了农奴制,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说法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项。 考点:农奴制改革的作用 点评: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 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下列对俄国 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D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对改革的根本目的说法正确; B项是农奴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
15、;改革后俄国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政权,故 C项说法正确; D项 “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说法错误,实际上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家。正确选项为 D项。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点评:对改革的评价要结合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去分析,从而把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充分认识到改革在社会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高考考查一般结合具体的史实或从采取的措施带来的后果中,创设新情境去辨析原因、性质、影响等。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其主要依据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7.3 农奴制 改革 俄国 近代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