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52-19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pdf
《JGJ 52-19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 52-19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八、混凝土骨料(一)混凝土骨料(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检验方法标准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1总则.0.1。砚,.z为合理选择和使用天然砂,保证所配制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检验。特细砂混凝土及山砂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尚应遵照有关的专门标准执行。1.0.3砂的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1术语、符号术语2.n一1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2.1.2含泥量砂中粒径小于0.080mm颗粒的含量。2.1.3泥块含
2、量砂中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tnm颗粒的含量。2.1.4坚固性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2.1.5轻物质砂中相对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2.1.6碱活性集料能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的集料。2.1.7,表观密度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2.1.8堆积密度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1.,紧密密度集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2.2符号2.2.1 m,试样在一个筛上的剩留量。2.2.2 Pf细度模数。2.2.3 p表观密度。2.2.4o W_ ww,吸水率,含水率。2.2.5 p, p
3、,堆积密度,紧密密度。2.2.6。,。含泥量,泥块含量。八、混凝土骨料6852.2.72.2.82.2.92.2.10。m云母含量。.I田c1Ct轻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试件在t天龄期的膨胀率。3质f要求3.0.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Pt分为粗、中、细三级,其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粗砂:Pr=3.7一3.1中砂:pr=3。一2.3细砂:pf=2.2一1.63.0.2砂按0.630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重量百分率计,下同),分成三个级配区(见表3.0.2)。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3.0.2中的任何一个区以内。砂顺粒级配区表3.0.2,、儒#?At ( 96 )沃I区0区m区10.00005.00
4、10-010-010-02.5035-525-015-01.2565-3550-1025-00.63085-7170-4140-160.31595-8092-7085-550.160100-90100-90100-90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0.2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 00mm和0.630mm(表3.0.2中黑体所标数值)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0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II区砂。当采用I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m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当砂颗粒级配不符合第3.
5、0.2条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方允许使用。3.0.3砂中含泥量应符合表3.0.3的规定。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0%.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予以放宽。3.0.4砂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轰3.0.4的规宁_砂中含泥t限值砂中的泥块含.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表3.0.3小于C30 混凝土强度等级含泥量按重量计%)大于或等于C30衰3.0.4小于C30含泥量(按重量计%)I 63.065.0百1.0毛2.0686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
6、含量应不大于1.0%0对于C10和C1。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3.0.5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应符合表定。3.0.5规砂的坚固性指标表3.0.5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循环后的重量损失(%)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循环后的重量损失(%)其它条件使用的混盔土610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重量损失率应小于8%03.0.6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其含量应符合表3.0.
7、6的规定。砂中的有害物质限值表3.0.6项目一质量指标非4二H一一下一面履不 EF一一云母含量(按重量计%)62.0轻物质含量(按重量计%)蕊1.0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3巧按重量计%)落1.0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0%0砂中如发现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则要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3.0.7对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
8、应采取下列措施:3.0.7.1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取能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3.0.7.2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3.0.8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其抓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0.8.1对素混凝土,海砂中抓离子含量不予限制;3.0.8.2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下同);3.0.8.3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氛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4验收、运输和堆放4.0.1供货单位应提供产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
9、,以400澎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八、混凝土骨料687(如马车等)运输的,以200.3或300: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4.0.2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它指标的合格,胜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当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定期检验。使用新产源的砂时,应由供货单位按第3章的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4.0.3使用单位的质量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样品编号;S程名称;样品产地和名称;代表数量;检测条件;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等。检测报告格式可参照
10、附录Ao4.0.4砂的数量验收,可按重量或体积计算。测定重量可用汽车地量衡或船舶吃水线为依据。测定体积可按车皮或船的容积为依据。用其它小型工具运输时,可按量方确定。4.0.5砂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离析和混人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5取样与缩分5.1:1.1取样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1.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5.1.1.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5.1.1.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
11、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5.1.2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注:如经观察,认为各节车皮间(汽车、货船间)所载的砂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节列车(汽车、货船)分别取样和验收5.1.3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5.1.3所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每一试验项目所裸砂的最少取样数t表5.1.3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动4400260040005000姗4400筛分析表观密度吸水率紧密密度
12、和堆积密度含水率含泥量688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侧方法标准续表试验项目泥块含量有机质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抓离子含量碱活性最少取样数量(g)10000绷6003200分成5.00-2.50;2.50-1.25;1.25-0.630;0.630-0.315-四个粒级,各需100g,50200075005.1.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并附样品卡片,标明样品的编号、取样时间、代表数量、产地、样品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式等。5.2样品的缩分图5.2.1分料器1一分料漏斗;2一接料斗5.2.1样品的缩分可选择下列二种方法之一:5.2.1.1用分料器(见
13、图5.2.1):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使样品通过分料器。留下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用另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5.2.1.2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二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5.2.2对较少的砂样品(如作单项试验时),可采用较干的原砂样,但应经仔细拌匀后缩分。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6检验方法6
14、.1砂的筛分析试验6.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6.1.2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验筛孔径为10.0,5.00,2.50-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0.630,0.315,0.160mm的方孔筛,N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ri1m或200mrn。其产品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试验筛的规定;(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摇筛机;(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1i;690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侧方法标准验。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法)6.2.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表观密度。6.2.2表观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
15、器设备:(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9;(2)容量瓶一一500rnL;(3)千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r;(5)烧杯500mLo6.2.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1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6.2.4表观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6.2.4.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o),装人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6.2.4.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l);6.2.4.
16、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人与第6.2.4.2款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 rn2)-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1 .6.2.5表观密度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iokg/m3):P二MO+m2一rn ,(蔽i一a)x 1000 (kg/m3)(6.2.5)式中、D试样的烘干重量(g);二;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9);水及容量瓶总重(9);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6.2.5
17、0不同水温下砂的表观密度温度修正系数表6.2.5水温()151617181920Qt。.0020.003。0030.0040.0040.005水温()2122232425a.00050.006哎卜0060.007。008以上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方法)6.3.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表观密度。6.3.2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l00g,感量0.1g;混凝土骨料691。一 -(2)李氏瓶容量250ml;(3)其它仪器设备参照第6.2.2条。6.3.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8、: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120g左右,在(1051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6.3.4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6.3.4.1向李氏瓶中注人冷开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部附着水,记录水的体积(V,);6.3.4.2称取烘干试样50g(mo),徐徐装人盛水的李氏瓶中;6.3.4.3试样全部人瓶中后,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人水中,摇转李氏瓶U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姚)。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允许在15 -25t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体积测定,但两次体积测定(指V,
19、和姚)的温差不得大于2C。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记录完瓶中水面高升时止,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6.3.5表观密度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二了m,V2一V,a)x1000 (kg/m3)(6.3.5)式中mp试样的烘干重量(g);V,水的原有体积(mL) ;V2倒人试样后水和试样的体积(川上);a,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6.2.50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取样进行试验。6.4砂的吸水率试验6.4.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重量为基准的饱和面干吸水率。6.4.2含水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000g,感
20、量lg;(2)饱和面干试模及重量约(340土15)g的钢制捣棒(见图6.4.2);(3)干燥器、吹风机(手提式)、浅盘、铝制料勺、玻璃棒、温度计等;(4)烧杯500mL;(5)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15)C0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掩/m3时,应重新图6.4.2饱和面干试模及其捣棒(单位:mm)1-捣棒;2一试棋;3-破璃板6.4.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饱和面干试样的制备,是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000g,拌匀后分成两份,分别装于浅盘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注人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0mm左右水温控制在(20 15) U。用玻璃棒连续搅拌5min,以排除气泡。静置24h以后
21、,细心地倒去试样692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侧方法标准上的水,并用吸管吸去余水。再将试样在盘中摊开,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人暖风,并不断翻拌试样,使砂表面的水分在各部位均匀蒸发。然后将试样松散地一次装满饱和面干试模中,捣25次,捣棒端面距试样表面不超过l Omm,任其自由落下,捣完后,留下的空隙不用再装满,从垂直方向徐徐提起试模。如试模呈6.4.3(a)形状时,则说明砂中尚含有表面水,应继续按上述方法用暖风干燥,并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试模提起后试样呈图6.4.3(b)的形状为止。如试模提起后,试样呈图6.4.3(c)的形状,则说明试样已干燥过分,此时应将试样洒水约55mL,充分拌匀,并静置于
22、加盖容器中30min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试样达到如图6.4.3(b)的形状为止。击尖治应率狙图6.4.3试样的塌陷情况(a)尚有表面水;(b)饱和面干状态;(。)干澡过分6.4.4吸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立即称取饱和面干试样500g,放人已知重量(ml)的杯中,于温度为(1051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取干样与烧杯的总重(M2)-6.4.5吸水率。wa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96):arw日一500-(m2-mi) X10096刀z2一刀27(6.4.5)式中MI烧杯的重量(g) ;mZ烘干的试样与烧杯的总重(9)。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
23、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296,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0功1601图6.5.2标准漏斗(单位:mm)I-漏斗;2-020-管子;3一活动门;4-筛;5一金属量筒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6.5.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6.5.2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案秤称量5000g,感量5g;(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rn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3)漏斗(见图6.5.2)或铝制料勺;(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 C;(5)直尺、浅盘等。6.5.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用浅盘装样品约3
24、L,在温度为(105士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分八、混凝土骨料693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6.5.4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6.5.4.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徐徐装人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6.5.4.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人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人第二层;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 52 1992 普通 混凝土 质量标准 检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