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韩非子载: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由此可见,韩非认为 “治天下 ”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礼乐秩序 D法制建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由此可见,韩非认为 “治天下 ”应重在依靠法律。 A、 B、 C都是儒家的治国理念,与材料不符,故选 D。 考点:中国古代 的诸子百家思想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还可以从材料
2、切入,考查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墨家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主张 “尚贤 ”、 “节俭 ”“非攻 ”等。 一位哲人说过: “这 (文艺复兴 )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但丁 马丁 路德 米开朗琪罗 达 芬奇 伏尔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人物。 马丁 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排除 、 ,本题选 A。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点评: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 1)文学:文学三杰 薄伽
3、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被誉为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 2)艺术:艺术三杰 拉斐尔圣母子、米开朗琪罗大卫、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下列美术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日出印象 B蒙娜丽莎 C向日葵 D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达芬奇的名 画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把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故选 B。 A、 C属于印象画派; D是现代主义的美术作品。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点评:文艺复兴在文学艺
4、术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 1)文学:文学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被誉为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 2)艺术:艺术三杰 拉斐尔圣母子、米开朗琪罗大卫、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要从源头上了解 “天赋人权 ”、 “人民主权 ”思想,我们最应该看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C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 “源头 ”二字,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个全面阐述了 “天赋人权 ”、 “人民主权 ”学说,故选 C。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卢梭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其思想主张有: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统治者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播
5、他;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 “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 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 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 “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是指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抓住 “在 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 B、 C、 D三项分别出现于 18、 19、 20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
6、史的 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故 A项正确。 考点: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点评:经典力学的意义: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具有科学的理论性和预见性; 为两次科技革命提供了自然科学理论的指导。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阅读了西风颂、巴黎圣母院、唐璜、悲惨世界等作品。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A批判现实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 文学成就。西风颂、巴黎圣母院、唐璜、悲惨世界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 D。 考点:近代以来的文学成就
7、点评:文学艺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 18世纪末至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种文学艺术流派应运而生。西方国家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文学作品由注重人类的情感世界转而开始揭示社会现实; 20世纪至今,西方文学以现代主义为主流,苏联出现了社会主义文学,亚非拉民族文学作品大量出现,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国国歌唱道 “三民主义,吾党所 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 ”这里所说的 “吾党所宗 ”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即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即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 “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故选 C。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 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
9、、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当时改革开放还未进行,与 A、 B、C项均不符合;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两次讲话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点评:
10、“文革 ”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 “文革 ”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 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世纪 70年代的中国也曾发生过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解放运动在当时得到了下列哪位人物的支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8年 5月,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A、 B、
11、C、 D四幅图分别对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故应选 B项。 考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点评:年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这场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枷锁对全党的束缚,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正确地坚持毛泽东思想,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和影响,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下图是献给祖国 62华诞的高科技礼品 。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征服太空,有能力将中国人从地球引力的束缚中暂时的解脱出来,去探寻宇宙的奥秘。最能证明我们
12、载人航天有 “能力 ”的事件是 A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70年 “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C 2003年 “神舟 ” 五号升空 D 2007年 “嫦娥一号 ”飞临月球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03年, “神五 ”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选 C。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新中 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 间 重 大 成 就 作 用 与 意 义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
13、最快的速度。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0年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 1983年 2002年 “银河 ”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高性能计算机开饭应用的重大突破 2003年 “神五 ”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被国际上称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的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C “东方红 ”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
14、后,科技取得重大成就。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故选 D。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还可以考查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制定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 3)主观因素: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4)人才基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5)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高。( 6)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
15、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 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 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表明:传统的农业(即第一产业)和制造业(即第二产业)人数下降,而服务、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即第三产业)快速增加。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选 D。 考点:第三产业兴起 点评: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竞争力提的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增加 了就业,扩大了市场,
16、改善了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1999年 12月,在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出了一位 “世纪人物 ”。该刊物称赞他为 “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弹和宇宙迷的开启者 ”, “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这位 “世纪人物 ”是 A爱迪生 B奥本海默 C爱因斯坦 D诺贝尔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弹和宇宙迷的开启者 ”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位 “世纪人物 ”是爱因斯坦。他是犹太裔德国人,遭到希特勒的迫 害而被迫移居美国,他提出的相对论是人类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本题选
17、 C。 考点: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点评: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成就有: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经典力学的诞生;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下图毛泽东题词中的 “百花齐放 ”是在哪一领域实行的 A社会科学 B文艺和学术 C自然科学 D尖端科技领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 ”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 ”是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
18、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故选 B。 考点:双百方针 点评: “双百 ”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是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它同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从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到莎士比亚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 ”,其共同主旨不包括 A反对以神为中心 B提倡以人为中心 C肯定人,肯定人性 D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其思想蕴含了人文精神的最初萌芽;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
19、动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 B、 C都是两者的共同点,智者学派并不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故选D。 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 6世纪 古希腊:思想家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的思想是西方人文 主义的起源。 14-16世纪 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16世纪 宗教改革:提出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以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促使人类不断的认识自己。 17-18世纪 启蒙运动:启蒙思
20、想家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经过自我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即强调人要不断认识自我,通过对知识的学习逐渐认识自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答案:为 D项。 A项与材料无关, B、 C两项不能准确反映题目
21、材料包含的信息。 考点:苏格拉底的思想 点评:苏格拉 底倡导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出 “美德即知识 ”;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的重要。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它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体现了古希腊 A发达的海外贸易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 ”,这种看法其实是对人本身价值的肯定,这其实是 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一种诠释。其他几项是这
22、种精神产生的客观因素。故选 C。 考点:人文精神的起源 点评: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孟子观点的记忆与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的学说,仁者 “爱人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孟子发展了 “仁 ”的思想,把它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 “仁政 ”思想。孔子和孟子都主张 “仁、仁政 ”,目的是调整人际关系,稳定
23、社会秩序。故 A项正确。 考点:孔子、孟子的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及考查考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熟悉程度。属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构建 “和谐社会 ”。 朱熹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 “天理 ”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社会发展规律 D “天人感应 ”理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当 “天理 ”和 “人欲 ”产生矛盾时,人们应克制自己的私欲,顺乎天理。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故选 B。 考点:程朱理学 点评:程朱理学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强调理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陕西西安 第一 中学 上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