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 “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 ”。回答 【小题 1】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小题 2】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
2、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 “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 ”。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 A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 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由题中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一生难忘可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本题选 C项。 AB项不符合题意故
3、排除。 D文化对人的影响既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又可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进行的。故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一生难忘。 【 小题 1】 试题分析: C应是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故 C 项错误。本题选 A 项。 B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知识
4、点。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知识点。注意审题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深远持久的影响。题中体现
5、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本题选 B项。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 运用教材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的能力。题目较容易。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 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表明 A综合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B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D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不可能增强
6、综合国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题知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可看出本题选 C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ABD项只是对材料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羌 ”,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 (或氏族、部落称号 )的文字。羌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在四川省和陕西省没立了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加强对遭到严重破坏的羌族 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工作。这是因为 保持文化
7、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应是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应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故 项错误。排除带 项的。羌族文化是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 有效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 ”加以推广。这表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
8、世界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项错误。 中国文化也没有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故 项错误。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 ”加以推广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
9、文明。据此完成 2021 题。 作 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文学艺术 汉字 史学典籍 科学技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汉字、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故本题选 B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最有说服力的见证。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知识点。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和 “博大精深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 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
10、的奥秘。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气节、松石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中国艺术这些独到之处说明 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应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不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故 项错误。中国艺术独到之处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知识点。 点评:本题用到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基础知识。掌握这些基本
11、知识点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注意审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BC说的是爱国主义。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是自强不息。故 D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知识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小。还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其他内涵出题。复习时要全面把握知识。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
12、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这表 明,要加强自身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 A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说明要加强自身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故本题选 C项。 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难度适中。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0月长江大学 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抢救落水少年,以 3命换 2命。为此,在网上许多网名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面对生活中的这种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该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故 项错误。 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 。面对生活中的这种思想道德冲突,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4、。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这种思想道德冲突知识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本知识的把握。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09年 5月 27日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原因是 “端午祭 ”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是为了抗议韩国把我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为己有 “端午祭 ”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 . . C. D. 答案: C 试题
15、分析:我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因为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端午祭 ”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 “端午祭 ”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表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 是为了抗议韩国把我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为己有不是文化方面的原因。故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为何保护文化遗产知识点。 点评:文化遗产虽为小知识点,但在高考中也是个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9 月 28日, 2009 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拜者数万
16、人参加了这一典礼。今年是孔子诞生 2560 年,一年一度孔子生日的祭孔大典是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核心内容。举 行祭孔大典 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有利于世界文化走向同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故错误。 应是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而不是走向同一。故错误。祭孔大典在世界的影响很大因此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知识点。 点评:
17、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 ,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这种观点否定了 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注意审题,这种观点否定了可知观点是错误的。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否定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故本题选 B 项。本题并未否定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相反承认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
18、新中的作用。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审题很关键。题干是错误的,所以它所否认的是正确的观点。依据题干选出正确的即可。做这种题要进行思维转换。 2009 年 10 月 1 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 60 华诞。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欢快的联欢活动。回答 【小题 1】晚会开始, 4028 棵多彩 “发光树 ”组成 9000 平方米的 “光立方 ”交替组合出 “国庆 ”、 “祖国万岁 ”等字样和金色的五星、枝繁叶茂的森林、巍峨壮观的长城等图案。串串游走的烟花在网幕上勾勒出连绵的群山,一道银色的焰火瀑布从夜空中飞流而下, “光立方 ”烟花波浪潋
19、滟,汇成一幅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画卷。壮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媒体传播至世界各地,并深深打动着亿万观众特别是中国人的心。这体现了 文化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现代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 【小题 2】晚会第一乐章是 “这是伟大的祖国 ”。在爱我中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歌曲声中, “光立方 ”拼绘出红艳艳的中国结和盛开的牡丹,象征着 56 个民族同心同德、繁荣发展、亲如一家。伴着激情的旋律,身着艳丽且各具特色民族盛装的各族同胞,奏响鼓乐,踏歌起舞,把深情祝福献给亲爱的祖国母亲。这充分展现了 文化具有民族
20、性的特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试题分析:题中壮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媒体传播至世界各地,并深深打动着亿万观众特别是中国人的心。看出现代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028 棵多彩 “发光树、金色的五星、枝繁叶茂的森林、巍峨壮观的长城等图案说明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点。 点评:本题以祖国的 60
21、 华诞晚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注意关键词。 【小题 1】 试题分析:读懂题意是关键。在爱我中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歌曲声中可看出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身着艳丽且各具特色民族盛装的各族同胞表明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象征着 56 个民族同心同德、繁荣发展、亲如一家表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把深情祝福献给亲爱的祖国母亲表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 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知识的整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陕西省 宁强县 天津 高级中学 第二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